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出版革命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出版,革命,张立宪,《读库》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4-18 15:44
与出版界的诸多“大象”相比,老六以一己之力打造的《读库》则更像一只撬动行业规则的生猛“跳蚤”。
张立宪向一家德国机构如此介绍他主编的《读库》:《读库》每两月出版一期,每期320页,已出版六年,主要刊载文化、历史方面的非虚构文章。这些特稿多在一万字至五万字之间,一些人物、事件和作品通过这样的篇幅得以充分的呈现和展示。
以“一本书本该有的样子”为目标,《读库》在出版业中杀出一条道路。它在产品设计、推广策略和销售方式上大胆创新,仅用六年时间就建立了相当高的品牌认知。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对论坛、博客、淘宝店铺等互联网推广手段的有效运用,一个自媒体能度过创业期完成自然生长。
撬动行业规则
“一本书本该有的样子”,是张立宪创办《读库》的初衷。他以一人之力,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销售、客服各环节,在国内出版业中创造了一个持续销售的品牌奇迹。张立宪承认自己的成功,得益于在出版业的摸爬滚打。他所历任的校对、夜班编辑、编辑、副主编、主编、社长等岗位,以及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站、出版社等媒体形态,将他打磨成“全科”人才。他不愿被误解为小作坊式的悲壮和忙碌,相反,他认为《读库》的编辑中心制和垂直管理才是更先进、更科学的制度。他害怕被描绘为励志模范,只要坚持梦想就一定能成功的那种。他说:“我不是一个妄想狂,倾家荡产我还要做,做不了还要做的那种人。读库从一开始就把握十足,计算得很清楚之后才做的。”
在中国出版业,一本书的诞生要经历这些环节:编辑、设计、装帧、印刷、推广、销售和回款。出版社会给每一位图书编辑定目标,每年要做一定数量的图书。图书编辑负责联系作者,完成约稿和编辑工作。所有完成编辑的图书,会通过总编室这个枢纽,进入流水线一般的生产环节,完成设计、印刷。最后进入出版社发行部,由发行部负责推广和渠道,使图书最终进入各级书店面对消费者,以代销制的方式销售。张立宪认为其中最大的弊端,在于层层环节之间的阻隔,让最宝贵的信息无法实现自然流动。他说:“谁最了解这本书?一定是编辑或者作者最懂。中国的图书业缺少这个,消费者跟作家之间、跟最懂书的编辑之间信息不能对接。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哪里,最大的卖点在哪里,应该给什么样的人看,这里头的环节是断裂的。”
断裂的结果,是生产出一本本让作者、编辑和读者都不满意的书。与电子书不同,纸质书呈现了一本书的物理状态。它应该是一本制作精良,摸上去有质感,从外观设计、纸张、内容版式,彼此呼应共同传递文字精华的读本。这些构成一本书物理形态的元素,如果变成流水线上的作业,势必大打折扣。而一本书的目的,作者或编辑编撰当中的故事,也只能寄希望于发行部那些有经验的员工传递给书店。即使进入了书店,一本书上架的销售周期通常只有两三周。很多书的状态,只能用“在路上”来形容,它们甚至还未开封就被书商退了回去。往往是书没机会露脸儿,读者也见不到书。
张立宪认识到与其寄希望于外部环境的改变,不如自己来做一本书。如他所言:“我是最适合做这件事情的人,没有人比我更适合。”作为一个丛书品牌,《读库》在产品设计、市场定位、内容选择上都贯穿了主编张立宪的意图。从特征上看,《读库》是书与刊结合体的创新,它以书的形态出现,恰好把握了书籍之于读者的情感意义。它设计简单中见功力,每期封面只更改数字,便于在展示过程中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重复记忆。它注重纸张的选择,内文的版式,为一本书的物理形态而较劲。它只收录一万到五万字的中篇读本,强调选题的史料价值。
