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信用卡等同于契约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信用卡,契约,违约,利息
  • 发布时间:2011-08-15 10:08
  与处在起步阶段的中国信用卡相比,西方信用卡发展及制度建设都更为成熟。

  西方社会是契约社会,因此在大多数国家,拥有信用卡就意味着签署了一份法律合同,是在履行一份契约。当使用者签署了这项合同,它就具有了法律效益。

  各信用卡公司对于信用卡违约是恶意还是大意,都有不同的区别方法。信用卡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信用卡公司,开设适合自己经济条件、偿还能力的信用卡。信用卡违约与否以合同形式存在,因此使用者及发卡者在办卡时就对违约情形有了明确的概念。

  还款有宽限期

  信用卡的盈利主要来自年费、商户手续费和利息费。中国的信用卡基本靠商户手续费获利,获利不多,而国外,利息是其主要盈利来源。

  在英国信用卡年利率一般是15% ̄40%。每名信用卡使用者都有一个宽限期,使用者从收到账单到最后必须还款的时间,一般是3到5个星期。在这个宽限期内如果使用者按时还款,信用卡公司一般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果在最后还款日没有或延迟还款,那使用者要付大概12英镑的罚款,并且会对其信用记录有负面影响。如果这种行为太频繁,可能被拒绝拥有新的信用卡或获取贷款。

  美国大多数信用卡也有宽限期,使用者每个月按时还清全额将可以免息。大多数主要发卡行收取的延迟费从15美元 ̄39美元不等。美国年利率分几种情形,新客户年利率可享受优惠;如果逾期还款,年度利率会升高,信用卡条款里会有注明。

  德国的信用卡在信用额度内,持卡人可以自由消费,超过这个额度,信用卡就失灵了。信用卡上有个芯片,上面记录着客户的信用额度和已经消费的数字。当消费数字超过额度时,收款机会发出异响,交易无法完成。这就阻止了那些有意或无意超额透支的行为,保障了银行的安全。每个人的信用额度主要取决于个人账户的实力和信誉。

  建立信用重于罚款

  在征信国家,惩罚机构可让遵纪守法的企业与消费者得到保护,让不讲信用者受到惩罚。健全有效的不良信用惩罚机制直接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信用管理体系和信用制度的完整性,也间接地标志着其信用交易的成熟度。

  美国的不良信用惩罚机制是由民间运作并自愿执行的。信用经营机构、信息管理机构、信用管理服务机构将具有不良信用记录的责任人和处罚意见,通过信用信息、资信评估报告等形式,公告给社会,并载入相应的信用信息数据库,被列入违信黑名单的企业和个人很难再与社会各界进行正常的信用交易。

  不良信用记录一般会被保持7年,在这段时间内,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将很难取得工商注册、银行贷款、信贷销售服务、个人信用卡等。从实际情况看,美国的不良信用惩罚机制之所以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主要依赖于国家及信用行业的支持。

  在英国,发卡前对个人资料的严格检查,使信用卡的使用成为一种自我约束机制,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信誉做赌注。如果使用信用卡借钱不还,情节严重者会上“黑名单”,信誉遭到损坏,今后所有与银行发生的金钱业务就无法进行。信用卡使用终端与发卡机构以及银行电脑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网络,核对收款等程序都会在网络中自动完成。

  而在德国,个人所有收入都要经过开户行,银行并不担心赖账或过期不还。德国很少有人在第二家银行另设银行账号,一方面因为开户都是实名制,另一方面成本太高,除大学生外,都要交户头费。

  更大的成本是个人信用。个人信用一旦有了污点,不仅银行难以容忍,就是找工作,办签证也难。在德国,没有哪个公司,特别是知名大企业愿意录用个人信誉有污点的人。多一张信用卡,就多一份信用管理的责任。

  《投资者报》实习记者 戴维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