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年展的光辉遗产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双年展,深圳
  • 发布时间:2012-03-12 16:10
  随着十分钟纪录短片中镜头的游走,持续近三个月的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倒回到2011年12月8日开幕日那天:观众随着巴士漫游城市,参与到开放的城市讨论工作坊和游戏中,出席各项讨论会与论坛,置身“街道剧场”,在展览的互动中加深参与度,在反思争论中迈向共识……最后是,小小建筑师与小画家用画笔和纸箱模型,描绘心中的理想城市,双年展带动的对城市问题的思考及城市研究就此播下种子。

  总策展人泰伦斯?瑞莱在闭幕式上宣布,本届双年展有十二个项目同意在深圳延长各件装置作品的时间,“这是一个更加长远的建筑师与2011—2012深圳双年展的合作计划。这12个项目将会在深圳各处重新组装,加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位前迈阿密美术馆馆长和纽约现代艺术馆(MOMA)主策展人断言,这一过程对于本届双年展来说“十分独到,也是双年展盛事在深圳延续其生命的十分具有创新精神的方式。”

  是的,联想到上一届双年展结束之时,斯洛文尼亚艺术家Marjetica Potrc等的五幅壁画最后不得不被覆盖的结局,今年的双年展堪称留下了一笔光辉的遗产。

  除了看得见的,双年展“遗产”当然更包括通过展览延伸出来的观点及现象。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副总规划师黄伟文认为:“其实每届发生过的展览,对城市都是一笔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矿藏资源。”

  深圳双年展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激活功能得到了普遍认可。本届展览的重心回到了首届及第二届双年展主展场华侨城创意园,持续激活着产业升级转型的工业区,将区域内的旧厂房催生转化为设计和创意集中地。而市民广场上的《万花阵》开幕式上结合灯光、音乐及轮滑表演惊艳全场,该项目利用数千个橙色的安全锥激活了市民广场,这些“雪糕筒”展览期间成了市民在市民广场上最喜爱的玩具,“再创造”出各种图案,极大地延续和提高了这件广场公共艺术作品的价值。

  双年展历来是见证新锐建筑师成长的平台,总策展人瑞莱通过《街道》、《超轻村》两个项目,向1980年的首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致敬。通过全球评论家与策展人的推荐而来的两个项目的18位建筑师,共同筑起深圳双年展这个国际新锐建筑师集中亮相的舞台。这中间约占三分之一的中国建筑师不遑多让的表现,代表着中国建筑师在同一国际舞台和游戏规则下的崛起。而居住问题特别是关于保障房/社会住宅的三个专题展《广厦千万?居者之城》、《住宅的使命——荷兰与中国建筑师为蚁族而设计》、《维也纳住房——革新的,社会的以及生态的》是本届双年展备受公众关注的亮点之一,除了各种设计创新的可能策略,保障房专题最重要是传达了一种建设热潮中的冷静思考、更加可持续的居住价值观和人居关怀。

  在双年展近30场学术论坛中关于城市讨论的国际语境下,深圳作为典型的新城被频频提及。专家们对深圳的年轻、活力和创意能力给予了普遍认可。在开幕周最后一场研讨会《深圳,成为一座城,未来的世界都会》上,国际新城研究院总监Michelle Provoost这么评价深圳:“我们可以这么说,深圳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一个新城……它可能并不是最美丽的,但是很有活力。这也是一个充满试验的地方,给你很多自由,你可以尝试做很多事情。这个城市里面,你可以冒风险,验证你的假说。”那么如何解释新城城市规划普遍的失败和深圳的某种例外成功呢?专家讨论和部分展览作品指向了非规划的、自发的力量对深圳规划的修正、对快速发展起到的支持。通过与世界上不同地区城市的比较,换一个角度看自己,既获取自信,也有待更多的专业工作者来挖掘“深圳经验”,这也许是本届双年展给深圳带来的意外之喜。

  特约撰稿 金敏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