《读库》作为产品的成功,首先在于它还原了一本书的物理形态。这个标准听来有些讽刺,却是中国出版业的尴尬现状。从成本结构来看,出版社给批发商的折扣以六折计,加上损耗,至多能回收五折。这其中包括10%的版税、20%的印刷成本、20%的管理成本,最后利润可想而知。而一本书的物理成本,通常不超过书价的20%,覆盖了用纸、用料、装订、印刷。这种成本结构和发行模式,造成图书利润极其微薄,书的物理形态敷衍潦草。《读库》的做法是,通过直销渠道的支撑,把图书的实际回款提高到七折。由此释放出的利润,一部分用来提高《读库》作为一本书的出版品质,一部分用来让利给读者。
《读库》可持续的销售力,来自于内容的独特价值。以《读库0601》中东东枪写的郭德纲为例。经过历时半年的采访,东东枪见证了郭德纲从无名小卒,变为媒体蜂拥而至、竞相热捧的经历。其笔下的郭德纲,呈现了一个人成名之前的真实状态。张立宪把这种写作称为“抢救”。在他看来,长期面对媒体的名人明星,在无数次的采访和对答中,变成了“自动应答机”。他们擅长借助媒体,来塑造自身的“假像”,一个只能描述假想的报道是没有价值的。乐评人王小峰同意他的判断:“东东枪经过一个详细的观察,他看到的郭德纲是不一样的,会给我们提供一个素材、一个参考。可能将来写中国相声史的时候,郭德纲的这篇稿子就会很有价值。”如此便不难理解,《读库》销售周期可以无限拉长。许多读者在看过一本之后,甚至要往前追溯数年,成套地买齐。
寻找“拖拉机用户”
2006年3月,第一辑《读库0601》出版,起印1.2万本,采取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两种销售方式。除了这些与其他图书一样的发行渠道,张立宪还在自己的博客平台上直销,把博客变成“读者服务部”,承担销售、讲故事和客户服务的功能。为鼓励发行商的积极性,他定下规矩,“做直销不打折、不降价,不跟批发商搞价格竞争”。五年过去,《读库0601》累计已卖出六七万本,还在不断加印。
在头两年的运营中,最让张立宪苦恼的是出版业的寄销制。所谓寄销制,是指书店以实际销售册数回款给出版社,结束销售周期后,未卖出的书籍则全部退给出版社。书店回款不及时,几乎是国内出版业的全行业问题。张立宪对此深有体会,有一年因为回款迟迟未到,他被迫向朋友们借款十几万元来支付纸款。他说:“我特别难过,不是因为我们经营不善需要借钱。从财务报表看我是盈利的,问题是有人当月应该付给我十万,但他会以各种理由不付给你。中国缺乏商业契约精神,你遇见的大多数是以赖账居多,经营的环节越多风险越大。”
在拜访一家水泥制造商的过程中,张立宪发现最受水泥厂欢迎的,是那些带着现金、开着拖拉机来买水泥的零散客户。他由此领悟,解决回款延迟的唯一方法,是增加“拖拉机用户”的数量。张立宪发现,“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有了网上银行,习惯了网络购物”。2008年2月20日凌晨两点多,读库淘宝店铺上线,凌晨开张就接到四五张订单,让他直接感受到电子商务的力量。尽管起步较晚,《读库》淘宝店铺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三皇冠的信誉评级,连淘宝网都对它的发展速度感到惊讶。2010年,在《读库》五周年读者座谈会上,张立宪很高兴地宣布,直销在《读库》总销量中所占比重约为30%。有了相当比例的直销用户支持,《读库》转而也可以对发行商提出条件:及时回款,且不接受退货。对于直销,张立宪希望“这一块以后可以无限强大”。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对论坛、博客、淘宝店铺等互联网推广手段的有效运用,一个自媒体能度过创业期完成自然生长。