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觉的破坏力与生长力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错觉,破坏力,生长力,力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4-18 15:49
直觉的有限理性让我们视而不见、行为怪诞,但另一方面,不假思索的感性有时拥有神奇的力量。
1999年的一天,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丹尼尔. 西蒙斯及其研究生克里斯托弗. 查布里斯出于对人类感知方式的兴趣设计出了一个全新的实验。如同其他很多心理学实验一样,这个总长度不到1 分钟的实验看上去简单到令人匪夷所思。实验对象需观看一小段短片,片中穿着白色和黑色球衣的两队运动员在向对方球队传球。实验对象的唯一任务,就是计算白色球衣队员传球的次数(黑衣球员传球次数可完全忽略)。
令实验发明者本人始料未及的是,该实验后来成为了全球人类认知领域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它首先被发表在《知觉》等学术期刊上,而后迅速成为全球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新闻周刊》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相继对其进行专题报道。2004 年该实验获得年度“搞笑诺贝尔奖”,该奖项专门颁发给各专业领域内乍看令人发笑,实则发人深省的研究。美剧《CSI:犯罪现场调查》和《生活大爆炸》也在剧集中对其进行探讨。
玄机何在?白衣球队传球次数可能是34 或者36,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中间,一个装扮成大猩猩的人走进人群中,对着镜头敲打自己的胸膛,停留了八九秒,然后离开。实验结果表明,几乎一半的人未能发现大猩猩的存在。追踪实验对象目光转动痕迹的眼动仪测量结果显示,那些声称没看到大猩猩的人,大多数目光也曾停留在它身上——他们“看到”了大猩猩,却没能“看见”。
为什么如此多人对显而易见的事物视而不见?西蒙斯和查布里斯将这种现象称为“无意视盲”。当人们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某个事物时,就会忽略他们不需要看到的东西。
几年之后,西蒙斯与查布里斯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这一次,他们在原来的短片中加入了两个变化:场景背后的幕布颜色逐渐变为金色,在大猩猩登场之后,黑衣球队一位球员退场。在所有64 位实验对象中,21 位表示曾经看过原版实验,因此无一例外全都发现了大猩猩,但对于实验中产生的新变化,只有1 人有所察觉。西蒙斯对此总结,很多人从原版实验中了解了注意力的局限性,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会留有预期。但是,一旦人们发现了第一种预期中的状况,便会卸下心防,降低对其他细节的关注。也就是说,对意外情况的预期无助于发现所有的变化细节。
逃不开的错觉
2010年西蒙斯与查布里斯将一系列实验成果撰写成书,并以最初的实验名冠名——《看不见的大猩猩:无处不在的六大错觉》(The Invisible Gorilla:and Other Ways Our Intuition Deceive Us)。这本书并非第一本着力挖掘人类“有限理性”的著作,但它相较与其他作品,从认知心理学层面给出了更深入、且易于理解的诠释。两位作者意欲传递给读者的信息是:人类真正体验到的世界远少于他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如果人们能认识到这种认知局限性,就能避免因错误的感知而做出愚蠢的决定。正如集物理学家与哲学家于一身的海森伯所说的那样:“我们所观察到的不是自然本身。自然是根据我们提问的方式来展露自己的。”本书所关注的不仅有大猩猩实验中所展示的“视而不见”——注意错觉,还有记忆错觉、自信错觉、知识错觉、因果错觉和潜能错觉。
记忆错觉的破坏力远不止令人尴尬。实际上,人们的记忆信息并不是现实的复制品,每次回忆都是一个信息重新整合的过程,受到信仰、欲望、喜好等个体主观意识的左右。有时候甚至复述一遍当时的场景也会令记忆扭曲:因为留在你脑海中的也许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被你的描绘重新塑造的场景。这种认知方式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号称自己对于“9.11 事件”当天的记忆如同闪光灯般清晰,包括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内,而事实却证明其记忆内容与真相大相径庭;以及为什么人们会把一件实际发生在亲友身上的事情套在自己头上,却信誓旦旦宣称确有此事。
