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昌来过彝历年 原汁原味的民族盛典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西昌,彝历年,美食节,民族特色
  • 发布时间:2011-11-18 10:08
  初冬的11月,当国内很多地方气温陡降之际,温暖的阳光依旧照耀着西昌的山川草木。螺髻山下荞麦飘香,金黄色的玉米铺满田野,邛海边上的彝家风情小镇映衬着冬日暖阳,仍然春色无限……

  就在这个时候,彝族将以最隆重的礼仪,迎来他们古老盛大的节日--彝历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也有的地区彝历年的时间在农历十一月),而作为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地--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西昌的彝历年无疑最为盛大而隆重的。在彝语中,彝历年被叫作“库什”,其具体日期,一般由当地的毕摩在前一月中准确推算出。

  沐浴在彝历年里的人们,不仅要欢庆年轮的更迭,更要怀念并祭祀家中祖灵,因此,彝历年期间的各种活动,都被笼罩在神圣吉祥而又欢腾热烈的氛围中。此外,彝历年也被称作是“嘴巴和耳朵的节日”,因为在这个古老的庆典上,无数传统美食可以让人们的味蕾得到尽情的享受,而那春潮般壮观瑰丽的“年歌”,更是令人们的心灵洋溢出幸福。

  接引祖先来过年

  三昼夜不停歇

  彝历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据彝文典籍记载,“库什”一词源于彝族先人瓦布库什。在文字的描写中,瓦布库什形象高大且智慧过人。传说,他因思念去世的父母而守在火塘边日不食、夜不寐。为了纪念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每到父母祭日,瓦布库什都要杀猪宰羊祭祀3天,而这一习俗也影响到整个民族,并演变成为彝族祭祖的神圣节日。再后来,更被约定俗成为过新年的吉祥日子。

  通常,当地的彝族毕摩会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中选出3天来过“库什”新年。此时,繁忙了一季的人们,将要在金色和蓝色拼接起的山间湖畔迎来盛大的彝历新年。

  除了要置办最新鲜的柴、米、酒、菜当作年货,更重要的环节是在“库什”的前一天,团聚的一家人会在自家门前点起一堆大火,让烈烈的浓烟接引祖先的灵魂回家过年。就这样,伴着明澄澄的火光,彝历年如期而至--新年第一天就叫“库什”,清晨,男女老少都换上节日的盛装,妇女们忙着煮饭、做荞饼。男人们则集中起来,簇拥着“翁色尔古”(意为杀猪能手),从寨中辈分最高的人家开始,挨家逐户地宰杀过年猪,而孩子们则欢呼着尾随大人,一家一家地“维西纳古坡”(割猪蹄)。随后是用年猪祭祖仪式,待祖先“饱餐”之后,一家人才开始吃年饭。酒足饭饱,热闹的“库子”(欢庆)便开幕了,男女老少各自组建成数十人的队伍,一家一家地“库子”,不分民族和主客,一路欢歌嬉笑。队伍每到一家都争着唱丰收歌,说祝愿词,而主人家将献上各种美食美酒,“库子”庆典会贯穿新年始终,这样壮观的彝历年俗,其喜庆之势,真如海潮般覆盖了整个西昌大地!

  新年第二天被称为“多博”(尽情欢乐),这一天也是彝历年快乐的高潮。孩子们带上自家的砣砣肉、荞麦饼等食物到野外进行“威什那古(集体野餐)”活动。而未婚的男女们则盛装聚会,情意涌动,他们手拉手跳起欢快的“锅庄”。与此同时,还有成群结队的男人们挨家串门,人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向主人以及外来的客人互贺新年。其中新年刚开启的米酒、玉米酒、荞麦酒、燕麦酒、泡水酒香醇入脾,令每一个经历过彝历年的客人都久久不能忘怀。 新年第三天则被称为“阿甫博基”(送祖归天)。彝族传统观念认为,这一天祖灵已经同家人团聚,就要启程归天了。人们在凌晨鸡叫时准时起床,煮好祭品、做好炒面,为祖先敬上食盐和各种佳肴,男主人念着送别的祭词:“神祖在上,保佑全家幸福安康、保佑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们怀着最虔诚的心欢送祖先的灵魂。鸡鸣后的欢送仪式举办得越早越好,以便让祖先的灵魂归途平安。

  奇特的“赛猪膘”

  风情美食节上的盛宴

  彝族流传着这样的谚语:“都宰(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库什(彝历年)是嘴巴的节日。”这话一点都不夸张,彝历年在饮食风俗上有着十分独特的讲究,最出名的就是杀年猪。

  彝族杀年猪十分有趣。年猪一般要好吃好喝地喂养一年再宰杀腊制,彝族认为经过腊制后的猪膘,越肥腻、越厚,越能显示主人的勤劳,是一种富裕的象征。为了展示财富和能力,彝族每年都要在新年期间举办“赛猪膘”,会上彝家小伙身着盛装,手上托着各家宰杀出的年猪肥膘肉,站在高台上向众人展示,获胜者将获得“本年度最勤劳者”的赞誉。

  除了体格要足够肥硕外,年猪还有许多仪式--杀猪前,先斟酒敬祖先,再敬“翁色尔古”。杀完年猪,人们再郑重地取出猪肝、腰在火塘中烧熟,由男主人恭恭敬敬地敬献给祖先。与此同时,家人则忙着在蔑席上把猪肉砍成1寸见方的“砣砣”,煮熟晾干后,撒上盐、花椒面、辣椒面、木姜子等拌匀,就成了香嫩可口、风味独特的彝家砣砣肉。而剩余的猪肉则制成香肠、腊肉,这些都是彝家最具特色的待客菜肴之一。

  为了让这些传统又不失韵味的特色美食发扬光大,从2007年开始的每个彝历年,西昌都会举行“中国·西昌风情美食节”。美食节上不仅有传统的彝家美味,更是荟萃了你不能不尝的西昌特色佳肴--有山珍,西昌有丰富的林产品,其中野生菌就有200多种;有河鲜,邛海盛产丰富的淡水鱼、虾、蟹等水产品。2005年邛海大闸蟹参加在全国大闸蟹展评,一举夺得金奖。邛海周边特有的烧烤鱼片、南瓜鱼、桑拿虾、醉虾、泥鳅钻豆腐、酸辣鳝鱼、清蒸毛蟹等几十道渔家特色菜,让人垂涎欲滴;还有丰盛的民族餐。到了西昌,除了品尝彝家的砣砣肉、荞饼外,回族的泡椒牛肉、毛肚汤,藏家的手抓羊肉,各种风味的民族餐都是不可错过的美食。而美食节的其他各项活动,如百人长寿宴、千人平安宴、万人风情宴等,更是渗透到西昌的每个角落,每个层面。

  不仅有味蕾的享受,彝历年还是耳朵的节日。整个新年期间,“库什牛牛”(年歌)随处飘扬,只要库什牛牛的乐声一起,彝家人就沸腾了--只要歌声不断,敬酒就不会断,这样一家一户流水般传唱下去,每到高潮部分,人们便欢呼雀跃,跟着歌声跳起舞蹈。热情澎湃的歌声中唱出了彝族那火热的真性情。

  整个彝历年期间,各种庆典活动也纷至沓来。有热烈的少数民族大联欢、民族特色浓郁的彝族传统射箭大赛、热情奔放的酒歌大赛、生态田园的乡村旅游等丰富的活动,让人应接不暇,尽显彝历年时尚与传统完美结合的迷人风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