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闲趣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乐趣,酒,运动,书法
  • 发布时间:2012-07-04 17:18

  食色,性也。

  戏曲妆扮、园林器玩、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一书中枚举了风雅之事,无一物不能成闲趣。

  追忆陶渊明之弄菊,苏东坡之煮肉,何等超脱。现代生活中,本有很多闲情逸致之士。只是,在生活的压力与社会规范的框定下,大家都误以为人生有太多大事等着自己处理,而时刻“提醒”自己不可沉湎于风花雪月之中。

  其实,在人生的奔跑中,完全有时间停下脚步,痴迷怡情的雅趣,心灵的放松甚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奔跑。

  更何况,一个人不可能只有一面。除了工作,每个人都可以哼唱出发自心底的多彩旋律。

  君子不会寄情声色,人生便如嚼蜡。你会寄情于人生何乐?

  谁解其中味

  口述|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 张亚勤

  选什么样的男人做老公?女孩常常被这样的问题困扰。如果让我给她们一个建议,我会说,找个会喝红酒的男人吧。

  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要女孩们下嫁酒鬼,我这里指的是那些了解红酒文化,并能品出红酒意境的男人。在我看来,真正懂红酒的男人一定热爱生活,充满激情,愿意静下心做事,他们不仅懂人生,也懂女人。

  最近5年,品鉴红酒是我最主要的闲情雅趣之一。我不仅参与几个红酒圈子,还为一本红酒刊物做顾问。其实,高尔夫、游泳、登山这些有氧运动也是我的爱好,但也许是性格使然,下围棋、品红酒这些安静的“运动”总是会先填满我的业余时间。

  不过,我爱上红酒可不是为了“附庸风雅”,我只是单纯热爱红酒和红酒文化。

  红酒文化是一种非常深奥的文化,很多人喝了一辈子也没喝懂。跟那些随便找人聊聊的红酒爱好者不同,我选择看书学习融入红酒的世界。前前后后,我搜罗了几十本有关红酒的书籍,一一研读。在我家里,有一面墙的书架上几乎都是有关红酒的书。

  有人说我是以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爱好。其实,在我心里,无所谓工作无所谓爱好,只要是我喜欢的,就会努力钻研。这些年,我一直很享受自己的工作状态,而红酒则滋长了我工作之外的快乐,并让我更放松。

  有时候在家写东西,我也喜欢给自己倒一杯红酒。李白是“斗酒诗百篇”,我会“杯酒刷微博”。虽然有时喝高兴了,会写一些不太合适宜的话,之后又忙着删掉,不过这丝毫不影响我下次继续边喝边写的热情。

  很多人都知道,在每一个牌子、每一种红酒的背后,都会有一段优美浪漫的故事。

  我记得最深的一个故事:一个酒庄的学徒从很小的时候就梦想拥有自己的酒庄,终于,在他50岁的时候愿望成真。于是,他和家人一起播种、收获、采摘、酿造……在劳动中享受家庭的温馨。葡萄成熟的第一年,他呕心沥血酿了一款酒,结果在送酒去镇上的途中,一辆卡车撞死了与他同行的女儿。悲痛之余,他以女儿的名字命名了这款酒。之后,每次酿酒,他都会感觉自己是在和女儿对话。

  也许这些故事中有为了商业推广的杜撰成分,但是作为一个红酒爱好者,我宁愿相信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当你发现在那些提供味觉刺激和精神欢愉的液体背后,竟然隐藏着那么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难道不是对心灵的一种洗涤吗?

  与围棋这种对工作有益的爱好不同,红酒跟工作完全搭不上关系。下围棋可以在战略、战术层面帮助我思考工作,但是品红酒的过程只是一个内心放松的过程。那一刻,我的心境会完全转换到“红酒频道”,身体和内心的辛苦与劳累藉此得以舒缓,我会全身心的放下武装。所以,我的红酒朋友圈里几乎没有IT界的人,更多的是吕思清、于丹这样的“圈外人”。

  正因为是放松的方式,我从来没有将红酒与功利联系在一起,但往往,红酒会给我带来一些“功利”的效果。因为,红酒文化也是一种沟通的语言,会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我曾经参加一个座谈会。与会的人中有法国前总理皮埃尔·拉法兰。别人都问他政治,只有我向他抛出了一个有关红酒的问题。没想到,拉法兰一下子来了兴致,就这个问题滔滔不绝地讲了多半个小时,之后还约好一起到勃艮迪品酒。聊天中,我对法国的政治、文化也有了更多了解。此外,遇到懂红酒的商业合作者,我也会感到一种天然的亲近。