关于记忆错觉的一个典型案例发生在以极度理性和思维清晰著称的希拉里. 克林顿身上。在2008 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激烈角逐阶段,希拉里在一次演讲中提起1996 年访问南斯拉夫时的经历。在她的回忆中,当她走下飞机时,并未看到当地的任何欢迎仪式,而是听到此起彼伏的枪声响起。演讲第二天,《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张当时的照片,照片上希拉里正在亲吻南斯拉夫当地欢迎队伍中的一个女孩。此后各路媒体对当时的情况的回顾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希拉里在抵达南斯拉夫时受到安全威胁。这个细节成了希拉里向总统候选人发起冲击的一块绊脚石。《华盛顿邮报》评论员对希拉里的行为评价道:“她要么是个谎话张口就来的大话王,要么就是陷入了难以控制的神经错乱。”而实际上,对于这个事件更客观的解释是:希拉里受到了记忆错觉的困扰。任何人对于12 年前的记忆都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遭到扭曲。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人们才会寻找客观信息来验证长期记忆的准确性。往往只有在这时,他们才发现记忆如此脆弱,不堪一击。自信错觉可以被视为构成其他几种错觉的心理基础之一,因为几乎所有日常错觉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特点——对自身能力的过分高估。自信错觉主要的表现形式在于两点,过高评估自己的水平,对自身感知深信不疑;或者将盲目自信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自信即表明能力高超。这也正是为什么63% 的美国人和70% 的加拿大人都认为自己的智商超过国家平均水平的心理原因。根据达尔文的研究,能力低的人通常比能力高的人更容易过分高估自己,并且以此为底气果敢行事。而真正的高手则极少受到自信错觉的影响,谦逊和内敛通常是他们最主要的气质特征。
知识错觉并不是高知人群所特有的认知习惯。几乎所有人都会受到知识错觉的干扰,对 “熟悉知识”与“掌握知识”之间的差异茫然无知。人们更容易关注的是那些便于理解的零碎信息,他们对这些信息反复回顾,以为熟知便是掌握。而事实恰好相反:往往那些被忽略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正因为此,投资者们所掌握的金融知识可能成为掩盖知识错觉的面具,影响其对于风险的判断;商业广告中喋喋不休、被反复强调的某种知识也可能成为误导消费行为的陷阱。
因果错觉是人脑进行模式识别的副产品之一。在面对陌生信息时,人们往往会尝试迅速做出模式化判断。模式识别使人们更容易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生存,因为无需繁琐的逻辑推理和实践检验就可以做出判断。它的危害在于,长此以往,掌管理性思维的神经逐渐倦怠,人脑会下意识将“巧合”或者“相关”与“因果”混淆。甚至连时间的先后关系也会被等同于因果逻辑。商业社会中这种误导屡见不鲜——人们将很多事情归功于某位领导者的决策能力,仅仅因为这件事情的发生在其任期之内;以时间先后代替因果推演的做法更在传记类图书的写作中成为滥觞。
潜能错觉早已是商业组织用来迷惑消费者、诱发消费行为的惯常工具。实际上,这种现象的频发一方面说明人们对于潜能的认识逐渐成熟,另一方面也表露出人们对于潜能开发的误解与迷思。他们相信,目前人类对于大脑的使用尚处于低效率状态,众多的脑力资源还有待开发;他们更愿意相信的是,激发潜藏的脑力能量,只需借用简单的技术手段就可以达成。这种心理使得“用莫扎特音乐提高智商”、“打任天堂游戏将大幅提高脑灵活度”的虚假宣传层出不穷。事实上,特定认知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针对性练习。所谓能普遍提高大脑各种潜能的方法就如同包治百病的药丸一样,无异于痴人说梦。
平衡决断力
这是一本带来一箩筐“坏消息”的书:首先,它让人们不得不相信,自己时时被六种错觉所裹挟,做出荒诞的选择;其次,即便作者大张旗鼓地写一本书来提醒人们警惕错觉,要想彻底摆脱错觉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作者在全书最后将技术手段作为解决人类认知能力局限性的方法之一,这种判断较之于前文步步为营的完整论述,未免显得仓促而浮泛。实际上,技术只能对极为有限的某些错觉提供解决方案,比如设计一款可呼叫的钥匙扣,也许可以帮助到总找不着钥匙的人;但另一方面,对技术的持续使用可能会诱发新的错觉,让认知与真实世界之间的隔膜更大。
