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空了!券商理财跑输大盘近一半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7-13 10:52
英大证券资产管理部统计数据显示, 56只非货币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6月份平均累计净值增长率为3.18%,与同期上证指数8.7%的涨幅相比逊色许多,比同期基金7.34%的平均累计净值增长率少了一半以上。
事实上,上半年的每一个月,券商集合理财产品都在和公募基金的较量中惨败。据数据统计,非限定性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上半年的平均涨幅仅有27.3%,而同期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达到50.4%。
《投资者报》记者通过采访多位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投资主办人和券商研究员,总结出其收益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四大原因,分别是误判市场方向、未能及时加仓、操作风格保守、人才配备不足。
误判市场方向
在2007年最辉煌的时候,优秀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曾跑赢大多数公募基金。今年上半年却集体陷落,最主要的原因是踏空了上涨行情。
西南证券(600369)报告显示,一季度,券商集合理财不仅没有顺势加仓,反而有小幅减仓行为。截至3月31日,券商集合理财共持股7.17亿股,比2008年年末的8.69亿股减少1.52亿股,下降幅度为17.5%。
记者对一季度披露的理财产品公告进行统计后发现,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股票仓位配置很低,非限定性集合理财产品投资于股票的平均仓位仅为46.9%,另外包括占总资产30%的基金和约20%的银行存款和清算备付金。
而同期股票型基金的平均仓位为78%。
不但一季度涨幅落后,二季度也未能挽回颓势。由于券商集合理财的投资主办人对二季度走势过于谨慎的预测,他们再一次失去反败为胜的机会。
例如长江证券(000783)理财3号的投资主办人苏柱林对二季度的市场走势偏向悲观。在一季报里,他这样写道:由于外需对出口的冲击开始显现,经济收缩正逐渐影响到消费环节,国内经济基本面难以复苏;支持股市强劲反弹的信贷投放量,预计也会逐渐收缩;操作思路上,要适度控制股票资产的持有比重并进行波段操作。
正是由于对经济走势和操作思路的判断出现偏差,长江证券理财3号上半年的收益率仅增长了20.8%。
未能及时加仓
和公募基金相比,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一个优势是仓位配置灵活,没有仓位限制。
“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西南财经与信托研究所分析师李跃龙认为,在大盘由牛转熊时期,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一般会较为迅速地降低仓位,而在大盘由下跌转为上涨的初期,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出于谨慎,不会很快加仓,从而使收益落后于大盘。
对于能够把握市场动向的投资主办人,灵活的仓位恰恰给予了充分的操作空间。今年以来,国信“金理财”价值成长的投资主办人迅速将股票仓位提高,截至一季度末仓位已经达到了9成左右,半年的收益率达到了51.58%,从而登上了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上半年收益的冠军宝座。国信“金理财”价值成长产品虽然比不了基金的最高收益,但毕竟超过了偏股型基金50.4%的平均增长率。
遗憾的是,国信“金理财”价值成长业绩大幅增长只是个别现象,更多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没有及时加仓,业绩增长率集中在平均水平27%左右,连上证指数一半的涨幅都没有跑赢。
操作风格保守
近期两位明星基金经理猝然病故,让人们看到了基金经理身上承担的巨大压力。公募基金业绩基准多是和指数挂钩,强调的是相对收益,而各研究机构的业绩排名,又将各只基金的成绩清晰地摆在投资者面前,基金经理们甚至要为净值中一个小数点的变化辗转反侧。
相对基金经理高负荷的工作,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投资主办人是幸运的。爱建证券分析师孙亚超告诉《投资者报》记者,由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2005年刚刚恢复发行,很多规章制度没有基金那么完善,对外信息也不是很透明。
“尽管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研究机构在发布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业绩排名的报告,但这些都是刚刚起步,评价体系尚不完善,对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投资主办人还形不成压力。”北京一家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投资主办人对记者说。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主办人不如基金经理那样尽心尽力。业绩自然会有所差别。
此外,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业绩之所以比不过基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上述券商集合理财投资主办人对记者表示,和基金追求相对收益不同,券商集合理财追求的是绝对收益,只要保住既有成果,不让产品亏损就已经成功,至于取得收益增长则是后话。
孙亚超认为,这种业绩基准评价体系,只会让投资主办人操作风格变得谨慎。即使是在牛市中,也可能因为惯性思维,导致操作过于保守,无法获得较高的收益。不过如果是熊市,券商集合理财可能会受益这种保守的操作。
人才配备不足
证券公司一般有四块业务,包括经纪业务、承销业务、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其中,资产管理业务在整个券商营业收入里占比很小,占比最高的如海通证券(600837)也仅有9%。而资产管理业务又有四项业务,包括定向资产管理业务(也称专户理财业务)、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投资顾问业务、市值管理业务。
由此可见,集合理财管理业务在整个券商的业务结构中的地位并不高,券商分给这项业务的资源自然不会很多。
“而基金就不同了,”孙亚超对记者说,“基金公司是集全公司之力打造基金产品,有专门的研究团队为其服务。券商集合理财产品虽然也有研究团队,但规模上相差甚远,何况券商还有自己的自营部门,也会分流一部分优秀的投资人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