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工人刘建章:我是典型的无产者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富裕,改革,创业
  • 发布时间:2012-03-12 15:08
  “现在要致富真的太难了”,即将迎来30岁生日的刘建章(化名)如是感叹,“尤其像我们电厂,煤价年年涨,电价却不让涨,开工就是亏损。”

  刘建章2006年大学毕业就去湖南耒阳一家国有发电厂工作,如今已有长达五年多的工龄,现在虽然身为生产基层班组长,可一个月收入才3000出头。“电厂一年亏损8000万元,有时候我们的工资都没法按时发,更不用说奖金了。”

  加之他如今有了一个5个月大的女儿,生活的压力使他下定决心选择离开,他告诉记者,他即将离开这家发电厂,去江苏滁州的一家新建的电厂工作,对于曾经工作生活五年多的地方,他不能有丝毫的留恋,也实在没有什么好感。“结了婚生了孩子没办法啊,哪里工资高就往哪里去。”

  《投资者报》:和十年前相比,你觉得自己变得富裕了吗?财富感的增强,主要是来自哪些方面?

  刘建章:那肯定是富裕了,因为十年前我还在学校读书,是完全的消费者,没有收入来源,参加工作后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虽然收入不高。财富感的增强,主要是来自工资收入,像我们这样的工人阶级除了工资啥也没有。

  《投资者报》:你认为富人的标准是什么?你们当地的富人是怎么致富的?

  刘建章:我们当地富人的标准有钱有房有豪车。我周边熟悉的人中没有什么富人,我们当地的富人主要靠房地产和煤矿发家致富的。

  《投资者报》:你对自己未来变得富裕,抱有信心吗?

  刘建章:我觉得自己是穷人,工资的增长远远比不上房价的增长,买不起房子。我对自己未来变得富裕,没有什么信心。我还没有找到致富的渠道,工人阶级要致富真的太难了,尤其像我们电厂,煤价年年涨,电价却不让涨,开工就是亏损。这肯定是制度的问题,不过我们电厂是国有企业,亏也亏的是国家的。

  《投资者报》:你对现实社会哪些方面最不满意?

  刘建章:我对现实社会的医疗、教育、住房、物价都不满意,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穷人没有任何地位。

  《投资者报》:你觉得中国需要改革吗?

  刘建章:中国绝对需要改革,不改革中国是没有出路的,比如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问题,还有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问题。问题太多了。

  《投资者报》:你或者你的孩子,如果有一个去创业和一个去体制内工作的机会,你会选择什么?这是为什么?

  刘建章:肯定去创业,因为去体制内工作,这样的日子太平庸了,没有火花,没有激情,年轻就应该去拼搏,不管成功或失败,都要去闯一下。■

  《投资者报》记者 吴建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