本书正赶上近年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盛行风潮。在它之前,《决断两秒间》、《怪诞行为学》、《助推》等作品已经在此领域进行了深入挖掘。《怪诞行为学》作者丹. 艾瑞里和《助推》作者、行为经济学鼻祖理查德. 泰勒的最大贡献,不在于从认知心理的层面为人类决策提供分析基础,而是在于为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贡献了来自社会、商业、生活的几乎无处不在的案例,以及,更重要的,对预防非理性干扰具体方法的倾囊传授(《助推》大半本书的重点就在于此)。对于直觉在决策中所起的作用,《看不见的大猩猩》与马尔科姆. 格拉德威尔的前作《决断2 秒间》(Blink: The Power of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以及乔纳. 莱勒的作品《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How We Decide)形成了针锋相对的立场。
管理学领域中,大量理论都是将决策视为一种依靠理性和逻辑的行为。人们通常认为,做出合理决策需要反复论证、市场调查、或者建立模型。自从行为经济学领域发展以来,“有限理性”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认同,决策不再是由“经济人”作出完全理性选择的过程,而是由被非理性缠身的“社会人”在摇摆中进行选择。基于这一相同的理论基础,《看不见的大猩猩》提请人们警惕错觉,以推动理性完成决策;而《决断两秒间》则认为,不假思索的感性决策有时更接近最优选择。
在格拉德威尔看来,决策的智慧在于在直觉与理性之间达到平衡,因为理性并不可靠。直觉是大脑整合外部世界大量信息之后的简要提取,如果没有直觉,任何一个决策都需要将每个细节纳入考量,这对于大脑的理性面是难以承受之重。而且大脑的理性面实际上同感性面一样,拥有不可忽视的缺陷:比如,理性常常通过捆绑的方式发生作用,即便是不相关的数字也会产生干扰;理性也会阻止大量信息参与决策而导致刻板偏见。
那么,何以掌握两者的平衡,或者说,在危急时刻,两秒之间的直觉反应如何才能提供可靠的决策力?乔纳. 莱勒认为,这需要靠长期练习的经验积累。直觉的长期经验性积累会让我们逐渐提高预测水平。久而久之,在当结果与预测相左时,大脑的感性面便会发出警报。这种方式适用于执行熟悉的工作任务。相反,不断反复的理性论证则可能会使决策失去重心。如果论证者拥有相似的背景或者思维模式则危害更大,因为他们更容易得出带有偏见的答案,妨碍做出合理的选择。
……
1999年的一天,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丹尼尔. 西蒙斯及其研究生克里斯托弗. 查布里斯出于对人类感知方式的兴趣设计出了一个全新的实验。如同其他很多心理学实验一样,这个总长度不到1 分钟的实验看上去简单到令人匪夷所思。实验对象需观看一小段短片,片中穿着白色和黑色球衣的两队运动员在向对方球队传球。实验对象的唯一任务,就是计算白色球衣队员传球的次数(黑衣球员传球次数可完全忽略)。
令实验发明者本人始料未及的是,该实验后来成为了全球人类认知领域最著名的实验之一。它首先被发表在《知觉》等学术期刊上,而后迅速成为全球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新闻周刊》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相继对其进行专题报道。2004 年该实验获得年度“搞笑诺贝尔奖”,该奖项专门颁发给各专业领域内乍看令人发笑,实则发人深省的研究。美剧《CSI:犯罪现场调查》和《生活大爆炸》也在剧集中对其进行探讨。
玄机何在?白衣球队传球次数可能是34 或者36,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中间,一个装扮成大猩猩的人走进人群中,对着镜头敲打自己的胸膛,停留了八九秒,然后离开。实验结果表明,几乎一半的人未能发现大猩猩的存在。追踪实验对象目光转动痕迹的眼动仪测量结果显示,那些声称没看到大猩猩的人,大多数目光也曾停留在它身上——他们“看到”了大猩猩,却没能“看见”。
为什么如此多人对显而易见的事物视而不见?西蒙斯和查布里斯将这种现象称为“无意视盲”。当人们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某个事物时,就会忽略他们不需要看到的东西。
