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年和生命的宽度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间隔年,生命,旅行
  • 发布时间:2011-11-17 17:20
  最近收到一位朋友的短信“我辞掉工作,过间隔年去了。至少半年后再见。”

  所谓“间隔年”,是一个近两年才进入中国的新鲜概念,但很快成为了年轻人中的一股潮流。它是指青年在毕业后做一次长期的旅行,旅行期间,也适当做一些义工或志愿者的工作,让学生在步入社会 前体验一下社会生活,拿到独立生活的“执照”。

  依照这个定义,笔者那位早已远离校园的朋友的做法并不算是间隔年,只能叫做长途旅行。但是从字面意义讲,间隔年(gap year)是指“从原来的生活圈子中跳出来,过上不同生活轨迹的一年”,而 至于这一年该如何过,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了旅行或穷游,甚至流浪。

  出于职业习惯,笔者立即联系到那位朋友。谈到他为什么突然想要远行,他说在国庆黄金周,参加了网上论坛自发组织的一次旅游,认识了很多人,交谈间,那种想要出去走走的冲动占据了他全身。“ 就是想出去旅行,没有目的,也不是要寻找什么或净化心灵,并不一定要去某个景区或名胜古迹,我就是想出去走走,你是地理杂志编辑,应该明白我的感受吧?”电话中,他对我说。

  其实,在身边的朋友中,有不少人都有类似的想法,有的人正在筹备、有的人正在路上,更有人已经完成了环球旅行。对于旅行,他们提得最多的一个词是“生命宽度”--既然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 那就通过旅行,拓宽生命的宽度。“因此,除了旅途上的绝色美景,他们还注重不断体验不同的文化--去体会当地人的生活、和当地人交流,看看世界上不同的人在用不同的方式快乐地生活。他们也 许不会在某个地方呆很长时间,但也绝不是随旅行社走马观花。

  他们的每一次旅行都充满了热情、渴望和向往。从他们的脸上,你能读到对目的地的好奇,或是面对未知世界的勇气;在路上,他们或许无法预知明天,甚至风餐露宿,但他们知道:人生是一趟发现之旅,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地去追寻、去探索,走得更远、更高、走进他们内心,走进这个世界。

  但是,能这样旅行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都不够”勇敢“,无法舍弃安定的工作、温暖的房间、快捷便利的交通、身边的朋友……有时候,梦想和现实其实只相隔一张机票,有的人念了很多年, 却始终没有勇气走出第一步。其实,改变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周末不再宅在家里,背起背包,去近郊爬山;或者利用假期进行短途旅行,即使回到喧闹的城市,回到以前的生活状态中,也许会惊奇 地发现一些围绕在脑海中很久的固有思维已不翼而飞,甚至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或者,从阅读一本《环球人文地理》开始。

  在我看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拓宽生命宽度的方式,提供”原生态视角“的《环球人文地理》杂志更是能将这两者结合起来。通过作者精心雕琢的文字、摄影师历经艰险拍到的图片,即使足不出户,我们的心灵也能够抵达圣洁宁静的雪山、生机勃勃的森林、充满异域风情的村落……在一张张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纸张中,完成自己的”间隔年“。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