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条通过挪威最美丽风景的道路,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增添了令人惊讶的新建筑新设施,他们由当地最有趣的建筑师设计,大大提升了挪威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魅力,以及挪威作为一个品牌的价值。
谈到挪威18条国家级旅游路线的意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翔宁认为,这个项目对我们有相当的启发和借鉴。其一,旅游不光是看景点,高品位的建筑小品也能成为看点,甚至是游客接受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课堂;二,要改变目前国内存在的世界级风景与庸俗建筑之间的巨大落差,必须从国家层面入手,系统规划,从国家品牌的高度出发,让民众意识到创意、设计、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国内将建筑、设计、艺术融于公共空间的尝试尚不多,也许十年前深圳大梅沙海滩上米丘的“鸟人”算是一例。令人扼腕叹息的是2005年9月,深圳曾发起一个名叫“海与建筑”概念设计的活动,以规划建设中的梅沙海滨步道两个节点--观景阁、墩洲岛为基地,邀请了马清运、王绍森、王澍、齐欣、冯越强、刘晓都、刘珩、余啸峰、张雷、汤桦、周恺、倪阳等12位国内著名建筑师参加概念设计。在历时两个多月的思考和构思后,12位建筑师均完成了概念设计,马清运“海枯石烂”、“水落石出”的“海建筑”、余啸峰“只留下足迹”的“没有建筑的建筑”,王绍森的“都市渔火”、王澍的“飞来的冠云峰”、倪阳的“漂流瓶”、刘珩倡导运动休闲体验的“软硬兼施”、汤桦的“黄色潜水艇”、冯越强的“方寸餐厅”、张雷的“悬念”、周恺的“连连看”,都颇具创造力、想象力和冲击力。
盐田的海滨栈道后来倒是建成了,可惜与最初的设想差距较大。说起原因,主事者认为,投资主体没解决或是最大问题,观念差距亦不可小觑。
也有惊喜。标准营造的张柯2008年在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雪山脚下的派镇及其周边地区设计的小码头、观景台、接待站、公路、温泉酒店乃至艺术馆、冥想台等一系列作品不但是国内旅行路线中难得一见,与景观水乳交融的小而有趣、耐看的建造精品,即便与前述挪威“曲径通幽”200个子项目中的任何一个相比也不遑多让。
试举派镇码头一例。码头规模很小,只有430平方米,功能也很简单,主要为水路往返的旅行者提供基本的休息、候船、卫生间和恶劣天气下临时过夜。
建筑最终成为江边复杂地形的一部分:一条连续曲折的坡道,从江面开始沿岸向上,在几棵树之间曲折缠绕,坡道与两棵大树一起,围合成面向江面的小庭院,庭院由碎石铺成,可以供乘客休息观景。
由庭院再向上,坡道先穿过上层坡道形成的一个挑空过道,经两次左转悬空越过自己,然后再次右转,并在高处从两棵大树之间穿出悬挑到江面上,成为一个飘在江面上的观景台。
码头的室内空间分为两块,一块是候船厅,一块是售票室和守候人员临时卧室,分别利用地形和坡势,隐藏在坡道的下面。候船厅面对的是低一点的小庭院和两棵大杨树。售票室和临时卧室位于最高标高的坡道下面,是部分悬挑的部分,卧室外有木平台,从木平台上看出去有很好的视野,可以观察江面的船只情况和远处的加拉白垒雪山。
建材,从墙面到坡道,全部是来自附近的石头,墙体的砌筑由当地工匠采用他们熟悉的方式完成;门窗和室内的天花、地面是用当地松木用当地的方式在现场加工的。
特约撰稿 金敏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