张立宪将互联网推广经验总结为“用户即员工”,最早的那拨购书者,几乎都是张立宪博客的读者。这拨最早的读者当中,有作家、文艺青年、媒体从业者。他们当中,不少人把读库网链接到自己的博客上,就这样经过他们的“粉丝”散播开来。作为一家自媒体,《读库》十分谨慎地使用媒体资源。它避开“名人书评”、“名流腰封”等图书推广方式,只是让读者自发地进行相关的推广和传播,读库的论坛、博客,则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某一本书编辑过程中的故事,或是幕后故事、技术细节,或是各类讲座活动。
乐评人王小峰的博客“不许联想”是国内流量最高的个人博客之一。王小峰认为,读者关注《读库》的原因绝非推荐群体的影响力,首先是它自身的品质值得推荐,而互联网的放大效应,让网络人群能够反复在一些个人博客上,看到《读库》的链接。王小峰说:“当一个人关注某个博客群体时,《读库》像是一个捎带附加的东西。对于这种链接,读者是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当他发现这个东西好看以后,会有信任感。《读库》在达到商业效果的同时,并没有让人感到讨厌。张立宪一个人的成功,反而证明现有出版体制本身是有问题的。”
借助互联网,《读库》用一种精准的方式找到了读者群,绝对数量不多但用户黏度高。几天前,有朋友兴冲冲地告诉张立宪:“姚晨在她的微博里推荐《读库》了,她有300万粉丝呢。”那订单有增加吗?张立宪说:“没有感到姚晨推荐的作用,一点都没有。也许姚晨的粉丝在书店里看到《读库》会有兴趣翻一下,但并不可能导致他直接的购买行为。有用的是同学、朋友之间的推荐,比如:你把MSN签名改成‘读《读库》,读到两点’。”张立宪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在博客、读库网上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剩下的就是让信息自由流动。他既不会主动发表扬帖吸引注意力,也不会阻止那些说“《读库》变得不好看了”的负面信息。
这些读者是谁,有哪些特征?张立宪也很难回答出来。但他了解读者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譬如,长三角地区比重较大。至于他们的年龄、职业、收入,则千差万别。2010年《读库》在读者当中募集志愿者,协助崔永元拍摄的纪录片《我的抗战》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巡演,张立宪才第一次见到了很多“神交”已久的博友。他也第一次认识到《读库》在读者群中蕴涵的影响力,以及读者群的能量。“比很多商业活动进行更出色、顺畅,不是说靠一群热情如火的年轻人,而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解决问题,场地、车辆、主持人和信息发布渠道,每个人都有可调配的资源。一个人读《读库》,他至少不会差到哪儿去,这就是一种定位。”
每本书都是“上市公司”
《读库》丛书走上正轨之后,2007年底张立宪琢磨着拓宽产品品类。他觉得笔记本是个不错的创意,兴致勃勃地找到出版社、发行商、网络书店探讨,结果遭到所有人的一致反对。反对的声音很相似:笔记本是个近乎饱和的市场,无论是精品笔记本还是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本子,都让消费者审美疲劳;笔记本在销售当中也很难归类,究竟是属于图书还是属于文具,有些难以定义。而张立宪有自己的理由:“假如你送我任何一本书,即使最畅销的书,我都有喜欢或者不喜欢。但是一个本子,送给任何人,他都很乐意接受,有广泛的适应性。”
