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在这个春拍上,捅破了天。
5月22日,中国嘉德上拍的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4.255亿元成交。这个数字,在媒体的引用里,已经不下千次。
1917年,当齐白石在北京琉璃厂南纸店卖画时,一幅扇面的标价为两块银元价格只有同时期画家金城、陈半丁、陈师曾的一半;1922年卖到100银元;上世纪30年代上升至白银200两。
齐的作品,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向各地藏家,走向拍场,用它质朴清晰的笔墨传达出齐式中国画的韵味。
每平方尺124.6万元
在近现代书画里,齐白石一直是标杆。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6月30日,自1993年,齐白石书画作品(含合作)共上拍13903件次,成交9598件次,总成交额为91.21亿元人民币。其中,齐白石个人书画作品(不包含合作)为13081件次,成交9002件次,成交总额为87.75亿元。
今年春拍,齐作品的成交数量为514件,成交额达20.9亿元。每平方尺已经从去年春拍时的50.9万元跃升至124.6万元,一年时间,翻了两倍有余,如果同2000年春拍时每平方尺5.1万元的价格相比,更是翻了20多倍。
实际上,2000年也正是齐白石价格开始启动的一年,中国大陆和台湾等地对齐白石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2003年,其作品价格首次突破千万元,每平方尺超过16万元。2003年11月2日,上拍于中贸圣佳的齐白石《山水精品册册页八开》和《诗意图册册页十二开》分别以1661万元和1452万元成交。
齐的书画市场高峰成形于2005年秋。
彼时其作品上拍量、成交量和成交总额分别达至793件、588件和4.09亿元人民币,成交率为74.15%,每平方尺价格已推高至27.6万元。小高峰之后,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盘整期,齐的作品自然有所回落。尽管2007年秋,行情略微回升,但金融危机一度影响着这个市场的波动。2009年春,其作品上拍量下降至304件,成交量为245件,成交总额也下滑至1.54亿元。
行情的反转也很迅速,时隔几个月的2009年秋,借着中国书画市场的彩头,齐白石书画市场行情飞扬。是年,上拍于北京保利的《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册页(十三开)》(1942年作)9520万元的价位拔得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的头筹。
该行情在2010年得到确认,并一发不可收拾,经过市场酝酿,在2011年爆发。
今年春拍,除了上文提到的亿元作品之外,5000万元以上的作品也有三件:中国嘉德上拍的《花鸟》、北京翰海推出的《山水册(八开)》和北京保利上拍的《草虫册页(十六开)》,分别以9200万元、7130万元和6210万元易主。
小高峰出现在1994年
齐白石作品走向拍场很早,初具规模始于1994年。
是年春拍,齐的作品价格约5.2元每平方尺,而到了秋拍,每平方尺均价飙升至11.1万元,成交量一度接近2000万元的规模。此时的过度疯狂使得1995年的市场趋于理性,是年秋拍,其均价徘徊于每平方尺7万元左右,上拍量达191件,属历年最高。
紧接着的1996年,市场再度开始消化此前的高价,齐作品均价再度探底至每平方尺2.8万元。当人们在惶惶之中预计1997年的金融危机会继续重创齐白石作品价格的时候,其走势反而出乎意料之外。1997年至1998年,齐的作品不降反升,保持在每平方尺3.6万元的均价上下浮动,业内人士称,这正是1996年经过调整的市场消化了泡沫所致。
对于整个亚洲艺术品市场,这场危机带来的动荡直到1999年末才结束,进而从2000年开始了行情的启动直到今天。
据雅昌分析,齐白石书画市场价位不断走高,得益于中国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及迅速发展的中国艺术市场尤其是中国书画市场。大环境之下,齐白石精品不断涌现,艺术造诣得到社会的认同,再加上原有的市场运作及藏家群体的开拓,为存世量较多的作品提供了流动空间。
不可忽视的台湾市场
台湾是收藏齐白石画作不容忽视的地方。
台湾羲之堂总经理陈筱君介绍,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迎来了艺术市场的黄金时期,但囿于政治背景,仍以西画为主。
1994年,台北苏富比上拍定远斋书画,创造了百分之百成交的佳绩。其中,古书画占60%,18件张大千作品悉数成交。书画市场虽轰动一时却犹如昙花一现般风光不再。之后由于税制关系影响整个市场的反转,苏富比和中贸圣佳两大拍卖公司撤出台湾。
直到2002年,齐白石在台湾的收藏开始扭转。是年,羲之堂与荣宝斋共同举办齐白石大展,更多的台湾藏家追逐齐白石的作品,造就了市场前景。
陈表示,台湾齐白石艺术收藏其实倾向性大多集中在上世纪20年代之后齐白石比较晚年的作品为主。例如:《发财图》、《无量寿佛》、《秋水如枝》、《锦鳞万里》、《秋色秋声》、《常年大寿》、《荷花凫鸭图》等作品。在台湾历经多年艺术市场的淘洗,其实收藏的积累是比较成熟的,许多精品还是集中在少数优质收藏家的手里面,而且都有相当高的水准。
至于齐白石在台湾的收藏前景,陈很有信心,毕竟台湾的收藏群体有相当的承受度,人物、山水、花鸟等各方收藏题材较为全面,尤其是附带历史属性,或是艺术家在转型时的作品,都颇为受捧。
目前,这些精品大都集中于少量优质的收藏家手中,但藏家处在“收而藏之”的阶段,从而导致市场中流通的齐白石作品越来越少。
台湾力量固然重要,香港以及西方市场的拉动拉开了齐白石精品与普通作品之间的差价。
《投资者报》记者 肖妤倩 特约撰稿人 牛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