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全球:半年降六位 规模缩百亿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兴业,规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7-11 10:06
基金公司就如“市场先生”手中的牌,每半年总要洗洗牌,洗牌之后,总有不少公司位置发生变化。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上半年最要被扣工资和奖金的应该是兴业全球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员,因为他们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在同行业中下降,总规模排名大幅下降,在62家基金公司中排名下降了6名。且从绝对量看,兴业全球的总资产规模下降超100亿元。
最需要奖励的是诺安基金公司,这家公司的排名上升了6名。除了诺安,较大幅度提升的还有景顺长城、长盛和国联安,虽然上半年市场行情跌宕起伏,但他们管理资产的总规模往前提升了4名。
一些资产管理规模较大的公司上半年也多遭遇缩水,但也有特例。如易方达,上半年总资产规模大幅增加,增加的绝对值为72亿元。
规模变化的背后,将是这些公司管理费收入的变化,而基金公司员工的工资支出主要靠管理费收入,当管理费收入下降,他们的工资和奖金也应扣减。
14家公司规模逆市增长
从基金公司管理的总规模不难看出,上半年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管理资产的信心严重不足,虽然基金公司发行新产品的速度如雨后春笋,但总资产规模在不断缩水。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基金公司管理的总资产规模仅有2.36万亿元,相对于年初,下降了1400亿元。
从基金类型上分析,混合型基金因为产品所具特性,投资者偏向保守,因此,在面对市场的风险时,很多投资者选择了离场,这造成混合型基金的资产规模缩水最大,减少818亿元,缩水比例为11.57%。
出现规模萎缩的还有股票型基金、封闭式基金、偏债型基金和QDII基金,上半年分别减少812亿元、142亿元、10亿元和12亿元,降幅分别为8.45%、13.12%、1.32%和1.62%。
反观规模逆势增长的基金,多为低风险类型基金。
数据显示,上半年纯债型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增长242亿元,膨胀至1763亿元,扩张比例30.57%;上半年抢尽发行市场风头的保本型基金更是逆势扩张261.81亿元,规模增幅高达114.60%。此外,指数基金资产规模也有小幅上扬,半年增加51.07亿元,提升比例1.67%。
虽然上半年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不断攀升,但规模却下降较大。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货币基金减少345亿元,缩水比例高达22.48%,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年底存在不少帮忙资金,那部分资金在帮基金公司冲规模排名后撤退,导致这类产品规模表现为大幅缩水。
从整体看,偏股型基金的萎缩并不发生在所有的基金公司。有些基金公司不仅没有缩水,相反,在震荡低迷的市场行情中,规模稳步上升。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从绝对量来比较,上半年规模保持绝对增长的基金公司有14家,依次是易方达、南方、诺安、富国、东吴、金鹰、农银汇理、中欧、诺德、泰达宏利、信达澳银、国联安、东方和民生加银。
大部分基金公司因上半年行情不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规模缩水,缩水最明显的基金公司主要是兴业全球、华宝兴业、中海、海富通、鹏华、华安和融通等。
如果从相对去年年末的资产规模的比例来看,上半年增长最大的10家公司分别是金鹰、诺德、诺安、东吴、中欧、农银汇理、南方、易方达、富国和信达澳银。
金鹰在去年末管理的资产规模仅有70亿元,上半年虽然该公司管理的基金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净值下降,但总资产规模明显上升,上半年末管理总资产规模为80亿元,增幅为13%。
