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一番饕餮盛宴之后,如果你发现没有足够的钱买单,那么就麻烦了。2008年次贷危机宣告了最近这场筵席的结束,在各国央行迅速、猛烈的量化宽松后,貌似危难的时刻已经度过;可是这时欧元区也到了买单时间,一直在享受生活的欧洲人突然发现他们已经或者正在走向破产,欧元荣耀一夜尽散。科技进步使人类愈来愈有能力去战胜自然,但在面对我们自己掌控的社会经济时却是另一番景象。虽然各种理论在不断纠葛与发展,一次次历史教训也被广泛研究,但经济周期仍然在不断考验着全球经济。管理者试图以宏观调控弱化经济衰退影响并控制经济过热,但是行至当下,再看目前的经济状况和调控能力,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承认这样的事实———刺破繁荣之后,经济的复苏之路必然是漫长甚至痛苦的。
回顾近几十年全球几次重要经济危机的历史,政策调控这种“外力”因素并不是起死回生的神药,其作用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内在的健康程度。众所周知,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严重破坏了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尽管日本政府将货币及财政政策几乎用到极致,但经济增长仍无法有效启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爆发的储贷危机使美国经历了一次地产泡沫破灭的洗礼,政府进行了痛苦的买单,房地产市场仍随之调整了五年之久。不过地产魅力无穷,二十世纪初科网泡沫破灭后房地产再次托起了美国经济,直至更大的泡沫破裂。对次贷危机后的巨额救助一定程度上使局势得以稳定,但是与其感谢美国政府,不如说是美元地位的功劳。印刷美元让美国经济走入增长了么?显然没有,不能排除美国一步步走向日本式泥潭的可能。更多不再赘述,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如同扎破一只胀满的气球,如果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状况得不到修复,经济运行体系没有理顺甚至固守原有体制,那么印钞救助就如同向破损的气球充气。
诚然,推动经济复苏一定需要政策配合,但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繁荣破灭后的真正复苏很难由调控政策主导。要想经济重回增长之路,很可能需要经历化解不良资产、完善制度体系、挖掘增长动力等一系列微观到宏观的变革过程,因此经济自身的运行规律更重要。此外还需要时间,甚至是比较痛苦和漫长的时间,我们也许无法预计下一次繁荣会从何时开始。
回到国内经济并结合我国国情特点,我们会发现调控政策与经济趋势之间存在着更加复杂的关系和博弈。过去三十年中,农村土地改革、改革开放以及加入世贸分别承担了不同时期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时至今日,制度性红利逐渐消退,经济的泡沫化趋势有所显现,因此中国经济更需要提高质量和稳定性,即必须要“调结构”,可以说这就是刺破繁荣后经济重新进入增长前所必须的调整。从中长期看这一过程不可避免,但是从短期看,“从盛至衰”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因此政策反复和经济波动很可能都难以避免。
展望2012年,内外需的疲弱状态会继续延续,但是不会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我们观察经济统计数据时,得到的很可能是一种“增长乏力的压抑感”,而不是如2008年四季度时的坍塌感。对于国内政策,两年来过度的经济刺激已经引发了各界较为强烈的反思和纠正要求,因此未来的调控措施会更加谨慎。结合以上分析,至少在2012年前半段,经济弱势及政策相对平稳是概率最大的情景组合。从中长期角度看,维持政策稳定、推进市场化及制度建设更有利于长期经济发展,但是从短期的实际情况看,以这种逻辑进行“直线”推演就太简单了。近些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频繁乃至深度的干预经济,已经使人们或多或少染上了“调控依赖症”,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型国有企业,让他们完全从市场角度思考和接受市场波动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当经济下滑引发愈来愈严重的社会关注及增长压力时,政策开始放松更符合中国经济运行规律。也许你会辩驳,债务上升、货币超发、银行资产质量等问题难道不管了么?的确这些问题都存在,但是解决“眼前主要矛盾”最重要,何况这些问题还没有达到极致,空间尚存。
总之,展望2012年国内经济难有较好表现,政策可能会在年内出现由稳向松的转变,我们无法占卜其转变出现的时点,因此只能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对于2012年的投资选择,经济下滑及政策稳定趋松的环境有利于债券投资,尤其是资质较好且具有较高收益率的信用类债券,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并且如果我们以更长的眼光或长周期来观察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随着经济潜在增长水平逐步下降,未来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将会更多、更稳定甚至更持久。
鹏华信用增利债券基金基金经理 刘建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