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应急

  对一个正在经历消费升级的市场而言,要避免“3.15”沦为一种只催生短期行为的效应,只有“365”才是衡量公司抗打击的硬度标准。

  年年“3.15”,岁岁“剧”不同。

  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一主题之下,每年的“3.15”大戏都会有不同的主体被动登场,进而开始一段梦魇般的声誉扫地和危机公关的历程。在今年刚刚过去的“3.15”大戏中,家乐福、双汇、锦湖轮胎、网秦、国美等公司,纷纷进入“3.15”的“黑名单”,演绎了不同的“不幸”。在诠释“危机”一词上,当“3.15”成了一年一度的“例牌”后,我们可以慢慢体味渐或形成的“3.15”现象。

  央视的“3.15”晚会连续举办多年,其传播范围之广与影响之深,已经为一些以身试法的企业所领教,而其他一些未被涉及的企业在暗自庆幸之余也不免有几分惴惴不安。

  在今年“3.15”晚会举办之前,出现了各种关于今年央视等媒体将会重点曝光的领域的传闻。

  网购和团购就被盛传是今年“3.15”关注的重点行业。这导致一些从事网购和团购的企业,早在“3.15”之前就“三省其身”,有的甚至自立牌坊来标榜商德,以免授人以柄,而陷入难以收拾的境地。例如,一些团购类网站,在“3.15”之前主动推出了到期提醒等措施。此外,关于“3.15”的各种传言也开始流行,比如说,此前广受关注的阿里巴巴集团高管辞职一事,就被解读为是该公司在“3.15”来临之前主动检讨其商业欺诈行为而导致的结果。

  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应急式行为。其思路是查漏补缺,在“3.15”大考之前检视自己在消费者权益维护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然后采取措施弥补,尽量降低自己进入“3.15”黑名单的可能性。而另外一些企业并不满足于不上黑名单,它们试图向公众展示,与那些不尊重消费者权益的企业相比,自己是如何的不同。在它们看来,“3.15”效应远非让人闻之色变,如果做得好,它也可以是一次展现自我的营销良机。

  比如说,就在团购业的种种不合理现象逐渐浮出水面之时,有团购类企业在“3.15”之前推出多项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具体举措,并高调地声称自己是如何“出淤泥而不染”,试图将自己与那些不诚信的团购企业区别开来。

  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如果它们能够按照自己说的那样去做,而且是始终那样去做。但不幸的是,它们铿锵有力的声明很快就被自己的行为击碎。

  国内某家有一定影响力的团购企业,在“3.15”之前形象良好,自己也一直以消费者利益的维护者自居,但之后却被发现存在诸多不诚信行为。比如,公司员工对商家的资质不加审核便与之合作,甚至在明知商家资质不符时为后者如何造假提供建议,以至于消费者利益受损;还有在团购交易达成量上造假欺骗消费者,等等。尽管事发后公司做出公开道歉,但只怕其负面影响短期内不易消除。

  “3.15”效应的产生,确实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企业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做得更好。要避免的是它沦为一种只催生短期行为的效应,对一个正在经历消费升级的市场而言,企业该注重的不应该是“3.15”,而应该是“365”。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