对经济总量没有要求,也没有立项门槛,《读库》再一次体现出小而灵活的机制优越性。张立宪尝试着推出两款笔记本:《比亚兹莱的异色世界》、《守义.图》。第一批只印刷了2000本,推向市场接受验证。他做了最坏的打算,卖不出去就送朋友。有了输得起的心态,反而显得十分从容。有趣的是,这两款笔记书出人意料地受到读者好评。张立宪说:“广告学里面有一个说法,所有东西都是对旧元素的新运用,很少有全新的东西。《读库》是书和杂志的嫁接,笔记本是本子和书的嫁接。我觉得这个产品的创新非常有意义,唤醒了很多人的消费欲望。”
这次成功的尝试,开辟出一条新的产品线,定位也一年年更加清晰。从2009年起,笔记本每年成套推出8种,吴冠中、庞薰、张光宇、贺友直等大师的平生简介,创作中的只言片语,赋予了笔记本灵魂;他们的山水画、版画、黑白墨迹、素描,穿插在笔记本的内页,如行云流水一般,让那些敬字惜纸的用户舍不得写一个字。也有相对失败的产品,比如用王叔晖作品印制的挂历,尽管有相当精湛的做工,也赢得了许多赞许,但挂历毕竟是一种已经从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中消失的物品。对商业规律深有体会的张立宪,坦然地用“产品创新的存活率”来解释市场反应。他的原则是,只要对品牌没有危害性,创新就值得尝试。
2010年初,《读库》推出大型摄影画册《青衣张火丁》。这本记录京剧艺术的书,从内容策划、采访、拍摄到制作,历时四年,前后投入100多万元人民币。同年,《读库》制作了有史以来最费劲的一本书《多雷插图.拉封丹寓言诗》,为解决印刷技术上的难题,张立宪“惊动了”印刷界的许多高手。攻克铜版画印刷难关,耗费了巨大的时间成本,但却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也为下一本《唐吉诃德》插图、《圣经》插图铺平了道路。这些不计成本的投入、难以计数的心血,标志着读库进入了一个不断提高门槛的新阶段。
三年前,就有机构要收购《读库》,也有投资人愿辅导《读库》上市。资本复制、扩张的计划,都被张立宪拒绝了。他说:“我热爱这个行业很重要的原因,在这里金钱和权力所占的权重都是最小的,我觉得占比重更大的是理念、智慧和情感。”在他眼中,每本书都是一个新生命,每本书都是一个小上市公司,面对一个很公平的市场环境。以台湾汉声出版公司的《中国童话》为例,这套书至今销售了26年,累计卖出30万套,一套9000多台币,是台湾出版业引以为傲的作品。张立宪说:“如果你做的东西足够好,本身它的生命力就会很持久,那一本书就可以养老。好书你做一本是一本,自然就是你财富的根基。”
……
张立宪向一家德国机构如此介绍他主编的《读库》:《读库》每两月出版一期,每期320页,已出版六年,主要刊载文化、历史方面的非虚构文章。这些特稿多在一万字至五万字之间,一些人物、事件和作品通过这样的篇幅得以充分的呈现和展示。
以“一本书本该有的样子”为目标,《读库》在出版业中杀出一条道路。它在产品设计、推广策略和销售方式上大胆创新,仅用六年时间就建立了相当高的品牌认知。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对论坛、博客、淘宝店铺等互联网推广手段的有效运用,一个自媒体能度过创业期完成自然生长。
撬动行业规则
“一本书本该有的样子”,是张立宪创办《读库》的初衷。他以一人之力,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销售、客服各环节,在国内出版业中创造了一个持续销售的品牌奇迹。张立宪承认自己的成功,得益于在出版业的摸爬滚打。他所历任的校对、夜班编辑、编辑、副主编、主编、社长等岗位,以及报纸、杂志、电视台、网站、出版社等媒体形态,将他打磨成“全科”人才。他不愿被误解为小作坊式的悲壮和忙碌,相反,他认为《读库》的编辑中心制和垂直管理才是更先进、更科学的制度。他害怕被描绘为励志模范,只要坚持梦想就一定能成功的那种。他说:“我不是一个妄想狂,倾家荡产我还要做,做不了还要做的那种人。读库从一开始就把握十足,计算得很清楚之后才做的。”
