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配置超跌蓝筹股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蓝筹股,公募基金,投资
  • 发布时间:2012-03-12 16:08
  别对公募基金的投资过于丧失信心,下面的一组数据,或许能改变你的看法。

  Wind数据显示,尽管市场波动剧烈,仍有14位公募基金经理跨越牛熊,在过去数年间取得逾20%的年化收益率。截至2012年2月,王亚伟、陈戈、朱少醒、易阳方、张晓东、尚志民、付浩、邵健、刘青山、王晓明等14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华夏大盘、富国天益、富国天惠、国富弹性、兴全趋势等基金,均取得20%以上的年化收益。

  《投资者报》在过去两周曾专门制作货币基金专题,收到不少投资者反馈,我们建议投资者,首先,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挑选货币基金应“以大为美”,因为规模越大基金操作腾挪的空间越大,也能更好地控制流动性风险。如国内首只货币基金华安现金富利一直是“百亿军团”的常客,投资者需要充分考虑货币基金的流动性问题;其次,建议关注固定收益类产品管理经验丰富的基金公司。

  在华泰柏瑞基金公司看来,80后年轻人要想脱离“月光族”也可从购买货币基金(包括定投货币基金)开始。货币基金申购和赎回手续费为零,收益天天计算,且交易方便,赎回资金到账也快。在没有很好投资渠道的情况下,可将货币基金作为较低风险的选择,等市场入佳境后也可转换成股票型或债券型基金。

  本周《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邀请的嘉宾分别是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国泰成长优选张玮、东吴行业轮动任壮、银河通利分级债券索峰、浦银安盛沪深300陈士俊、中海上证380陈明星、长盛电子王克玉、交银施罗德QDII高级分析师晏青、信诚金砖四国刘儒明,他们将对近期的蓝筹股、成长股投资热点展开讨论。

  继续配置超跌蓝筹股

  《投资者报》:从2月以来,大力倡导蓝筹股投资的政策东风强力吹起,不少基金搭上了这班车,你们还会持有蓝筹股多久?

  杨德龙:去年底我们确实已明确指出,政策放松可能超预期,市场拐点出现,今年以来的走势验证了这一判断。蓝筹股的反弹行情可能会贯穿全年。下一阶段的配置思路,仍以超跌蓝筹股为主,继续持有绩优板块。考虑到今年反弹节奏较慢,反弹过程中可能有很多回调,操作上可适当做些波段,降低持仓成本,提高收益。

  任壮:东吴基金的投研团队事先做了大量调研,跑了很多公司进行实地考察,我们按照“周期性估值修复”的投资主线选择配置重点,发现去年煤炭、有色金属、房地产跌幅巨大,可以说已跌无可跌,因而通过建立股票池,选择了一批优质企业进行重点观测,没想到大盘的突破方向与我们不谋而合。A股是否已经进入一轮牛市,东吴基金认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陈士俊:大盘蓝筹股低估值的投资价值一直被基金经理所看好,不仅估值处于全市场较低水平,且业绩较稳定,分红率较高,如今在管理层多次力挺背景下,蓝筹股势必会受到各方关注,同时,鉴于蓝筹股的估值仍处低位,估值修复潜力巨大,未来行情有望向纵深演化。

  陈明星:消费以及新兴产业等“新蓝筹”概念板块是今年“两会”关注的焦点。在我们看来,相当部分属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设备、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和消费领域的蓝筹公司,依然值得关注。

  “要给成长股以时间”

  《投资者报》:中国经济仍处于成长期,虽然较之以前有减缓趋势,但资本市场很大的投资机会仍在于成长型企业。各位最近对成长型企业是否有调研?

  张玮:对于成长型企业的理解,我们特别看好营销服务和玩具等新兴子行业的成长型公司。在国内,策划、公关行业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但在国外却已有长足发展,许多500强公司在市场传播和公关事务上都有着严密的体系和规范成熟的运作。国内营销服务行业也势必走向这一步,这意味着这些公司可提升空间很大。

  至于玩具类上市公司,以前,这类业务总是被外界当成Made in China的低端生产线,利润微薄,竞争激烈。但通过深入的研究和与业内人士交流后,那些具有较独特商业模式、管理者又极具商业智慧的公司引起了我们的特别注意。

  未来我们看好两条行业配置主线。中长期,随着经济增速下滑,政府将打维稳牌(即政府的经济底);中短期,虽然中国经济很可能会受到海外经济衰退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而减速,但由于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长期价值已经凸显,由此我们判断2012年证券市场将明显好于2011年,且由于市场对“两会”的“稳增长”政策充满预期,行业配置看好两条主线:一是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背景下,消费、民生和战略新兴产业将持续带来超额回报;二是为了防止经济过快下滑,预计中央会重新重视部分基础建设,此类行业也应会有较好表现。

  王克玉:我们对服务型公司的投资价值也很认同。内需型、服务型的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长期方向,信息技术在新产品/服务的提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社会运行成本上具有突出的作用。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电子信息具有良好投资价值。

  《投资者报》:相比股市仍处不确定中,债市慢牛行情正在继续。如果未来货币政策宽松的幅度超出预期,利率产品、信用产品的上涨空间是否会更大?

  索峰:去年以来货币政策紧缩导致企业发债融资成本上升,信用产品收益率显著上行,这都给债券基金现阶段入市进行资产配置提供了难得的回报基础。目前各等级券种的信用利差处于历史高位,无论是降息举措或者政策面出现微调都将有利于信用利差的收窄,信用债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上涨。

  欧债继续成为波动源

  《投资者报》:金融危机后备受冷落的QDII,成为今年基金的黑马,但近期欧债问题又“剪不断理还乱”,怎样看待未来一段时间QDII投资前景?

  刘儒明:相对A股而言,QDII今年以来的强势表现,体现了多元资产配置的重要性。目前国际经济形势较为稳定,新兴市场表现较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市场活跃,且复苏进程更快,加上市场潜力大,未来半年至一年内,或许还会有不错的表现。

  晏青:欧债问题可能会继续成为金融市场主要的一个波动源,但其影响的幅度可能会减弱。但这些为解决短期问题所推出的各个版本的“QE”,其未来对全球通胀的影响暂无法估计。预计欧洲的债务重组势所必然,财政改革也势在必行,解决欧债危机的路上充满艰难险阻,我们需要保持一份耐心,并系好“安全带”。

  《投资者报》记者 邓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