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的反攻
- 来源:英才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英特尔,移动互联,英飞凌,ARM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2-07-04 16:48
“Intel Inside”,是PC时代无法抗拒的潮流。可谁曾想,英特尔将“Intel Inside”标在智能手机上,却走了近6年“弯路”。
移动互联,对于PC时代坚若磐石的Wintel联盟(微软和英特尔)更是一个全新战场,老搭档微软的处境也不乐观。毕竟,颠覆自我是最为痛苦的历程。
2006年,英特尔将连续亏损的手机芯片部门XScale卖给了Marvell;2007年,iPhone横空出世,并引发全球追捧的狂潮,之后Google以安卓激活智能手机大市场,一时间,高性能、低功耗处理器的巨大需求被引爆……这可是英特尔不曾料想的。
6年之后,英特尔终于回归。然而,战事升级。
新战役的最大不同在于,这次英特尔手机芯片采用X86架构,这个原本因耗电量问题被挡在手机市场之外的架构已经经过技术升级改造;但当今主流手机芯片市场早以ARM架构为主导,而且,德州仪器、高通、NVIDIA等都是强势盟友。
英特尔想赢,但凭什么能赢?
从财报数据看,英特尔形势一片大好。2012年1月20日,英特尔公布2011年全年收入达540亿美元,运营收入为175亿美元,净收入为129亿美元,每股收益为2.39美元,均创下历史新高。但是,为什么近两年英特尔却难以登上全球科技版头条,取而代之的却是苹果、谷歌以及Facebook。
有一种略显鄙夷的论调是,英特尔已被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时代抛弃,从“Intel Inside”变成了“IntelOutside”。
英特尔总裁兼CEO保罗-欧德宁对2012财年的预测是:期待以超级本、数据中心、安全产品以及基于英特尔架构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带来令人兴奋的全球增长机遇。
显然,要延续PC时代的辉煌,要反转移动互联市场的竞争格局,英特尔势必决战2012。
“2010年是思考的一年,2011年是调整的一年,2012年是证明的一年,”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叙对《英才》记者坦承。
量级“革命”
如果将6年前卖掉手机芯片部门视作一个失误,那么,英特尔近两年一直在弥补遗憾。
“英特尔收购英飞凌无线部门,花费数十亿美元竞购北电无线通信专利,以及投资一些软件公司,实际上正在加快扭转局面”,Gartner研究总监盛陵海对《英才》记者称。
2010年8月,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英特尔连续两次并购:斥资14亿美元收购英飞凌无线部门;以76.8亿美元收购安全软件厂商McAfee。前者,希望整合英飞凌3G以及最新的LTE技术进入英特尔处理器;后者,短期看,是将McAfee安全技术整合到PC,长远看,则是寄望为智能手机等多种移动终端提供安全保护。
其实,收购McAfee是英特尔史上最大一笔收购。当期,英特尔还收购了德州仪器电缆调制解调器业务,按照欧德宁的话说:这够“消化”一段时间了。
但是,真正转型之痛并不在于收购与整合,而在战略层面。
“22纳米芯片是英特尔最后一代通用芯片,从那以后英特尔全是做SOC(System on Chip系统芯片)。”杨叙认为,英特尔最大的战略调整在于放弃了通用芯片,而它正是当年成就英特尔在PC时代辉煌的利器。
反观移动互联市场,不再是PC一枝独秀,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以及超级本等多终端百花齐放,融合中又有差异化的趋势,让SOC这种根据不同产品形态设计芯片的技术逻辑,变得顺理成章。
但技术路线引发的英特尔内部转型并不轻松。
“设计理念、工程人员配备等方方面面都要做大调整”,杨叙称,今后专门有一批人做超级本的SOC芯片,专门有一批人做智能手机的SOC芯片,不再是一批人共同研发一个芯片,一同植入笔记本、台式机和服务器。
不过,盛陵海指出,手机芯片都可以称为SOC,考验在于集成度高低,这将决定手机在成本上的竞争力。若想参与竞争,必须先达到苹果和三星在ARM架构上同一量级的集成度。英特尔收购英飞凌已经是瞄准大方向,目标是制造出集成度更高的单芯片。
作为一家以计算出身的公司,英特尔从终端到云端的数据处理实力毋庸置疑。但是,旧印象让英特尔颇为困惑,计算似乎只发生在PC中,当全球PC增速放缓时,英特尔也将受到拖累。
“这是很大的误解”,杨叙也并不认同超级本是一款苹果iPad之下的被动产品。以计算为核心竞争力,“通吃”云端到终端上下游,以超级本为突破口,在笔记本与平板电脑等多元产品形态玩“跨界”,以SOC应万变,这才是英特尔的野心。
正如欧德宁所言:放弃通用芯片做SOC,和当年放弃Memory做CPU,是一个量级的“革命”。
