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润下不惧铜涨铜跌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高利润,铜价
  • 发布时间:2012-03-31 14:19

  震荡中低走,铜价多头与空头的殊死博弈,亦如去年同期,再次上演。

  虽然受印尼Grasberg矿劳资纠纷的影响,3月15日,伦敦期铜收涨105美元至8565美元/吨,但沪铜当日却震荡走低。17日,亚洲市伦铜平开高走,却仍未回到8500美元/吨上方,与此前曾一度达到每吨近万美元的光景,已不可同日而语。

  “印尼矿的劳资纠纷,只能起到短期提振作用。长期来看,还是沽空为主。”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朱遂科告诉《英才》记者,“我对铜的看法是比较悲观的。当前的供需关系下,没有一个概念可以炒作铜的需求。”

  铜价预期沽空?

  过去的一年,登上了过山车的铜,就撒着欢的玩起了这项无比刺激的运动,再也不想下来。而铜需求占40%的中国,作为铜的最大买家,调低了GDP增速,可谓又给了铜价当头一棒。“铜价和实体经济的联系紧密,波动性一直都很大。”招银国际资产管理联席董事郑磊告诉《英才》记者。

  随着铜价的下行,进口铜的亏损也在不断扩大,然而,铜进口量非但没有因此收窄,反而在增长,可见多头与空头的博弈正酣。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2年2月,中国精炼铜进口平均亏损3500元/吨,较1月平均2622元/吨亏损继续扩大。然而2月,中国进口了484569吨未锻造的铜及铜材,环比上升17%,同比大幅上升106%。1-2月,中国累计进口898533吨未锻造铜及铜材,同比上涨49.8%。

  进口量在持续增长,而消费却萎靡不振,导致铜库存大幅增加。上海期货交易所沪铜库存从去年底的9.3291万吨升至当前的22.4781万吨。与此同时,在上海的保税区仓库还有近40万吨左右的库存,再加上贸易商手中的囤货量,及上游冶炼企业未销售出去的库存量,当前国内铜的实际库存量已经接近了150万吨,在下游消费仍然疲软的状态下,这个库存量难以在短时间内很快被消化。“中国铜的库存已经很高了,需要一个去库存的过程。”郑磊对短期内铜价走势的预期同样是沽空。

  而这一幕,多少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去年同期,同样是由于保税区库存的大幅上涨而导致铜价乃至有色板块行情的大崩盘。2011年3月,保税区仓库铜库存高达60万吨,导致铜进口量同比下跌33.3%。铜价也随之步入下跌区间,这波惨淡的行情一直持续到当年10月。

  从去年10月开始,中国铜的进口量又开始加速,过去四个月累计进口铜为186万吨,累计同比增长43%。期间同时带着铜价飞速增长。不过,其中近30%的需求是属于融资性需求而非实际的需求。

  去年底,国内大型国有银行开始集中对融资性铜的信贷审核从严把关,加强了审核力度,而外资银行对此管制较松,导致部分企业将融资性铜信贷业务转入管制较为宽松的外资银行。正是因此,才导致1-2月铜进口大幅增加的不正常现象。

  此外,虽然稳坐铜业头把交椅的江西铜业,以及同样有着不可撼动地位的铜陵有色,均曾表示今年国家铜市场需求增幅将保持在6% -7%,但这个增速相比2009-2011年的水平而言下降了7%-8%,与2008年的水平持平,可见高速增长已是不可持续。

  让人费解的是,铜价在2011年达到了历史高点,而铜的主要生产商却在降低产量。伦敦上市的大型采矿企业——必和必拓(BHPBilliton)、斯特拉塔(Xstrata)、英美资源(Anglo American)和力拓(Rio Tinto),2011年总产量较2010年下降了27.3万吨,降幅8.2%。“企业都会去预测大宗商品走势,如果预测将会降价,会提前调整产量。”郑磊说。

  不过,虽然铜价如此过山车般的涨跌,对铜的生产企业而言,影响却不大。“无论是江铜,还是云铜,他们都是不愁卖的。”朱遂科介绍,江铜和云铜是火法冶炼铜,进口铜是湿法铜。而国内的一些电线企业,对火法铜需求比较大。即便是使用进口的湿法铜,也是掺在火法铜里面才能用。所以一般而言,想要购买江铜、云铜的铜,都需要签订一个长协,而在铜价大跌的时候,江铜和云铜的铜也是很难买到的。

  此外,铜的生产企业采用的套期保值手段,也有效的规避了铜价大跌的风险。“铜价的波动对云铜和江铜影响并不大,他们可以通过期货套期保值,使得利润整体比较平滑。最大的风险就在自有矿山,但是铜的生产成本很低,一吨的生产成本仅2万多元。而现在铜价6万元/吨,利润还是很高的。“朱遂科说。

  实际上,受铜价大幅波动影响较大的是铜贸易商。目前大量进口铜滞留在保税仓库,导致近两个月保税仓库铜库存急剧上升,由此可见铜进口贸易条件持续恶化。

  需求疲软

  虽然“看空铜,但是价格也没有看太低,5万-6万元/吨,差不多是调整的极限了。”朱遂科认为,“全球的大宗商品,尤其是铜,消费主要在中国。铜价涨至将近1万美元/吨,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在炒作中国概念。而现在中国的概念也炒不动,就没有理由再过分推高铜价。”

  受全球经济不振以及国内刺激政策相继退出影响,中国空调市场销量将下滑严重。数据显示,2011年8月-2012年1月,空调销量为3928万台,同比下降13%;产量为3958万台,同比下降19%。2012年1月,空调销量为705万台,同比下降26%;产量为558万台,同比下降45%。

  与此同时,出口市场也表现欠佳。作为中国空调主要出口市场,欧美地区受到欧债危机影响严重。2011年下半年,中国对欧美地区的空调出口量大幅回落。虽然新兴市场(如巴西、印度等国)发展形势较好,但是出口量仅小幅增长,难以阻挡整个空调出口市场的下滑颓势。数据显示,2012年1月中国空调出口量约为369万台,同比下降16%。出口额为7.6亿美元,同比下降12%。

  “家电补贴取消之后,家电产能也受到一些限制。此外,去年高铁投资速度也降下来了。这导致了中国对铜的消费需求不振。目前支撑中国对铜需求的是电力投资。”朱遂科认为,铜价恢复上涨,只有寄希望于家电消耗完前两年透支的需求,再次恢复需求;以及家电出口的恢复。此外,如果中国能够放宽货币政策,制造业融资的能力能够增强,对铜价也会是一个利好。

  不过,这多少有点画饼充饥的意味。虽然欧债危机已经较之前大幅好转,美国经济也逐步在复苏,但是作为最大铜需求国的中国,经济增长指标的下调,难以支撑铜价的上涨。“中国的工业用铜需求量非常大。如果中国经济提速,3-6个月能够消耗掉当前的库存。不过现在没有提速的迹象。”郑磊说。

  文/本刊记者 徐建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