在中国出版业,一本书的诞生要经历这些环节:编辑、设计、装帧、印刷、推广、销售和回款。出版社会给每一位图书编辑定目标,每年要做一定数量的图书。图书编辑负责联系作者,完成约稿和编辑工作。所有完成编辑的图书,会通过总编室这个枢纽,进入流水线一般的生产环节,完成设计、印刷。最后进入出版社发行部,由发行部负责推广和渠道,使图书最终进入各级书店面对消费者,以代销制的方式销售。张立宪认为其中最大的弊端,在于层层环节之间的阻隔,让最宝贵的信息无法实现自然流动。他说:“谁最了解这本书?一定是编辑或者作者最懂。中国的图书业缺少这个,消费者跟作家之间、跟最懂书的编辑之间信息不能对接。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哪里,最大的卖点在哪里,应该给什么样的人看,这里头的环节是断裂的。”
断裂的结果,是生产出一本本让作者、编辑和读者都不满意的书。与电子书不同,纸质书呈现了一本书的物理状态。它应该是一本制作精良,摸上去有质感,从外观设计、纸张、内容版式,彼此呼应共同传递文字精华的读本。这些构成一本书物理形态的元素,如果变成流水线上的作业,势必大打折扣。而一本书的目的,作者或编辑编撰当中的故事,也只能寄希望于发行部那些有经验的员工传递给书店。即使进入了书店,一本书上架的销售周期通常只有两三周。很多书的状态,只能用“在路上”来形容,它们甚至还未开封就被书商退了回去。往往是书没机会露脸儿,读者也见不到书。
张立宪认识到与其寄希望于外部环境的改变,不如自己来做一本书。如他所言:“我是最适合做这件事情的人,没有人比我更适合。”作为一个丛书品牌,《读库》在产品设计、市场定位、内容选择上都贯穿了主编张立宪的意图。从特征上看,《读库》是书与刊结合体的创新,它以书的形态出现,恰好把握了书籍之于读者的情感意义。它设计简单中见功力,每期封面只更改数字,便于在展示过程中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重复记忆。它注重纸张的选择,内文的版式,为一本书的物理形态而较劲。它只收录一万到五万字的中篇读本,强调选题的史料价值。
《读库》作为产品的成功,首先在于它还原了一本书的物理形态。这个标准听来有些讽刺,却是中国出版业的尴尬现状。从成本结构来看,出版社给批发商的折扣以六折计,加上损耗,至多能回收五折。这其中包括10%的版税、20%的印刷成本、20%的管理成本,最后利润可想而知。而一本书的物理成本,通常不超过书价的20%,覆盖了用纸、用料、装订、印刷。这种成本结构和发行模式,造成图书利润极其微薄,书的物理形态敷衍潦草。《读库》的做法是,通过直销渠道的支撑,把图书的实际回款提高到七折。由此释放出的利润,一部分用来提高《读库》作为一本书的出版品质,一部分用来让利给读者。
《读库》可持续的销售力,来自于内容的独特价值。以《读库0601》中东东枪写的郭德纲为例。经过历时半年的采访,东东枪见证了郭德纲从无名小卒,变为媒体蜂拥而至、竞相热捧的经历。其笔下的郭德纲,呈现了一个人成名之前的真实状态。张立宪把这种写作称为“抢救”。在他看来,长期面对媒体的名人明星,在无数次的采访和对答中,变成了“自动应答机”。他们擅长借助媒体,来塑造自身的“假像”,一个只能描述假想的报道是没有价值的。乐评人王小峰同意他的判断:“东东枪经过一个详细的观察,他看到的郭德纲是不一样的,会给我们提供一个素材、一个参考。可能将来写中国相声史的时候,郭德纲的这篇稿子就会很有价值。”如此便不难理解,《读库》销售周期可以无限拉长。许多读者在看过一本之后,甚至要往前追溯数年,成套地买齐。
寻找“拖拉机用户”
2006年3月,第一辑《读库0601》出版,起印1.2万本,采取实体书店和网络书店两种销售方式。除了这些与其他图书一样的发行渠道,张立宪还在自己的博客平台上直销,把博客变成“读者服务部”,承担销售、讲故事和客户服务的功能。为鼓励发行商的积极性,他定下规矩,“做直销不打折、不降价,不跟批发商搞价格竞争”。五年过去,《读库0601》累计已卖出六七万本,还在不断加印。