几年之后,西蒙斯与查布里斯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这一次,他们在原来的短片中加入了两个变化:场景背后的幕布颜色逐渐变为金色,在大猩猩登场之后,黑衣球队一位球员退场。在所有64 位实验对象中,21 位表示曾经看过原版实验,因此无一例外全都发现了大猩猩,但对于实验中产生的新变化,只有1 人有所察觉。西蒙斯对此总结,很多人从原版实验中了解了注意力的局限性,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会留有预期。但是,一旦人们发现了第一种预期中的状况,便会卸下心防,降低对其他细节的关注。也就是说,对意外情况的预期无助于发现所有的变化细节。
逃不开的错觉
2010年西蒙斯与查布里斯将一系列实验成果撰写成书,并以最初的实验名冠名——《看不见的大猩猩:无处不在的六大错觉》(The Invisible Gorilla:and Other Ways Our Intuition Deceive Us)。这本书并非第一本着力挖掘人类“有限理性”的著作,但它相较与其他作品,从认知心理学层面给出了更深入、且易于理解的诠释。两位作者意欲传递给读者的信息是:人类真正体验到的世界远少于他们所感知到的世界。如果人们能认识到这种认知局限性,就能避免因错误的感知而做出愚蠢的决定。正如集物理学家与哲学家于一身的海森伯所说的那样:“我们所观察到的不是自然本身。自然是根据我们提问的方式来展露自己的。”本书所关注的不仅有大猩猩实验中所展示的“视而不见”——注意错觉,还有记忆错觉、自信错觉、知识错觉、因果错觉和潜能错觉。
记忆错觉的破坏力远不止令人尴尬。实际上,人们的记忆信息并不是现实的复制品,每次回忆都是一个信息重新整合的过程,受到信仰、欲望、喜好等个体主观意识的左右。有时候甚至复述一遍当时的场景也会令记忆扭曲:因为留在你脑海中的也许不再是事件本身,而是被你的描绘重新塑造的场景。这种认知方式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号称自己对于“9.11 事件”当天的记忆如同闪光灯般清晰,包括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内,而事实却证明其记忆内容与真相大相径庭;以及为什么人们会把一件实际发生在亲友身上的事情套在自己头上,却信誓旦旦宣称确有此事。
关于记忆错觉的一个典型案例发生在以极度理性和思维清晰著称的希拉里. 克林顿身上。在2008 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激烈角逐阶段,希拉里在一次演讲中提起1996 年访问南斯拉夫时的经历。在她的回忆中,当她走下飞机时,并未看到当地的任何欢迎仪式,而是听到此起彼伏的枪声响起。演讲第二天,《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张当时的照片,照片上希拉里正在亲吻南斯拉夫当地欢迎队伍中的一个女孩。此后各路媒体对当时的情况的回顾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希拉里在抵达南斯拉夫时受到安全威胁。这个细节成了希拉里向总统候选人发起冲击的一块绊脚石。《华盛顿邮报》评论员对希拉里的行为评价道:“她要么是个谎话张口就来的大话王,要么就是陷入了难以控制的神经错乱。”而实际上,对于这个事件更客观的解释是:希拉里受到了记忆错觉的困扰。任何人对于12 年前的记忆都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遭到扭曲。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人们才会寻找客观信息来验证长期记忆的准确性。往往只有在这时,他们才发现记忆如此脆弱,不堪一击。自信错觉可以被视为构成其他几种错觉的心理基础之一,因为几乎所有日常错觉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特点——对自身能力的过分高估。自信错觉主要的表现形式在于两点,过高评估自己的水平,对自身感知深信不疑;或者将盲目自信投射到他人身上,认为自信即表明能力高超。这也正是为什么63% 的美国人和70% 的加拿大人都认为自己的智商超过国家平均水平的心理原因。根据达尔文的研究,能力低的人通常比能力高的人更容易过分高估自己,并且以此为底气果敢行事。而真正的高手则极少受到自信错觉的影响,谦逊和内敛通常是他们最主要的气质特征。
知识错觉并不是高知人群所特有的认知习惯。几乎所有人都会受到知识错觉的干扰,对 “熟悉知识”与“掌握知识”之间的差异茫然无知。人们更容易关注的是那些便于理解的零碎信息,他们对这些信息反复回顾,以为熟知便是掌握。而事实恰好相反:往往那些被忽略的信息才是最重要的。正因为此,投资者们所掌握的金融知识可能成为掩盖知识错觉的面具,影响其对于风险的判断;商业广告中喋喋不休、被反复强调的某种知识也可能成为误导消费行为的陷阱。
