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李易:老百姓谈改革是自娱自乐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改革,拆迁,富裕
  • 发布时间:2012-03-12 15:27
  今年49岁的李易,自1995年开始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一干就是16年。由于身体原因,自年前开始在家休养。

  李易目前住在北京顺义的澜西园小区,作为拆迁安置房,他年前刚从顺义县城搬过来。李易研究《易经》已20多年,言谈举止透出一种淡定与平和。然而,谈及改革的话题,李易打开了话匣子。他反复对记者强调:“社会进程总归是进步的,改革是必须的,没有改革哪来的进步!”而他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有两个:一是食品安全,连吃的都不放心,还有什么能放心;第二个是物价上涨,这都是与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

  不是富人,但知足

  《投资者报》:和十年前相比,你觉得自己变得富裕了吗?

  李易:社会进程总是进步的。跟十年前比,大部分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老百姓的日子确实比从前好了。我现在就很知足,觉得生活、居住环境也挺好。

  《投资者报》:中国在改革初期,提出的口号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你觉得这个目标实现了吗?

  李易:所谓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应该说已经实现了。事实上有两类人富起来了,一是思想活跃、脑子好使的人富起来了;第二类富起来的是胆子大的人。追溯一下的话,改革初期第一批富起来的人,绝大多数第一桶金都有问题,真正靠卖力气富起来的人太少了。我不反对那些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关键是他们把握住了机遇。

  《投资者报》:你觉得自己是富人吗?你周边的富人是怎么致富的?

  李易:我不是富人,只能说生活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是我觉得一个人过得是不是幸福不在于钱多少。我自己最大的财富就是把自己的两个孩子培养出来了,她们现在都毕业参加工作了。周围富起来的人基本上都是靠拆迁,有的人就是在得知拆迁的消息后,占一片地皮,随便盖起来房子,专等拆迁补偿,有的人甚至买了五六片地皮。

  《投资者报》:你现在的财富情况,你觉得幸福吗?你对自己未来变得富裕,抱有信心吗?

  李易:说到挣钱,靠开出租挣钱就是个出力气的活儿,几年前的时候,我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我就上大班(干24小时休24小时),每天能跑出五六百公里,确实能挣到不少钱。但是去年,我每月差不多只挣两千多元,不图挣钱主要是有个营生,省得在家没事做。

  《投资者报》:看得出来,您目前对生活比较满意,心态很乐观,您对未来有什么样的希望?

  李易:我很知足,开出租其实开的也是一种心态。我从小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通过上两辈的身教言传,我对星相学很感兴趣,至今研究《易经》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心态很平静,对金钱名利看得很淡。以后的生活,我觉得只要每天过得高兴就行了。

  《投资者报》:您开出租已经十几年了,在此期间出租车司机群体的生活状态有什么变化?

  李易:人员结构变化太大了。1995年起开出租,那时候80%以上都是四环以内的市区人做司机,很多人的身份都是小厂长、小老板,他们对政治特别关心,对社会现象都比较了解。现在常说北京司机“能侃、懂政治”,正是早期这些出租车司机给人留下的印象。现在绝大多数都是平谷、延庆等郊区农民开出租,而这一拨人最关心的就是挣钱,对政治改革、社会进程根本就不了解。

  《投资者报》:你对现实社会哪些方面最不满意?

  李易:我最不满意的有两个:第一是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吃什么都不放心,农药残留倒成次要的了。各种地沟油、激素、乃至肉里面有兴奋剂之类的都不可避免了。咱们国家的运动员在比赛前都不敢随便出去吃饭,那普通百姓是不是每天都要面对?第二个是物价上涨,这都是跟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老百姓最关心的。

  不改革哪能有进步?

  《投资者报》:你最后一次和周围的朋友谈论改革是什么时候?改革和你自身相关吗,说实话你现在还是否关心改革的事儿?

  李易:改革老百姓都关心。现在普通老百姓谈改革,说来说去都成了自我意见的表达,根本左右不了政策。

  《投资者报》:中国需要改革吗?你觉得需要改革哪几个方面?

  李易:不改革哪能有进步?社会总是在发展和变化的,历朝历代都在改革,现在也是不改不行。改革就要让老百姓过得好,推动国家进步。官员贪污腐败、官商勾结谁都知道,可是总改不了;食品安全方面的屡屡出问题,最后都不了了之;还有城市化拆迁、医疗等都需要改革。

  《投资者报》:你觉得改革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或者损失?

  李易:就拿出租车司机的待遇来看,在我1995年,刚开始开出租的时候,都没有保险,此后陆续有了保险,到去年基本完善保险制度,没有地域的差异,不分农户、非农户都给上保险,最少也会有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项。

  《投资者报》:你或者你的孩子,如果有一个去创业和一个去体制内工作的机会,你会选择哪个?主要出于什么考虑?

  李易:我的两个女儿,一个是本科毕业在私企工作,一个是大专学历在顺义做村官。考虑让小女儿做村官,是因为相对比较清闲,希望她能完成本科教育。我希望孩子们如果有能力的话就去创业,有自己的发挥空间。我对自己孩子的要求是,在工作方面,态度要积极;在生活方面,心态要静要乐观。

  《投资者报》:你如何评价邓小平,邓小平的改革给你带来的变化是什么?

  李易:邓小平的改革是比较成功的,最大的意义在于实现了温饱。从挨饿到吃饱饭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邓小平的改革是成功的,当时的中国不改革就没活路,不得不改。

  《投资者报》记者 孔俊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