在头两年的运营中,最让张立宪苦恼的是出版业的寄销制。所谓寄销制,是指书店以实际销售册数回款给出版社,结束销售周期后,未卖出的书籍则全部退给出版社。书店回款不及时,几乎是国内出版业的全行业问题。张立宪对此深有体会,有一年因为回款迟迟未到,他被迫向朋友们借款十几万元来支付纸款。他说:“我特别难过,不是因为我们经营不善需要借钱。从财务报表看我是盈利的,问题是有人当月应该付给我十万,但他会以各种理由不付给你。中国缺乏商业契约精神,你遇见的大多数是以赖账居多,经营的环节越多风险越大。”
在拜访一家水泥制造商的过程中,张立宪发现最受水泥厂欢迎的,是那些带着现金、开着拖拉机来买水泥的零散客户。他由此领悟,解决回款延迟的唯一方法,是增加“拖拉机用户”的数量。张立宪发现,“越来越多的读书人有了网上银行,习惯了网络购物”。2008年2月20日凌晨两点多,读库淘宝店铺上线,凌晨开张就接到四五张订单,让他直接感受到电子商务的力量。尽管起步较晚,《读库》淘宝店铺仅用三年时间就获得三皇冠的信誉评级,连淘宝网都对它的发展速度感到惊讶。2010年,在《读库》五周年读者座谈会上,张立宪很高兴地宣布,直销在《读库》总销量中所占比重约为30%。有了相当比例的直销用户支持,《读库》转而也可以对发行商提出条件:及时回款,且不接受退货。对于直销,张立宪希望“这一块以后可以无限强大”。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对论坛、博客、淘宝店铺等互联网推广手段的有效运用,一个自媒体能度过创业期完成自然生长。张立宪将互联网推广经验总结为“用户即员工”,最早的那拨购书者,几乎都是张立宪博客的读者。这拨最早的读者当中,有作家、文艺青年、媒体从业者。他们当中,不少人把读库网链接到自己的博客上,就这样经过他们的“粉丝”散播开来。作为一家自媒体,《读库》十分谨慎地使用媒体资源。它避开“名人书评”、“名流腰封”等图书推广方式,只是让读者自发地进行相关的推广和传播,读库的论坛、博客,则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某一本书编辑过程中的故事,或是幕后故事、技术细节,或是各类讲座活动。
乐评人王小峰的博客“不许联想”是国内流量最高的个人博客之一。王小峰认为,读者关注《读库》的原因绝非推荐群体的影响力,首先是它自身的品质值得推荐,而互联网的放大效应,让网络人群能够反复在一些个人博客上,看到《读库》的链接。王小峰说:“当一个人关注某个博客群体时,《读库》像是一个捎带附加的东西。对于这种链接,读者是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当他发现这个东西好看以后,会有信任感。《读库》在达到商业效果的同时,并没有让人感到讨厌。张立宪一个人的成功,反而证明现有出版体制本身是有问题的。”
借助互联网,《读库》用一种精准的方式找到了读者群,绝对数量不多但用户黏度高。几天前,有朋友兴冲冲地告诉张立宪:“姚晨在她的微博里推荐《读库》了,她有300万粉丝呢。”那订单有增加吗?张立宪说:“没有感到姚晨推荐的作用,一点都没有。也许姚晨的粉丝在书店里看到《读库》会有兴趣翻一下,但并不可能导致他直接的购买行为。有用的是同学、朋友之间的推荐,比如:你把MSN签名改成‘读《读库》,读到两点’。”张立宪唯一做的事情就是在博客、读库网上分享有价值的信息,剩下的就是让信息自由流动。他既不会主动发表扬帖吸引注意力,也不会阻止那些说“《读库》变得不好看了”的负面信息。
