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战场”受挫 基金专户困局探究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基金专户,人才,投资
  • 发布时间:2011-09-19 13:25
  作为公募基金的“第二战场”,基金专户业务近两年来迅猛发展,但与“第一战场”--公募业务一样,基金专户今年以来也面临着渠道成本高、业绩层次不齐、人才紧俏、理念有待成熟等多重困局。

  除了少数几家基金公司在专户业务上大力投入,取得些许成绩外,大部分基金公司包括华夏等大型公司在“第二战场”都较为尴尬。其中最尴尬的莫过于业绩的不稳定性。

  《投资者报》记者从招商银行渠道获悉,截至9月13日,招行托管的51只基金“一对多”产品中,有8成跌破面值,其中7只产品跌幅超过10%以上;另据私募排排网披露的49只专户产品中,有一半跌破面值,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分别是长盛护本策略,下跌19.8%。

  《投资者报》记者进一步调查采访获知,目前专户仅从规模上看,第一梯队中有大成、招商、汇添富等,专户资产管理规模均过50亿元;第二梯队有国投瑞银、广发、海富通、易方达等,资产规模均过20亿元;第三梯队包括上投摩根等公司,约在10亿元左右。

  人才短板

  “等过两年,猎头肯定会打爆我们的电话挖人。”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专户业务负责人9月中旬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笑称。

  由于公募业绩好的基金经理未必能管理好专户,基金专户业务面临着十分紧迫的人才短板问题。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公募基金主要做资产配置,但专户则完全不一样,讲求绝对收益,更注重总效率。这可能会让一些公募基金经理的投资思维无法很快转变,反而拖累了专户业绩。也正因为此,第一批进入专户的一些基金经理很多又重新返回到公募业务上。

  在公募基金经历过第一轮“专户”热后,如何留住人才,成为各家公司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从整体基金业来看,行业最大的公司华夏人才流失率相对较小,然而,今年以来,其机构理财部却发生了较大变动。原机构理财部总监郭树强加盟天弘任总经理,专户投资经理周可彦也随之前往天弘任投资部总经理。

  今年3月中旬,广发基金10个专户产品的掌舵者、广发机构投资部总经理封树标离职。最近一年,专户团队离职的还有中海基金专户投资部总监魏延军,魏转至从容投资;交银施罗德专户投资总经理赵枫转投华泰柏瑞;此外,汇添富专户投资部总监陈剑平、工银瑞信专户理财投资负责人戴勇毅也都已陆续离职。

  记者采访获悉,专户负责人及投资经理纷纷离职,除了在公司内部专户业务地位与公募业务地位不对等外,更重要的是激励机制。

  “对很多基金公司而言,公募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但不少公司对专户的定位较模糊,重视程度不够。”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人士分析说。

  他透露,公募基金经理的奖金与基金排名挂钩,而专户投资经理的奖金一般与专户业绩挂钩。一家公司内部实行两种完全不同的考核机制,难免引起一些不合。

  广州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介绍称,一些基金公司给专户理财投资经理设定了一个业绩下限标准,比如6%,如果在专户合同结束时其所管理账户业绩高于此标准,可以享有一定比例的业绩提成,但若低于这个标准,很可能只能得到固定的年薪。“近两年市场不好,专户投资经理不得不承担更大的压力。”

  专户鸡肋

  “我们专户目前规模10亿元左右,基本没有什么利润,公司这两年因此并没有硬推,只是作为一种战略投资。”上海这位合资基金公司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一对多’业务开闸以来,就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除了包括大成、招商、海富通等可数的几家基金公司专户业务规模有所上升外,大部分公司专户资产规模在萎缩。

  谈及当前专户的发展困难,泰达宏利专户投资部总监黄海志认为,一方面与专户业务才刚开始,整体投资队伍还需继续经受市场的考验,加之公募基金自身发展遇到渠道、业绩、品牌等瓶颈,对专户业务的开展影响都较大;另一方面,也与客户理念不成熟,对投资收益的要求普遍较高有一定关系。

  正因为这些原因,一些基金公司索性放缓了专户的扩张步伐。

  “由于市场不好,老产品的业绩不好,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我们的专户产品基本上停了。”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据了解,由于一些基金公司专户业绩并不理想,对银行等渠道的投资者伤害很大,这就导致两个结果,渠道不会轻易把客户介绍给基金公司,同时,渠道会抬高发行成本。

  渠道为王,专户也不例外。

  专户对应的投资者准入门槛是100万元,这也意味着这些客户都是银行的重要客户,因此,银行渠道对这些客户的保护意愿远高于投资公募基金的中小投资者。这也加大了基金公司与银行的谈判难度。“一旦产品伤到客户,对公司的品牌很不利。”上海这位基金公司的人士分析说。

  理念差异

  “假如一只产品三个月业绩就增长50%,进而吸引进来大批投资者,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泰达宏利专户总监黄海志反问道。

  在黄海志看来,困扰专户最大的问题是投资理念,包括客户的投资理念和基金专户团队自己的投资理念。

  “市场震荡较大,根据业绩追进来的投资者,往往挣不到钱,或者由于预期太高,满意度会大幅下降。”黄海志分析道,目前专户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如何通过自下而上的创新,寻找一些适合A股的盈利模式至关重要。

  “刚开始,大家一窝蜂发灵活配置型产品,这是最好也是最差的产品。好,体现在对各户讲时,可以讲这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产品,因为可以空仓,也可把仓位加到100%;差,体现在投资中,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上述上海基金公司人士分析说。

  最近一段时间里,记者注意到,保本型、债券型、QDII型专户产品不断增多,易方达、银华等公司推出的对冲专户产品,最近亦取得不错的业绩。

  至于未来专户的发展,黄海志比较乐观。他认为,与阳光私募比,虽然专户短时间里,在制度设计、法律法规、营销渠道、投资理念等方面很难脱离公募基金的阴影,但严格的风控体系及强大的投研平台是阳光私募不可比拟的,且随着投资者理念的不断成熟及投资标的不断丰富,专户的生命力会慢慢体现出来。

  《投资者报》记者 岳永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