与ARM较量
不过,若与成熟壮大的ARM阵营较量,除了长期积累的计算实力,还待考验的是英特尔的半导体制造工艺。
“最大的手机芯片厂商是高通,尽管芯片设计不错,但是制造全交给台积电,台积电28纳米技术,其实就是英特尔32纳米那一代”,杨叙直言。
海外分析师曾大胆预言,在移动领域,英特尔将在三年之内超越高通。其中,High K工艺将起到关键作用,这种材料绝缘值高,可提升芯片性能并控制功耗。
“台积电是第一次用High K材料做工艺,比我们晚了5年”,杨叙称。英特尔的信心在于,尽管对手设计水平一流,但制造工艺会遭遇瓶颈;英特尔起步虽晚,只要设计出来,就必定能量产。
当然,打败ARM并非易事,ARM独特商业模式可能击中英特尔的死穴。ARM并不生产芯片,只是将架构授权给芯片制造商,比如三星和高通,收取芯片单价1%-2%的版费。同样,电子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均可以获得ARM架构授权,如此一来,ARM能将开发成本分摊到整个产业。ARM在体量上无法与英特尔抗衡,却能像一只恼人的拦路虎无处不在。
“ARM的商业模式,等于让英特尔一家厂商去迎战高通、三星、NVIDIA等一群厂商,与PC时代对比,ARM和英特尔像是位置互换”,盛陵海称。
目前,英特尔在智能手机上的首批盟友包括联想、中兴和摩托罗拉,率先开拓的是中国与印度等新兴市场。最新战况显示,英特尔若想在移动市场分一杯羹并不是难事,但未来如果不争取到世界级的OEM合作伙伴,比如三星、苹果或HTC,大格局很难被打开。
PC时代,英特尔与微软拥有坚固的Wintel阵营;移动互联时代,手机操作系统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安卓上,谷歌首选仍是ARM,英特尔必须投入大量工程师来应对;在苹果iOS上,两家大公司的政治因素,将可能限制苹果切换到X86平台;在Windows手机操作系统上,微软与诺基亚战略性联盟,而MeeGo的“流产”,对于诺基亚与英特尔而言并不是一个愉快的经历。于是,一家独大的芯片业竞争格局将不复存在。
“相对ARM而言,英特尔X86架构还是有一些兼容性和历史性的包袱,要将手机处理器SOC集成度、功耗以及性能提升上去,仍有一定挑战”,盛陵海认为,如果英特尔能尽早推出22纳米,乃至14纳米的手机芯片平台,才有比较好的机会去挑战现有厂商。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尔已经计划在2014年将14纳米芯片植入智能手机中。
“我相信,到时候全球半导体产业没有第二家。”杨叙称,少说话、多做事,让事实证明一切。
平衡高手杨叙
从一名实习生成长为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的故事,让圈内人提到杨叙时总会说:“他是有Power的人”。
如果说,过去他像一名“AMD杀手”,如今则已化身“ARM刺客”。
尽管在云端、在服务器市场,华尔街终于开始重估英特尔;但更加迫切的是,英特尔必须在移动互联领域证明自己,夺回被苹果、ARM吞噬的光环。
一则危险的信号是,英特尔大举反攻智能手机时,ARM大军正视图暗中偷袭英特尔大本营——笔记本芯片市场。
不过,在杨叙看来,这种举动将可能成为上网本挫败的翻版。本来只定位在上网冲浪,却被消费者当成传统PC来使用,上网本最终引发一片性能不佳的抱怨声;相反,苹果iPad芯片只有上网本处理器一半性能,却没有人抱怨iPad性能不佳,这正是对消费者体验关注不够充分的恶果。同样,ARM架构的笔记本可能很薄很轻,但是也恐怕没有足够马力拉动大车。
采访中,杨叙为《英才》记者亲手绘制了一张“端到端”图谱,以论证在IT产业巨头大肆宣讲“端到端”战略的大背景下,“计算在云端、简易在终端”的商业模式是否足够完美?他说,尝试过上述商业模式的公司没有一个不后悔。这似乎断了ARM偷袭的念想。
其实,十年前,英特尔即提出了平衡计算概念,无论在云端数据库,还是在终端体验,都始终强调平衡。
信奉太极的杨叙,更是深谙平衡之道。作为英特尔中国的掌舵人,杨叙的“Power”,更多释放在平衡总部与中国的战略分歧。
“英特尔中国在整个英特尔的责任和使命变了,如果英特尔中国不去引领市场,可能英特尔在别的国家也无法引领市场”,杨叙甚至告诫员工,千万不要总部命令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已不是PC时代。
在移动互联时代,中国可谓引爆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消费力,微博、微信、乃至各种“山寨版”的安卓系统,总部何以知悉?
但是,杨叙并不是空想家,也不是大话王。事实上,他对于第一批“Intel Inside”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并不在意,唯一想证明的是:“英特尔来了”。
文|本刊记者 孙瑜 图|本刊记者 梁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