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三大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负面,美债,奥巴马,外汇
  • 发布时间:2011-08-15 09:40
  美债降级之后,全球金融市场哀鸿遍野,股市、期市,均遭受重挫。倒是激起滔天巨浪的美国国债,不仅没有遭遇大规模减持,其收益率甚至不升反降。

  对此,宏源证券高级分析师范为表示,这里面既有大机构抱团取暖的主观需求,更有资金避险的客观需要。“当股市等风险资产下挫之时,资金只能流向避险资产的债券。”

  而这在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看来,美债降级以后,长期来看美债收益率肯定是要上行的,由此带来的社会融资成本上升,将对美国经济复苏带来更多更大的未知数。

  尽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宣扬“美国永远是AAA”给全球打气,调降美债信等级的标准普尔也高调声称,新兴市场不会因美债降级受到直接冲击,然而真实的情形远比表象要来得复杂。

  8月9日,亚洲开发银行呼吁亚洲新兴市场制定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提振投资者信心,减少市场过度波动,保持经济弹性,以应对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降和欧洲经济前景不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外汇储备缩水

  “金砖五国”作为新兴市场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加上南非,都是贸易顺差国。常年的顺差,日积月累下来,每一个金砖国家都有一笔数额不小的外汇储备。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这五国的外汇储备分别是28473亿美元、2761亿美元、2632亿美元、4382亿美元、354亿美元。在全球债务世界里,新兴市场国家往往是债权人的角色。

  中国外汇储备中约有三分之二以美元资产形式持有,其中约三分之一投资在美国国债上。“如果美债发生问题,中国就可能遭受重大损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易平表示。

  他认为,目前美国国债余额14.29万亿美元,中国外汇管理局就持有1.16万亿美元,占8.1%,是最大的海外投资者,相当于海外总持有量的26%。这个数额,相当于全部外汇储备的35%或者国内生产总值的19%。

  标普下调美国信用评级和两房债信用评级,同时愈来愈近的美联储第三轮量化宽松(QE3),将中国外储金融资产安全性推到了风口浪尖。

  有专家表示,中国在美债上的账面损失,或超过2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示,中国目前亟待评估自己作为美债主要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并加快外储多元化的步伐。他建议,从短期看,中国可通过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降低风险,就中长期看,关键是将外汇储备规模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

  何谓合理规模?这不仅是中国的难题,同样也是摆在其他金砖国家面前的难题。

  热钱冲击隐忧

  如果美元贬值,无疑令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直面热钱压境的风险。

  “标普调降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会使更多热钱涌到中国。”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说。

  亚行8月9日发布的年度亚洲资本市场监测报告指出,随着西方投资者到受良好经济基本面支撑的亚洲市场来寻求更高回报,资本流入激增“极有可能”出现。

  过去,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借贷成本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但最新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国家的借贷成本已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甚至更低的水平。目前,巴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1%,远远低于西班牙的6%和葡萄牙的12%。

  至8月10日截稿日,巴西1年期国债收益率0.6111%,欧元区相同期限的国债收益率则为0.71059%。

  全球专业资金流向跟踪机构EPFR Global公布的数据显示,资金已经持续18周流入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新兴市场债券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公债的避险天堂。

  亚行的报告警告说,大规模和突然的资本流动都有可能对金融稳定形成威胁,进而对新兴市场的经济构成挑战。

  外部需求疲软

  作为新兴市场的代表,“金砖五国”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分别占全球的40%、16%和15%。

  欧美债务困境,凸显的是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据统计,美联储与各国央行所持有美国国债的比例现在已经超过了40%,这表明真实的投资者在渐渐退场,庞大的美国国债市场如今已离不开国外央行的支持与美联储的“印钞机”了。

  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债泡沫可能不会一时破灭,但美国这种借债上瘾的模式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障碍。“美债的问题也给各个新兴市场敲响了警钟,原来那种靠制造、拼出口的发展模式,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失灵。”

  海关总署公布的7月进出口数据显示,7月出口增速20.4%,进口增速22.9%,均好于市场预期。

  不过,8月10日国际能源署(IEA)悄然下调了中国2011年与2012年石油需求预期。IEA认为,中国2011年日均石油需求预期将为962万桶,较上次预期减少8万桶。其主因是他们认为中国制造业增幅将出现放缓的趋势。

  不可否认,中国未来的进出口形势难言乐观。首先,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变数加大,直接影响外部需求;其次,美联储推出QE3的可能逐渐放大,人民币升值对于出口造成一定抑制。

  《投资者报》记者 华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