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证券受制解禁潮 大宗交易减持2亿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山西证券,大宗交易,减持,股票
  • 发布时间:2011-11-21 14:21
  11月16日,山西证券大跌6.28%。

  该公司董秘王怡里说:“大盘整体环境不好,下跌理所当然。”

  但事实是,当天沪指下跌2.48%,上市券商中,仅有国海证券和山西证券跌幅超过6%,其他15家券商都在跌幅4.6%以下。

  山西证券为何如此不堪一击?来源于经营业绩持续下滑以及10亿股的解禁压力。

  尽管二级市场上承压,但是苦等多年的股东们,却是身价暴增。最典型的是2007年才跻身公司股东名单的太钢集团、山西海鑫实业以及中信国安集团三家公司,仅仅过了4年时间,利润回报率就超过了100%。

  第二大股东太钢集团,账面利润达到26.6亿元,回报率最高,为227%。

  作为唯一一家民营资本股东海鑫实业,投入产出比也达到101%,账面利润超过4亿。

  减持金额达2亿元

  11月15日,山西证券接近半数的限售股解禁。

  公司公告显示,山西证券总股本有24亿股,首次公开发行的仅有3.9亿股,此次解禁数量为10.5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4%,是目前流通股本的35%。

  面对如此大的解禁量,早在一周前,就有市场人士担忧山西证券股票走势。

  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当天山西证券股价并没有大幅下跌,还上涨了0.4%,当天换手率也出奇的少,仅有0.94%。很多人猜测可能有机构在护盘,帮助股东慢慢出货。

  事实也如此,在大宗交易市场,公司股东们正通过一种隐蔽的方式进行减持。

  根据深交所数据,当天有3笔交易合计卖出2500万股,减持金额为2.16亿元,成交价为每股8.62元,当天收盘价为9.07元,折价5.22%。

  抛售方全部来自银河证券北京金融街营业部,接盘方有华泰证券上海天玥桥路营业部、中金北京建国门外大街营业部以及机构专用席位。

  表面的坚挺,无法长久维系。

  第二个交易日,山西证券股价就迅速跳水,跌幅达6.28%;11月17日继续保持颓势,下跌2.35%。

  部分公募已撤离

  山西证券的颓势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可窥见一斑。

  二季度末,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就有4家公募基金退出,卖出量达到1209万股。如果不是6月初,山西证券被调入沪深300指数样本中,可以说几乎没有一家基金愿意持有其股票。

  根据基金公司半年持股情况,上半年持有山西证券的基金公司有17家,仅有华宝兴业管理的宝康灵活配置基金是主动型基金,其余16只都是被动型指数基金。

  到三季度末,公司股东中仅有3只指数型基金,持股量为650万股,相比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有的837万股,减少幅度达到22%。

  二级市场机构撤离的逻辑很简单,山西证券的业绩乏善可陈。同行的券商研究员在这半年来给予的评级大部分都是“中性”。

  前三季度,山西证券净利润为1.39亿元,同比下滑54%。其中经纪业务收入也仅有去年54%的水平。因中德证券管理层变动,投行业务仅有去年20%的收入水平。

  对此,民族证券分析师宋健感到失望:“公司去年11月份上市后,投行和经纪业务不仅没有明显增强,反而下滑明显,其他新业务的推动也不明显,而另一方面公司的管理费用率却提高了很多。”

  季报显示,前三个季度,山西证券管理费用为5.6亿元,全部收入仅有7.6亿元,费用率高达73%,同比上升了23个百分点。

  国泰君安分析师梁静对山西证券的评级是“中性”,他不看好山西证券的一个原因也是主营业务下滑得厉害。

  三大股东回报率翻倍

  受整个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券商股价一直萎靡不振,很多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并未从券商股的投资中获益。

  与之相反的是,券商的股东们仍然吃得肥肥胖胖。

  该公司前十大股东分别是山西国信投资公司、太原钢铁公司、山西国际电力公司、山西海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信国安集团公司、社保基金转持三户、山西焦化公司、杏花村汾酒集团、山西科技基金发展总公司以及山西信托公司。

  这十大股东中,除了海鑫实业,均为国企。

  2007年,海鑫实业公司以2.15亿元的价格拍下价值5000万元的股权,占公司股权比例的3.2%,位居第四大股东。这笔竞拍当时是高溢价,但现在看来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

  截至11月12日,海鑫实业持有的股票市值高达6.5亿元,4年时间净赚4.35亿元,回报率为101%。

  海鑫实业作为资本大鳄,一直在寻找股权投资机会,作为公司掌门人的李兆会,主要目的就是财务投资,因此他也是10多位解禁股东中,最有可能大规模抛售的一位。

  第二大股东太钢集团,持有股份4.5亿股,占比18.8%,市值达到38.3亿元。2007年9月,太钢集团花费11.7亿元进驻山西证券,4年后利润翻了两番多,回报率为227%。

  第五大股东中信国安集团,也是2007年才跻身公司股东名单。2007年9月,中信国安以2.97亿元溢价购入了4600万股股权,占当时公司比例3.53%。目前的市值为5.87亿元,账面利润达到2.9亿元,回报率为100%。

  其他股东,均为公司早期增资扩股的对象,赚取的利润更是翻数番。长达十多年的股权投资,终于在上市后看到了巨大回报。

  大股东山西国信投资公司,出资占比37.6%,是山西证券的发起人之一。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股东一共投入了9.46亿元,持有的股份达到9亿股。截至11月16日,大股东持有的市值达到76.6亿元,其限售期为两年,目前还未到解禁期。

  山西焦化、杏花村汾酒集团、山西科技基金、山西信托等股东持有的市值分别为3.15亿元、2.55亿元、1.87亿元、1.79亿元,而公司上市前的出资额分别仅有2500万元、2000万元、1500万元、1400万元。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