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张丽:对新农合医改抱有很大期望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新农合医改,富裕,改革
  • 发布时间:2012-03-12 15:09
  “实行新农合医疗以后,单位效益比以前好多了。”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的调查采访时,湖南常德一家乡镇卫生院的会计张丽(化名)对目前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并没有抱怨。

  目前的这份工作,对人到中年的张丽而言,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她2011年才在全市的农村医疗改革中招聘上岗;熟悉,则是她早在1992年从当地的一所中专财校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乡镇卫生院做会计,并且一干就是8年。

  因为当时单位效益不好,刚离婚的张丽为了抚养孩子,2000年从卫生院辞职出来,先后打过工开过店。直到去年,符合相关政策的她,才通过竞聘重返岗位。

  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张丽重新端起了现在的这个铁饭碗,自己的职业生涯又回到了原点。每个月两千多元的工资,对一位单身母亲来说,确实有点难。她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医改能让她所在的卫生院效益更好一点。

  富人就是有房有车

  《投资者报》:和十年前相比,你觉得自己变得富裕了吗?

  张丽:哪里谈得上富裕,只是有所改善而已。十多年前,我从单位辞职出来时,每月的工资只有六七百元,当时孩子要上幼儿园,这点钱只够交托费。也是没办法,才跳出来自己干。

  前几年,我们这儿的农村合作医疗铺开以后,原来濒临倒闭的卫生院有了一点起色,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需要人辅导,去年我才又跑回来上班。现在一个月工资两三千元,虽然不多,但比起十多年前,已经强多了。

  《投资者报》:中国改革初期,提出的口号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你觉得你周围有人先富起来了吗?如果有,他们是怎么致富的?

  张丽:在我认识的人里面,也有不少“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他们有投资股票的,有投资房产的,还有出去打工赚钱再投资买房的,当然最多的还是做生意发财的。

  《投资者报》:你认为富裕的标准是什么?对自己未来变得富裕有信心没有?

  张丽:我的理解,富人的标准是有车有房有工作,我现在够不上。不过对未来,我还是抱有信心的。自己努力吧,不过首先要有赚钱的资本,那就是知识和经验。

  《投资者报》:你或者你的孩子,如果有一个去创业和一个去体制内工作的机会,你会选择什么?这是为什么?

  张丽:我的选择你也看到了,是希望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当初离职下海,是因为那点工资养不活一家人。

  但我的孩子则不一定,有本事在哪里都行。如果有创业的机会,我还是希望他去创业。领一份呆工资,是不可能发家致富的。我期望下一代比我们过得好。

  “我最关心医改”

  《投资者报》:是医改让你重返了现在的工作岗位。你觉得中国现阶段还需要继续改革吗?

  张丽:中国当然需要改革。我讲不出很多的大道理来,但我知道“变则通”的道理。

  《投资者报》:那你关注改革吗?你最后一次听到媒体上在大幅度报道改革是哪年?

  张丽:以前都是忙着做生意,还真没怎么关注过。我和周围的朋友从不谈论这些,大家在一起,说的都是生意经。

  你问我最后一次听到媒体上大幅度报道改革是哪一年,我都记不清楚是什么时候了。我对改革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农村分田到户的土地改革,我家是农村的,那时候虽然很小,但还有印象。

  《投资者报》:那你现在最关心的是哪方面的改革呢?

  张丽:我关心的是与自己切实利益直接相关的改革。现在,我最关心医改。与很多人关心医改不同,他们是因为自己或家人看病就医,希望通过改革得到方便的服务与低廉的价格,我关心的是医改可能会对卫生系统、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带来的影响。我工作的单位就是基层的医疗单位,医改的进程对我们的效益产生很大的影响,自然也就影响到了医院每个职工的个人收入。

  《投资者报》:你对医改有哪些期待?

  张丽:一是加大保障力度,二是规范。现在我们这儿新农合医疗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农村人口,覆盖面是可以了,但保障的力度还是不大。我希望医改能加大保障力度。这样我的单位效益才会更好,工资也能提高。

  再就是新农合是个新鲜事物,具体操作层面还有不少漏洞。如果不尽快规范,财政再多的钱填进来,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投资者报》:你如此期待改革,你个人能得到什么好处?

  张丽:别的我不敢说,但医改的好处,我个人感受颇深。以前我在卫生院工作,虽然作为事业编制单位,卫生院也能获得部分财政拨款,但那仅仅是象征性的,根本不能解决实际需求。实行新农合以后,拨款力度大多了。我是单位会计,知道拨款是按辖内人口核定的。

  我知道,二千多元的工资不是什么高水平,但如果没有医改,这个水平都没有呢。我估计,如果不是新农合,乡镇卫生院早就垮台了。

  《投资者报》:你刚才说到,你印象最深的改革是农村的分田到户土地改革。这次改革给你带来的变化是什么?你如何评价邓小平?

  张丽:邓小平是一个改革者,他倡导的改革让中国摆脱贫穷,我们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很小的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经常是吃不饱饭的。后来分田到户了,吃饭才不成问题。尽管那时候很小,但挨饿的印象总是记忆犹新。

  《投资者报》记者 华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