因果错觉是人脑进行模式识别的副产品之一。在面对陌生信息时,人们往往会尝试迅速做出模式化判断。模式识别使人们更容易在复杂的社会活动中生存,因为无需繁琐的逻辑推理和实践检验就可以做出判断。它的危害在于,长此以往,掌管理性思维的神经逐渐倦怠,人脑会下意识将“巧合”或者“相关”与“因果”混淆。甚至连时间的先后关系也会被等同于因果逻辑。商业社会中这种误导屡见不鲜——人们将很多事情归功于某位领导者的决策能力,仅仅因为这件事情的发生在其任期之内;以时间先后代替因果推演的做法更在传记类图书的写作中成为滥觞。
潜能错觉早已是商业组织用来迷惑消费者、诱发消费行为的惯常工具。实际上,这种现象的频发一方面说明人们对于潜能的认识逐渐成熟,另一方面也表露出人们对于潜能开发的误解与迷思。他们相信,目前人类对于大脑的使用尚处于低效率状态,众多的脑力资源还有待开发;他们更愿意相信的是,激发潜藏的脑力能量,只需借用简单的技术手段就可以达成。这种心理使得“用莫扎特音乐提高智商”、“打任天堂游戏将大幅提高脑灵活度”的虚假宣传层出不穷。事实上,特定认知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时间的针对性练习。所谓能普遍提高大脑各种潜能的方法就如同包治百病的药丸一样,无异于痴人说梦。
平衡决断力
这是一本带来一箩筐“坏消息”的书:首先,它让人们不得不相信,自己时时被六种错觉所裹挟,做出荒诞的选择;其次,即便作者大张旗鼓地写一本书来提醒人们警惕错觉,要想彻底摆脱错觉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作者在全书最后将技术手段作为解决人类认知能力局限性的方法之一,这种判断较之于前文步步为营的完整论述,未免显得仓促而浮泛。实际上,技术只能对极为有限的某些错觉提供解决方案,比如设计一款可呼叫的钥匙扣,也许可以帮助到总找不着钥匙的人;但另一方面,对技术的持续使用可能会诱发新的错觉,让认知与真实世界之间的隔膜更大。
本书正赶上近年认知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盛行风潮。在它之前,《决断两秒间》、《怪诞行为学》、《助推》等作品已经在此领域进行了深入挖掘。《怪诞行为学》作者丹. 艾瑞里和《助推》作者、行为经济学鼻祖理查德. 泰勒的最大贡献,不在于从认知心理的层面为人类决策提供分析基础,而是在于为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贡献了来自社会、商业、生活的几乎无处不在的案例,以及,更重要的,对预防非理性干扰具体方法的倾囊传授(《助推》大半本书的重点就在于此)。对于直觉在决策中所起的作用,《看不见的大猩猩》与马尔科姆. 格拉德威尔的前作《决断2 秒间》(Blink: The Power ofThinking Without Thinking)以及乔纳. 莱勒的作品《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How We Decide)形成了针锋相对的立场。
管理学领域中,大量理论都是将决策视为一种依靠理性和逻辑的行为。人们通常认为,做出合理决策需要反复论证、市场调查、或者建立模型。自从行为经济学领域发展以来,“有限理性”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认同,决策不再是由“经济人”作出完全理性选择的过程,而是由被非理性缠身的“社会人”在摇摆中进行选择。基于这一相同的理论基础,《看不见的大猩猩》提请人们警惕错觉,以推动理性完成决策;而《决断两秒间》则认为,不假思索的感性决策有时更接近最优选择。
在格拉德威尔看来,决策的智慧在于在直觉与理性之间达到平衡,因为理性并不可靠。直觉是大脑整合外部世界大量信息之后的简要提取,如果没有直觉,任何一个决策都需要将每个细节纳入考量,这对于大脑的理性面是难以承受之重。而且大脑的理性面实际上同感性面一样,拥有不可忽视的缺陷:比如,理性常常通过捆绑的方式发生作用,即便是不相关的数字也会产生干扰;理性也会阻止大量信息参与决策而导致刻板偏见。
那么,何以掌握两者的平衡,或者说,在危急时刻,两秒之间的直觉反应如何才能提供可靠的决策力?乔纳. 莱勒认为,这需要靠长期练习的经验积累。直觉的长期经验性积累会让我们逐渐提高预测水平。久而久之,在当结果与预测相左时,大脑的感性面便会发出警报。这种方式适用于执行熟悉的工作任务。相反,不断反复的理性论证则可能会使决策失去重心。如果论证者拥有相似的背景或者思维模式则危害更大,因为他们更容易得出带有偏见的答案,妨碍做出合理的选择。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