这些读者是谁,有哪些特征?张立宪也很难回答出来。但他了解读者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譬如,长三角地区比重较大。至于他们的年龄、职业、收入,则千差万别。2010年《读库》在读者当中募集志愿者,协助崔永元拍摄的纪录片《我的抗战》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巡演,张立宪才第一次见到了很多“神交”已久的博友。他也第一次认识到《读库》在读者群中蕴涵的影响力,以及读者群的能量。“比很多商业活动进行更出色、顺畅,不是说靠一群热情如火的年轻人,而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解决问题,场地、车辆、主持人和信息发布渠道,每个人都有可调配的资源。一个人读《读库》,他至少不会差到哪儿去,这就是一种定位。”
每本书都是“上市公司”
《读库》丛书走上正轨之后,2007年底张立宪琢磨着拓宽产品品类。他觉得笔记本是个不错的创意,兴致勃勃地找到出版社、发行商、网络书店探讨,结果遭到所有人的一致反对。反对的声音很相似:笔记本是个近乎饱和的市场,无论是精品笔记本还是小商品批发市场的本子,都让消费者审美疲劳;笔记本在销售当中也很难归类,究竟是属于图书还是属于文具,有些难以定义。而张立宪有自己的理由:“假如你送我任何一本书,即使最畅销的书,我都有喜欢或者不喜欢。但是一个本子,送给任何人,他都很乐意接受,有广泛的适应性。”
对经济总量没有要求,也没有立项门槛,《读库》再一次体现出小而灵活的机制优越性。张立宪尝试着推出两款笔记本:《比亚兹莱的异色世界》、《守义.图》。第一批只印刷了2000本,推向市场接受验证。他做了最坏的打算,卖不出去就送朋友。有了输得起的心态,反而显得十分从容。有趣的是,这两款笔记书出人意料地受到读者好评。张立宪说:“广告学里面有一个说法,所有东西都是对旧元素的新运用,很少有全新的东西。《读库》是书和杂志的嫁接,笔记本是本子和书的嫁接。我觉得这个产品的创新非常有意义,唤醒了很多人的消费欲望。”
这次成功的尝试,开辟出一条新的产品线,定位也一年年更加清晰。从2009年起,笔记本每年成套推出8种,吴冠中、庞薰、张光宇、贺友直等大师的平生简介,创作中的只言片语,赋予了笔记本灵魂;他们的山水画、版画、黑白墨迹、素描,穿插在笔记本的内页,如行云流水一般,让那些敬字惜纸的用户舍不得写一个字。也有相对失败的产品,比如用王叔晖作品印制的挂历,尽管有相当精湛的做工,也赢得了许多赞许,但挂历毕竟是一种已经从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中消失的物品。对商业规律深有体会的张立宪,坦然地用“产品创新的存活率”来解释市场反应。他的原则是,只要对品牌没有危害性,创新就值得尝试。
2010年初,《读库》推出大型摄影画册《青衣张火丁》。这本记录京剧艺术的书,从内容策划、采访、拍摄到制作,历时四年,前后投入100多万元人民币。同年,《读库》制作了有史以来最费劲的一本书《多雷插图.拉封丹寓言诗》,为解决印刷技术上的难题,张立宪“惊动了”印刷界的许多高手。攻克铜版画印刷难关,耗费了巨大的时间成本,但却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也为下一本《唐吉诃德》插图、《圣经》插图铺平了道路。这些不计成本的投入、难以计数的心血,标志着读库进入了一个不断提高门槛的新阶段。
三年前,就有机构要收购《读库》,也有投资人愿辅导《读库》上市。资本复制、扩张的计划,都被张立宪拒绝了。他说:“我热爱这个行业很重要的原因,在这里金钱和权力所占的权重都是最小的,我觉得占比重更大的是理念、智慧和情感。”在他眼中,每本书都是一个新生命,每本书都是一个小上市公司,面对一个很公平的市场环境。以台湾汉声出版公司的《中国童话》为例,这套书至今销售了26年,累计卖出30万套,一套9000多台币,是台湾出版业引以为傲的作品。张立宪说:“如果你做的东西足够好,本身它的生命力就会很持久,那一本书就可以养老。好书你做一本是一本,自然就是你财富的根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