此外,诺德和诺安管理资产规模在上半年增幅也高达10%。
规模大比例下降的公司主要是中海、金元比联、兴业全球、信诚、华宝兴业、海富通、天弘等。
前4家公司降幅均超过了20%;其余的上半年降幅均超过10%,远远超过同期基金管理总规模下降的平均水平5.6%。
21家公司市场份额缩小
62家基金(已管理基金)公司中,由于两家虽然管理了产品,但无上年对比数据,因此这两家(浙商和纽银梅隆)不参与排名。《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在60家基金公司里,截至上半年末规模最大的10家公司依次是华夏、易方达、嘉实、南方、博时、广发、大成、华安、银华、富国。
这10家公司与去年相比较,名单没有变化,但排名有细微变化,如易方达和嘉实换位,易方达从第3名变为第2名,南方和博时换位,南方从第5名变为第3名,此外,华安和银华换位。
排后10名的依然是金元比联、浦银安盛、民生加银、天治、诺德、益民、新华、天弘、中欧和信达澳银。
如果说前后10名变化不大,处在中间的公司变化则十分激烈,排名上升和下降幅度最大的能提高6名,排名上升的共有20家。
管理资产规模提高幅度最大的是诺安基金公司,从年初的第20名提高至第14名。其次是长盛、国联安和景顺长城,分别提高了4名,长盛从年初的第25名提高至21名,国联安从第38名提高至34名,景顺长城从22名提高至18名。
被这些排名靠前的公司挤到后面去的不少,共有21家公司上半年排名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兴业全球和中海,均下滑6名,兴业全球从第23名下降至第29名,中海基金从第33名下降至第39名。
此外,下降幅度较大的公司还有华宝兴业,从17名下降至22名。
兴业全球排名下降最快
有果必有因,这些资产规模大幅下滑的基金公司也逃不出这个朴素的逻辑。不过,兴业全球和中海基金大幅下滑的原因有所不同,兴业全球主要是因为踩中“地雷股”让投资者失去信心,造成规模排名大幅下滑,后者则主要是因为去年货币基金冲规模而今年大幅缩水所致。
兴业全球从去年末管理资产规模的440亿元缩水至340亿元,排名从上游水平降至中游,但与中海有所不同,该公司并不是上半年基金业绩很差,而是集体押宝问题股票“双汇发展(000895)”。
数据显示,兴业全球基金以持有2298.65万股,成为旗下公募产品持有双汇发展股份最多的基金公司。该公司上半年资产缩水了22%,缩水规模最大的基金是兴业趋势投资和兴业全球视野,规模分别减少44亿元和36亿元。
这两只产品上半年的业绩分别为-6%和-3%,前者在167只同类基金中排第67名,后者在327只同类基金中排第97名,均属于位居中游水平,但赎回量远远高于同类水平。
赎回的重要原因是旗下有三只基金重仓持有“双汇发展”。除兴业趋势投资外,兴全全球视野持有双汇发展726.83万股,兴全可转债持有双汇发展125万股。
投资者在知晓该公司持有问题股票后,大规模赎回了兴业趋势投资和兴业全球视野,但双汇发展的复牌和上半年的业绩说明,实际上问题公司的冲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截至上半年末,中海基金管理总资产规模为154亿元,去年为238亿元。今年上半年,中海基金公司还发行了中海增强收益,去年年底成立的中海环保新能源,若上半年末的规模剔除这两只,下降幅度则更大。
如此快速下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去年末为了“冲规模”,使用了货币基金“兑水”,这点从规模下降幅度最大的基金可以看出。
中海货币B去年年末总资产规模为45亿元,而该基金在去年三季末时总资产规模仅为8.58亿元,很显然,四季度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帮忙资金”的进入注定不会长久,今年一季度,资产规模缩减至21亿元,在二季度末时,资产规模缩减至6亿元。半年时间缩水39亿元,占上半年中海基金缩水资产的一半。
此外,中海缩水的另一半规模主要是因为业绩不够理想。中海管理的规模最大的两只基金分别是中海优质成长和中海能源策略,截至6月30日,分别管理了42亿元和55亿元,两只基金规模占中海基金的62%,但这两只基金上半年的业绩不尽如人意。
年初管理了70亿元资产的中海能源策略,上半年跌幅为9.56%,这样的跌幅使得基金资产净值损失近7亿元,不少投资者失去信心,赎回约8亿元基金资产。
