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釉灯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蓝釉灯,大唐,丧葬器,博物馆
  • 发布时间:2011-11-18 10:00
  公元675年,一件震惊大唐朝野的事情发生了:年仅24岁的太子李弘暴死于东都洛阳合璧宫绮云殿。唐高宗李治闻讯后悲伤不已,追封其为“孝敬皇帝”,并以“天子之礼”厚葬于景山恭陵。李弘死后,其妃青灯独照,不久也抑郁而终,被追谥围为“哀皇后”,陪葬在恭陵东北50米处(今河南省洛阳偃师缑氏乡境内),称为“哀皇后墓”,俗称“娘娘冢”。哀皇后的墓极尽奢华,在繁多的随葬品中,包括了一盏顶级的唐三彩--蓝釉灯。

  蓝釉灯通高33.6厘米,灯的上部有一盛油小盘,下端为一盘形底座,底座内还有喇叭形的圈足,整体造型典雅简约。蓝釉灯的艺术价值在于它完美稀有的色彩--灯体通身施蓝釉直至圈足,幽蓝色的釉彩饱满细腻,仿若欲滴。蓝釉灯是唐三彩的巅峰之作,它代表了唐三彩陶瓷艺术的最高水平。据专家考证,烧制这种蓝彩器物的呈色剂是钴,而这种原料很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的,在当时极为贵重。不仅如此,由于蓝釉器物的烧制和上色的工序极为困难,因此蓝釉陶瓷的成品非常稀少,每一件都堪称国宝。而这件蓝釉灯,更是只有记载,之前从没出现过的孤品。

  蓝釉灯以其华美、稀有而入选为御用的丧葬器,专供皇陵之用。当时的建陵者为了保护包括蓝釉灯在内的大批随葬品不被偷盗,建墓时煞费苦心:陵墓覆土全用鸡蛋清、小米汤调匀后再夯筑,不仅坚固耐损,还能防盗防水。尽管如此,蓝釉灯还是在千年之后经历了一场出生入死的盗墓大案。

  1998年1月30日,哀皇后墓被一伙盗墓贼轰然炸开,第一件被盗取的珍宝就是在黑暗中幽然闪烁的蓝釉灯。这起盗墓事件震动了国务院,公安部布下天罗地网,甚至动用了国际刑警,在7天之内将被盗文物陆续追回。但是此时,最珍贵的蓝釉灯却已经被倒卖出境,而卖出它的香港文物贩子翟某,自知案件重大,非一般文物所比,遂派人远渡重洋,设法将已经卖出的蓝釉灯高价赎回。最后,翟某派专机将这盏历劫而归的国宝护送回了北京。而那些因觊觎而盗取它的人,也依法付出了代价。

  如今,历经劫难的蓝釉灯已经回到了它的故地,被珍藏在洛阳市博物馆中,给前来参观的游客带来无尽的美的享受,也诉说着自身的风风雨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