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改革核心在定价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新股,改革,两会,定价
  • 发布时间:2012-03-12 15:34
  尊敬的两会代表委员:

  近期资本制度改革最大的热点莫过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讨论。

  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就反复提及了今后要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以及保护投资者回报和权益。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近来一直在积极酝酿。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之前在部署今年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工作时就表示,要把新股发行体制作为改革重点。

  尽管证监会表态第三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没有特别的规划,具体举措将分步实施,但在高层的推动下,我认为,新股发行制度第三次改革会很快展开,相关的措施也会相继公布。

  监管层整治“炒新”

  去年A股市场大跌,新股频频出现破发现象,但是即使新股价格有所下降,仍然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况且市场状况一转好,新股炒作之风再次掀起。新股暴涨,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却没有赚到什么钱,受益的是那些突击入股的PE们。

  深交所金融创新实验室曾有统计数据显示,新股上市首日买入者主要是个人,10个交易日后超过六成亏损。以创业板为例,2009年10月底至2011年10月底,上市首日个人投资者买入金额占比高达95.06%;期间创业板、中小板首日买入的个人投资者10个交易日后亏损比例分别为64.25%和57.18%。

  为此,监管层近日频频发出整治市场恶炒的信号。

  沪深两交易所已连发7篇文章警示投资者恶炒新股和绩差股,倡导价值投资。深交所表示对相关账户严加监控后,上交所理事长耿亮近日也向媒体透露,为防范风险,上交所对“炒新”行为严重、不听劝阻的黄某某、苏某某两个账户采取限制交易三个月的纪律处分措施。

  上交所还在研究更加严格的措施,进一步规范新股上市初期的交易行为,对于频繁“炒新”的账户,将采取更加严厉的打击措施。

  3月7日,深交所出台直接新股炒作的措施,规定了以换手率为基准的临时停牌机制,当新股上市首日换手率达到或者超过50%时,实施临时停牌至14:57。

  实际上,龙年伊始,新股发行新一阶段改革已悄然推进。2月1日起,预披露时间从发审会前5天提前至一个月左右,并首次对外公开IPO审核工作流程及申报企业名单。

  2月3日,证监会宣布,正研究加强询价过程监管,敦促机构理性报价。近期,证监会终止了对9家公司IPO申请的审查。

  改革核心在于定价合理

  沪深交易所开始对“炒新”市场整治,这是证监会近期一直力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一个先行的节奏而已,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走出的正确一步。

  改革最核心的应该是新股要有一个公道合理的发行价,即如何让新股和老股的价格处于同一水平上。郭树清在多个场合也提到,IPO定价的关键在于要真实反映公司价值。

  让发行价公道的方法很多。譬如IPO让发行者自主控制,客观说明自身股票存在风险及机会,自身的股票其实并没有招股书上说得那么好,发行者报一个公道的价格,尽量让投资者在低成本是进入,并成为忠诚的长期投资者。

  靠自律的主动降低发行价可以建立长期良好的投资关系,后续融资也会非常顺利,但需要比较高的境界,或许只有完成了原始积累的巴菲特先生才能做到。而在中国,很多企业还是原始积累初级阶段,在IPO时一次赚饱的心态非常迫切,对付这种无边的欲望还需要用铁的制度来控制之。

  如何控制,我的建议有两个。

  一是严格发行条件。在发行过程中,由于实行配售制,各询价机构为了获得新股配售权,只能把价格往高了报。

  想要价格低,一个直接的办法是更加严格地加强询价制度,即先发行再上市,发行后,过几个月再上市。T+N个月的上市条件就加大了机构的询价条件。为了降低风险,机构肯定会再三考虑,给与的估值也会更加理性。如此新股的价格也随之降下了。

  这N个月的调配权在证监会。如果市场比较过热,那就让时间长一点;如果市场比较低迷,那就让时间短一点。反正决定权在证监会。有人可能讲,如果实行此类方式,就会有几个月的时间没有新股上市。反过来说,这对股市也是一个利好。

  二是改变上市的条件。目前一天就两三只新股上市,投资者的选择很少,如果变分散发行为集中发行,一天可以有二三十个新股上市,相对应的就会分流资金,减少炒作。

  由少吃多餐变为集中大餐,想要低的价格就多集中,这样也是可以实现控制新股的上市价格。其实数量一多,交易者谁都没有多少兴趣爆炒,只不过现在是采用的是貌似紧缺的少吃多餐之方法来维系尽量高的价格而已,而爆炒新股的始作俑者也是深喑此道。

  IPO是否审核之争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争议除了上述的上市和发行层面,审核方面也是市场比较关注的焦点。

  郭树清抛出IPO要不要审核的论调震撼市场。我的理解是郭主席如此说,不是在意内容,而是为了一个形式。审不审核IPO的讨论对于现在中国没有多少意义,美国的注册中,对于上市的企业也会有审核,而且在某些方面是很严格的,只是审核的内容、方向、程度不同而已。

  现阶段,中国企业还是一心想赚钱,不能排除造假、包装的成分,因此IPO还需要比较强有力的制度来管理。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

  2012年3月11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