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APEC中小企业峰会 发展中小企业“管”不如“放”
8月31日,“2011APEC中小企业峰会”在“天府之国”成都落下帷幕。为期三天的盛会邀请了来自各方的知名经济学家、工商领袖与商业新星共聚一堂,吸引了业界广泛的关注。
本届峰会的主题为“成长的力量”,邀请到经济界和企业界的众多代表人物出席,包括: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汤敏、全国人大常委辜胜阻、原新加坡工商企业联合总会首席执行官邓腾达、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著名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学斌、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林清德、软银中国主管合伙人宋安澜、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蒋锡培、康盛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戴志康、东方风行传媒集团董事长、著名主持人、乐蜂网创始人李静、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袁岳、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艾默生中国区总经理赵大东、水井坊董事长黄建勇等。
纳斯达克、渣打银行、谷歌、汉普敦投资银行、麦肯锡、星巴克、高盛、威立雅、艾默生、邓白氏、威盛电子、毕马威等众多跨国公司高层参加峰会,在峰会中畅所欲言,积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言。
投资机构同样对本届会议给予了高度关注,中金公司、软银投资、优势资本、金沙江创投、德同资本、集富亚洲、凡创投资、达晨创业投资、熔德资本等,数十家投资机构重要代表悉数参会。
今年7月,在全国工商联上书国务院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当前传统中小企业生存非常艰难,作为国民经济根基的中小企业,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税费负担依然较重,局部电力供应限制,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急剧增加,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在应对通胀压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情况下,货币信贷难度加大、部分地区民间借贷利率上升较快,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融资状况更趋窘迫;从自身来看,中小企业素质普遍不高,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创新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有失规范、质量诚信意识淡薄,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显而易见,高能耗、高排放、低附加值、低竞争力的传统企业已是举步维艰。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实施转型升级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迎接机遇、应对挑战、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2011APEC中小企业峰会”设立了“创始人:开放与分享的时代”、“经济学人:产业升级的驱动力”、“中小企业融资:破冰之路”、“中国消费市场”、“女性担当力”、“80后的挑战者”等17个热点议题。其中,重点关注话题包括:中小企业如何摆脱生存困境,求得发展生机?普遍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中小企业如何突破瓶颈,提高竞争优势?政府需要哪些创新机制来引导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中小企业转型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认为中小企业不需要政府扶持,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事实上与目前的市场环境是直接相关的。他指出,有生命力的企业不需要政策扶持,它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并且发展壮大,关键是市场环境。
中小企业的误区在于不在核心竞争力下工夫,不在转型升级投入资源,而是照顾各种的关系,特别是政府关系。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市场竞争和发展环境,许小年主要指出五点,分别是:一、平等待遇,对中小企业开放垄断行业;二、产权保护,不得以任何名义搞“国有化”;三、放松管制,允许更多中小金融机构进入市场,为中小企业服务;四、政府承担更多的基本社保,降低劳动力成本;五、减税。
渣打银行亚洲区总经济师关家明针对东亚长期的研究部分侧面对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进行了描述。他认为过去三四十年里,城市代表香港全面依靠市场,采用一个“大市场小政府”的做法,全盘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将“制造业搬到海外去”,从而实现尖端产业的发展。毕竟,政府能够控制在岸的经济情况,却无法掌控境外的离岸市场。他还对新加坡、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的不同模式进行了梳理。关家明认为中国模式肯定不是单一的模式,中小型企业发展困难的问题全世界都有,而中国特有的问题是体制问题。
《投资者报》执行总编辑吴强在“财经观察:良性企业的创新基因”的论坛上提出利益安排(分配)对创新的负激励:最大的利润来自于垄断和寻租,次大的利润来自于“山寨”,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私有财产的不足。所以,对于创新社会来说,应该尊重私产,加速经济结构调整,让利于民。而政府应建立制度保持创造力和产权,放开中小企业,让市场做决定,从而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作为我国参与APEC合作进程的一个重大成果,APEC中小企业峰会已成为亚太地区中小企业最重要的年度国际活动。峰会深入解读当前形势,探讨中小企业如何抓紧机遇,坚持创新,快速成长,实现产业升级的发展之道,集中关注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投资者报》记者 宋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