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私募业绩冠军“呈瑞1期”更换基金经理了,原因何在?不少私募猜测是由于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同时段产品,业绩差距过大的缘故。
“呈瑞1期”去年年收益是31.31%,而其他产品的业绩却让人不敢恭维,“呈瑞5期”截至2011年11月30日,收益—12.95%,呈瑞4期截至2011年11月30日,收益为—18.18%。
有人说,私募业内有个不成文的章法,基金管理人发行的一期产品往往会比后续发行的其他产品业绩要好,甚至要好很多。
一期产品甚是风光,这样的现象是否该拍手叫绝呢?
一期产品业绩名列前茅
数据显示,在2011年度私募业绩排名中,前十名中有7只产品为一期产品,而且所有取得正收益的产品中,也有四分之一是命名为一期的产品。碰巧的是,2010年冠军也是一期产品,常士杉管理的“世通1期”以91.65%的净值增长率,力压群雄摘得2010年桂冠。
据笔者观察,在2011年度的前十榜单中,有7只产品是一期产品。“中融·思考一号”排名第3;“深国投·景良能量1期”排名第5;“中信信托·国弘1期”排名第6;“山东信托·银叶1号”排名第7;“外贸信托·嘉实股票精选1号”排名第9;“山东信托·泽熙瑞金1号”排名第10.
而在2012年1月份前十榜单中,也有3只产品是一期产品。“中海?广发证券定向增发1号”排名第1、“中融?同威增值1期”排名第7、“华鑫信托?炎生1期”排名第9.
一期产品不能代表私募水平
一期产品甚是风光,这样的现象是否该拍手叫绝?仔细分析,笔者发现不仅一期产品和其他期产品业绩相差甚远,甚至是同一个管理者同时管理的产品业绩也是大相径庭。
例如2011年度冠军芮昆,“呈瑞1期”年收益率为31.31%,但其他产品的业绩却让人大吃一惊,呈瑞5期截至2011年11月30日,收益为—12.95%,呈瑞4期截至2011年11月30日,收益为—18.18%。
而在今年的业绩榜单中,截至2012年1月20日,“呈瑞1期”今年以来的收益是10.08%,“呈瑞2期”截至今年1月20日,今年以来的收益为-2.41%;呈瑞4期截至2012年1月31日,今年以来收益为—4.09%。
面对这样的状况,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透露,一期产品的资金有很多都是管理者自己的,所以管理者在选股和操作策略上,往往花的精力会比别的产品更多些。
“第一期产品是公司的标志性产品,因此,一期产品投资的股票和时机,往往会更加慎重。不过,这并不代表后续产品的业绩一定会比一期产品要差。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所有的产品购买的是同只股票,盈利也会不一样,因为购买的时间点不一样,价格也会不一样。”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如此解释一期产品容易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
在笔者看来,除了上述两个原因之外,基金产品业绩有差异的原因还在于,当私募希望通过“押宝”不同的板块或投资“标的”时,产品之间业绩业绩差距自然很大。采用这种操作思路的私募基金的理念是——押宝的多一些,总会有一个“标的”中标,这属于几率问题。
私募监管不妨学学公募
针对如此“怪事”,是否涉及利益输送和非公平交易?由于私募基金并不披露投资组合,所以外界很难判断。笔者建议私募不妨学学公募,当同一管理者管理的不同产品,在同一时段,如果出现业绩相差过大的状况时,也请私募的管理者为投资者做出文字说明和解释,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
总而言之,一期产品的业绩往往比其他期产品的业绩要优秀这已是事实,但私募们的初衷——把一期产品作为自己的代表作,以展现自己的选股能力和投资能力,将不会再是“事实”。
本刊记者 黎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