热河镇这地方虽不大,但四通八达,南来北往的人多,小镇逐渐繁荣。繁荣的小镇就少不了养猪的,养牛养马的,还有养狗养猫养兔的人家。养肥猪是要劁的,养牛养马是要骟的,这里也就少不了劁猪骟马骟牛的人。
热河镇能端这碗饭的,只有修家。修家是祖传的手艺,干这活儿有绝技。所以,许多年来,老修干到老,小修接着干,小修把这碗饭吃得有滋有味儿,便得了个劁匠的美名。
修劁匠平日里腰里揣着几把刀子,大的,小的,弧形的,钩钩的,各有各的用处。骑着一辆叮当乱响的自行车,口里抑扬顿挫地喊着:“劁猪好!劁猪好!”
不一会,就听见小猪吱吱地叫几声,而后,便鸦雀无声了。
镇里有熟人戏弄他说:“修劁匠啊,你整天干那些断子绝孙的勾当,小心你也没个崽儿!”
修劁匠倒也不恼,还人家一句:“可惜啦,我爸没教我劁人,要不,我先把你给劁了!”
修劁匠干活利落,从不拖泥带水。谁家刚买了猪娃,他就立刻蹬了门,不知为什么,那猪娃见了他,竟浑身便哆嗦,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好象僵了一般。他走过去,把那猪娃的后腿一掀,放倒在地,用脚轻轻踩住猪娃的脑袋,也不用谁来帮忙,掏出劁猪刀,在猪娃的腰部轻轻一划,片刻工夫,便完了活。只见那猪娃站起来,若无其事地走到猪槽子,咄咄地吃起食来。
修劁匠也有走麦城的时候。不过,即使他走了麦城,也是赚了大便宜的。
他老婆就是他在走麦城时赚来的。
镇东边的刘大头,家里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叫小叶,年方二八。这女子有一特别的爱好:喜欢喂猪。她家的猪,都由她来喂,从小到大,她一瓢泔水一把糠,把猪喂得滚瓜流油。可她最怕杀猪,一到年根,她的眼睛总是红红的,象红透了的大樱桃。
那年春,她爸买了一个小猪,还是个公猪娃子。小叶看这个小家伙个头跟猫差不多,但油光水滑的,十分招人喜爱,就细心地伺候着,给它挠痒痒,给它抓虱子,全当是哄个小孩子了。
修劁匠很快知道刘大头家新添了猪娃,就赶来了。
恰巧那天刘大头出门赶集不在家,小叶不认识修劁匠,就问:“你来干什么?”
修劁匠答:“你家这小猪娃,得由我来劁,别人劁不了。”
小叶问:“为什么?你也会劁猪?”
修劁匠答:“我是劁匠啊!”
小叶惊讶地问:“你就是劁匠?你才多大呀?就敢劁猪?”
只有23岁的劁匠乐呵呵地说:“你不信?我就劁给你看。”
修劁匠不待小叶答话,就一手抄起了猪娃的后腿,那猪娃老实得很,连哼哼都不哼哼,就让劁匠得了手。撒开后,那猪娃便去了猪食槽子。
修劁匠把一只白皙柔弱无骨的手伸向了小叶。
小叶问:“干什么?”
修劁匠嘻嘻一笑:“给钱啊?”
小叶立刻绯红了脸说:“我爸不在家,我没钱。”
修劁匠说:“那就等你爸回来再说吧。”
修劁匠刚要转身走,突然听见小叶大声喊:“猪娃死啦!你得赔我!”
修劁匠回过头一看,那猪娃果然倒在地上浑身踌躇,挣扎了一会,断了气。
小叶大哭。修劁匠蒙了,他怎么也不明白:猪娃怎么就被他给劁死了呢?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啊。
正在修劁匠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时候,刘大头回来了。
刘大头一眼看见了那头死猪,马上就明白了,阴着脸对修劁匠说:“死一赔十,这是你的家训吧?”
劁匠点点头,嗫嚅着说:“是。”刘大头说:“那你明天来谈吧。”
小叶却死活不让劁匠走,她哭着说:“就得赔我原来的小猪,要和原来一模一样的。”后来在刘大头的训斥下,小叶才对修劁匠说:“劁不了就别干,丢人现眼呢。”修劁匠羞红了脸,悻悻回了家。
第二天,修劁匠把家里那口一百多斤的大肥猪给刘大头赶来了。
刘大头很满意,小叶却不干了。
小叶说:“爸,咱不能要,这不是赚人家便宜吗?”为此,父女俩差点吵起来。修劁匠啥也不说,看小叶一眼转身就走。
谁知就这一眼,便把小叶的魂给勾走了。小叶死活要嫁修劁匠。
刘大头懊悔地说:“我赚了劁匠一头猪,他却赚了我闺女。”
小叶和修劁匠结婚后,修劁匠的活计更多了,他开始给人家骟牛骟马。
修劁匠骟牛骟马有绝活。
他让主人牵着牛马在前面走,他悄悄跟在牛马后面,猛地用手掌拍在牛马的两个肉蛋上,牲口那东西立即酥麻了。然后,他唰唰两刀,趁牛马还没感到疼痛时,两个热乎乎的肉蛋子已经攥在了修劁匠手中。和主人算完帐,他把牛马那东西用纸包了拿回家里。
小叶看见,脸先红了,瞪他一眼说:“又把这骚烘烘的东西拿回来了,多脏?”
修劁匠却笑微微地说:“先用热水把它煮煮,去了骚味儿,做下酒菜,又香又嫩。”小叶开始不给他做,修劁匠就自己做。时间长了,小叶也会做了,而且亲口尝尝,还真的挺好吃的。
可是,修劁匠也有不如意的事儿,那就是他和小叶始终没有孩子,尽管他们跑了许多大医院,两人中药西药吃了无数,可啥事儿不管。也正应了镇里人所说的,他净给牛马断子绝孙了,老天报应,也让他断子绝孙。
如今修劁匠已经六十多了,却长得白白胖胖,猛看,象30岁的小伙子,脸上一点褶子都没有,可小叶呢,早象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婆了。
镇里人说,劁匠显得那样年轻,是因为他总吃牛马蛋子吃的。那才是真正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呢!
河北 孟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