中海优质成长跌幅更大,上半年下跌14%,成为上半年偏股型基金跌幅最大的基金之一,在基金资产净值亏损和投资赎回的作用下,该基金从年初管理的60亿元资产缩水为42亿元。
《投资者报》研究员 刘宗源
……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上半年最要被扣工资和奖金的应该是兴业全球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员,因为他们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在同行业中下降,总规模排名大幅下降,在62家基金公司中排名下降了6名。且从绝对量看,兴业全球的总资产规模下降超100亿元。
最需要奖励的是诺安基金公司,这家公司的排名上升了6名。除了诺安,较大幅度提升的还有景顺长城、长盛和国联安,虽然上半年市场行情跌宕起伏,但他们管理资产的总规模往前提升了4名。
一些资产管理规模较大的公司上半年也多遭遇缩水,但也有特例。如易方达,上半年总资产规模大幅增加,增加的绝对值为72亿元。
规模变化的背后,将是这些公司管理费收入的变化,而基金公司员工的工资支出主要靠管理费收入,当管理费收入下降,他们的工资和奖金也应扣减。
14家公司规模逆市增长
从基金公司管理的总规模不难看出,上半年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管理资产的信心严重不足,虽然基金公司发行新产品的速度如雨后春笋,但总资产规模在不断缩水。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显示,截至6月30日,基金公司管理的总资产规模仅有2.36万亿元,相对于年初,下降了1400亿元。
从基金类型上分析,混合型基金因为产品所具特性,投资者偏向保守,因此,在面对市场的风险时,很多投资者选择了离场,这造成混合型基金的资产规模缩水最大,减少818亿元,缩水比例为11.57%。
出现规模萎缩的还有股票型基金、封闭式基金、偏债型基金和QDII基金,上半年分别减少812亿元、142亿元、10亿元和12亿元,降幅分别为8.45%、13.12%、1.32%和1.62%。
反观规模逆势增长的基金,多为低风险类型基金。
数据显示,上半年纯债型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增长242亿元,膨胀至1763亿元,扩张比例30.57%;上半年抢尽发行市场风头的保本型基金更是逆势扩张261.81亿元,规模增幅高达114.60%。此外,指数基金资产规模也有小幅上扬,半年增加51.07亿元,提升比例1.67%。
虽然上半年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不断攀升,但规模却下降较大。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货币基金减少345亿元,缩水比例高达22.48%,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去年年底存在不少帮忙资金,那部分资金在帮基金公司冲规模排名后撤退,导致这类产品规模表现为大幅缩水。
从整体看,偏股型基金的萎缩并不发生在所有的基金公司。有些基金公司不仅没有缩水,相反,在震荡低迷的市场行情中,规模稳步上升。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从绝对量来比较,上半年规模保持绝对增长的基金公司有14家,依次是易方达、南方、诺安、富国、东吴、金鹰、农银汇理、中欧、诺德、泰达宏利、信达澳银、国联安、东方和民生加银。
大部分基金公司因上半年行情不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规模缩水,缩水最明显的基金公司主要是兴业全球、华宝兴业、中海、海富通、鹏华、华安和融通等。
如果从相对去年年末的资产规模的比例来看,上半年增长最大的10家公司分别是金鹰、诺德、诺安、东吴、中欧、农银汇理、南方、易方达、富国和信达澳银。
金鹰在去年末管理的资产规模仅有70亿元,上半年虽然该公司管理的基金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净值下降,但总资产规模明显上升,上半年末管理总资产规模为80亿元,增幅为13%。
此外,诺德和诺安管理资产规模在上半年增幅也高达10%。
规模大比例下降的公司主要是中海、金元比联、兴业全球、信诚、华宝兴业、海富通、天弘等。
