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世界,经济,向左走,向右走
  • 发布时间:2011-02-11 13:37
  对于今年的市场展望,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如果爱德华兹被视作“死空头”的话,那么多数投行分析师则倾向做“死多头”

  如果你的工作地点位于伦敦,那么在上个月的某一天,你就能见识到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那天早晨,高盛(Goldman Sachs)在它们位于舰队街的办公室里举办了全球策略会议。而那天下午,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Generale)的分析团队也在格罗夫纳广场酒店召开了研讨会。

  新兴经济体的力量

  这两场会议不仅风格迥异,而且内容也大不相同。高盛的团队身着西装领带,他们携带的大量图表资料,厚重得足以充当击退劫匪的工具。而法国兴业银行分析师们的衣着看上去更像是去出海旅行或是参加公司聚会,他们的幻灯片资料甚至可以轻松的放进裤兜。

  高盛一份演讲稿中的相关监管披露内容,就已经比法兴全球分析师阿尔伯特.爱德华兹(Albert Edwards)的全部辅助材料还要长。

  两场会议传达的内容同样大相径庭。在高盛的世界里,世界的前景阳光灿烂;而在法兴的世界里,听众不仅需要带把雨伞,最好还要带上防毒面具。

  不过,法兴银行的听众也会有苦中作乐的时候,他们有一张幻灯片,聚焦到了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Bernanke)与德国恶性通胀时期德国国家银行主席鲁道夫.冯.哈文施泰因(Rudolf von Havenstein)的相似之处。

  高盛相信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将会强于预期,并且通胀会保持低位,美国股市投资者的回报率将会达到15%~20%。另外,因为失业率下降,美国消费者支出将增长3.5%,尽管大众商品价格会有所上升,公司盈利将得到改善。

  高盛眼中的世界前景似乎倚重于他们对新兴经济体的信心,尤其是“金砖四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

  这个简称是由高盛的分析师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首创,现在的他已经是高盛资产管理部的总裁。在他看来,西方观察家们始终低估了这些发展经济体。比如,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消费支出已上升到1.6万亿美元,而今年还会有4000亿美元的新增长。

  关于周期性调整市盈率的分歧

  高盛关于政府债券风险溢价的模型中,股票价格仍然显得低廉。在他们演讲册子中,并没有包含另外一种估值工具——周期性调整市盈率(CAPE)的图表,但是这个问题在会议上也引起很多争议。

  高盛的分析师大卫.科斯丁(DavidKostin)表示,如果采用CAPE作为估值工具,华尔街的估值要稍稍高于合理价值。这一论断会使那些跟随耶鲁大学的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教授“非理性繁荣”网站的人大为惊讶。在那上面,席勒教授的CAPE估值是23,这个数字比起长期平均值要高出40%。

  事实上,在法兴策略会上的四位发言者都使用了周期性调整市盈率的图表。一直以来,这是个非常有益的长期预测工具。兴业银行数量分析师安德鲁.拉普索恩(Andrew Lapthorne)指出,如果在现在的估值水平购入股票,历史上的平均实际年收益率仅为1.4%。

  法兴的爱德华兹及其团队实际上已经鼓吹他们的“冰河世纪”论点,也就是通缩压力将压低股票相对政府债券的估值,正如之前在日本发生的那样。有的时候,比如在19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破灭前,这一论点一直会被完全忽视。

  但是,如果爱德华兹被视作“死空头”的话,那么多数投行分析师则倾向做“死多头”。

  “冰河世纪”短期资金无忧

  到底哪个阵营的观点是正确的呢?

  并没有迹象表明投资者显示出他们的偏好:因为两场会议都人满为患。这种气氛既不像2000年的那种亢奋,也不是2008年的那种沮丧。

  高盛认为看空者并没有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而太过专注于发生危机的小国,比如希腊或者葡萄牙。就像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的情况一样,财政和货币的刺激政策会使世界重新复苏。

  而法兴看来,世界经济前景已经被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动摇了根基,负债驱动模式已然破产。中央银行试图通过保持低利率,使资产价格上涨、消费者信心恢复,从而让经济起死回生。但其结果只会是另一场泡沫的吹起与破灭。用爱德华兹的话来说:“基于宽松货币政策推高资产价格的经济增长,这种做法注定会失败。”

  我们更倾向于法兴团队的看法。但是,短期来看,廉价资金是一股强劲动力。经验表明,它能够将资产价格推到远高于投资者愿意接受的水平。

  (李剑 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