前4家公司降幅均超过了20%;其余的上半年降幅均超过10%,远远超过同期基金管理总规模下降的平均水平5.6%。
21家公司市场份额缩小
62家基金(已管理基金)公司中,由于两家虽然管理了产品,但无上年对比数据,因此这两家(浙商和纽银梅隆)不参与排名。《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在60家基金公司里,截至上半年末规模最大的10家公司依次是华夏、易方达、嘉实、南方、博时、广发、大成、华安、银华、富国。
这10家公司与去年相比较,名单没有变化,但排名有细微变化,如易方达和嘉实换位,易方达从第3名变为第2名,南方和博时换位,南方从第5名变为第3名,此外,华安和银华换位。
排后10名的依然是金元比联、浦银安盛、民生加银、天治、诺德、益民、新华、天弘、中欧和信达澳银。
如果说前后10名变化不大,处在中间的公司变化则十分激烈,排名上升和下降幅度最大的能提高6名,排名上升的共有20家。
管理资产规模提高幅度最大的是诺安基金公司,从年初的第20名提高至第14名。其次是长盛、国联安和景顺长城,分别提高了4名,长盛从年初的第25名提高至21名,国联安从第38名提高至34名,景顺长城从22名提高至18名。
被这些排名靠前的公司挤到后面去的不少,共有21家公司上半年排名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兴业全球和中海,均下滑6名,兴业全球从第23名下降至第29名,中海基金从第33名下降至第39名。
此外,下降幅度较大的公司还有华宝兴业,从17名下降至22名。
兴业全球排名下降最快
有果必有因,这些资产规模大幅下滑的基金公司也逃不出这个朴素的逻辑。不过,兴业全球和中海基金大幅下滑的原因有所不同,兴业全球主要是因为踩中“地雷股”让投资者失去信心,造成规模排名大幅下滑,后者则主要是因为去年货币基金冲规模而今年大幅缩水所致。
兴业全球从去年末管理资产规模的440亿元缩水至340亿元,排名从上游水平降至中游,但与中海有所不同,该公司并不是上半年基金业绩很差,而是集体押宝问题股票“双汇发展(000895)”。
数据显示,兴业全球基金以持有2298.65万股,成为旗下公募产品持有双汇发展股份最多的基金公司。该公司上半年资产缩水了22%,缩水规模最大的基金是兴业趋势投资和兴业全球视野,规模分别减少44亿元和36亿元。
这两只产品上半年的业绩分别为-6%和-3%,前者在167只同类基金中排第67名,后者在327只同类基金中排第97名,均属于位居中游水平,但赎回量远远高于同类水平。
赎回的重要原因是旗下有三只基金重仓持有“双汇发展”。除兴业趋势投资外,兴全全球视野持有双汇发展726.83万股,兴全可转债持有双汇发展125万股。
投资者在知晓该公司持有问题股票后,大规模赎回了兴业趋势投资和兴业全球视野,但双汇发展的复牌和上半年的业绩说明,实际上问题公司的冲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截至上半年末,中海基金管理总资产规模为154亿元,去年为238亿元。今年上半年,中海基金公司还发行了中海增强收益,去年年底成立的中海环保新能源,若上半年末的规模剔除这两只,下降幅度则更大。
如此快速下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去年末为了“冲规模”,使用了货币基金“兑水”,这点从规模下降幅度最大的基金可以看出。
中海货币B去年年末总资产规模为45亿元,而该基金在去年三季末时总资产规模仅为8.58亿元,很显然,四季度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帮忙资金”的进入注定不会长久,今年一季度,资产规模缩减至21亿元,在二季度末时,资产规模缩减至6亿元。半年时间缩水39亿元,占上半年中海基金缩水资产的一半。
此外,中海缩水的另一半规模主要是因为业绩不够理想。中海管理的规模最大的两只基金分别是中海优质成长和中海能源策略,截至6月30日,分别管理了42亿元和55亿元,两只基金规模占中海基金的62%,但这两只基金上半年的业绩不尽如人意。
年初管理了70亿元资产的中海能源策略,上半年跌幅为9.56%,这样的跌幅使得基金资产净值损失近7亿元,不少投资者失去信心,赎回约8亿元基金资产。
中海优质成长跌幅更大,上半年下跌14%,成为上半年偏股型基金跌幅最大的基金之一,在基金资产净值亏损和投资赎回的作用下,该基金从年初管理的60亿元资产缩水为42亿元。
《投资者报》研究员 刘宗源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