  红酒文化是不提倡喝“高”的。喝红酒的这几年,我还真的没有喝多过,浅尝辄止、细品慢酌,才能解其中韵味。红酒文化中包含的不光是触及舌尖时的神秘味道,还有很多味觉之外的风雅。

  红酒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吗?很多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次,我陪太太到香港玩。一般,我们购物都是转一两家店就好了。可那一次,为了找一瓶很期待的红酒,我拖着太太在香港中环一带走了三个多小时。大好的时光,难得的轻闲,一路上太太都在埋怨我,但当终于找到那瓶酒的一瞬,那种兴奋的心情我至今难忘。那瓶酒是我用“脚”买来的,所以一直还没有舍得喝。痴迷是一种乐趣,不懂酒的人也许无法体会。

  (采访|本刊记者 修思禹)

  上瘾“绿色鸦片”

  口述|艾默生中国区总经理 赵大东

  我喜欢运动,特别是小球运动。年轻时,跑得动、跳得动,喜欢打网球、羽毛球。现在上了年纪,剧烈的奔跑不行了,就改打高尔夫。

  有的人将跑步、游泳、慢走、爬山视为自己的锻炼爱好,而我这个人偏爱锻炼加娱乐。我认为,篮球、羽毛球、网球这些,都是有对手的,可以称之为“游戏”。而游泳、跑步这些锻炼项目,无须对手配合,不算是“游戏”。

  所以,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我从来不会自己一个人去打高尔夫球。一个人打高尔夫与走路、跑步有什么区别,没有伴有什么意思呢?我喜欢跟人交流、互动,包括休闲的时候。

  打网球最痴迷的时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回国之后。因为在学校教书,不用坐班,差不多每天和学校英语系、德语系的几位同事结伴打球。

  那时,北京网球场很少,外语学院附近只有友谊宾馆有两块球场。因为是专门为外宾准备的,我们只能在没有人的空挡时间使用。暑假期间,中午近40度的天气,绝对不会有人占用场地,我们就专拣那段时间跑去打球。宾馆的住客看着,觉得我们都疯了。现在想想,确实疯狂。

  网球、羽毛球需要激烈的对抗,要求人反应敏捷,跑、跳动作要快、准。但是,这类运动最讲究的是反应,即在技术达到了一定水平后,回球就成了一种下意识的自然反应。但高尔夫不一样。

  高尔夫是一种不大剧烈的运动,大部分时间是在走路,走半天挥一杆,但讲求的是用脑。而且不管篮球、排球、羽毛球、网球,都是标准球场,唯有高尔夫球场没有一个是一样的,每个果岭也不一样。一个选手站在梯台上,一定不会只考虑眼前这一杆,在他们的心中,至少已经规划好了第一洞、第二洞、第三洞的战略战术。注重整体与全局,这是我觉得高尔夫比网球有意思的地方,更像网球与围棋的结合。

  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在高尔夫球场上能够充分暴露一个人的性格。不管平时克制的多好,上了球场,本来面目就会充分显露。有的人在球场上发挥不好了就开始生气、摔杆子、怪球童,甚至怪天气、怪场地,这样的人平时做错事也可能会怪别人。有的人则很慢,左看右看,前看后看,可以说是心思缜密,也可以说是瞻前顾后。

  这就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面对挑战,没有一定的应对办法,快和慢要视情况而定。不根据实际情况盲目求快或犹豫不决,都是不合适的。以我自己为例,虽然我的同事、家人觉得我这个人比较稳当,可一旦上场,球友就会发现我是个挺心急的人。这就是我的短处。从某种意义上讲,高尔夫球可以磨练人的性格。为了打好球就要克服性格中的这些问题。

  高尔夫是一项最便于交流的体育运动。别的体育运动一般是没有时间说话的,尤其无法与对手沟通。唯独高尔夫可以一边打球,一边说笑,打完了还能喝酒吃饭,以尽余兴。这也是我所看重的。当然,在这个年代,用打球来建立紧密的联系和情感更加自然。

  我管高尔夫叫做“绿色鸦片”。因为它跟抽鸦片一样,要花时间、花金钱,一旦上瘾,还很难丢掉。打高尔夫的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一段非常疯狂的时候,那就是在完成全场需要100杆多一点的时候。那个阶段,因为要往100杆以内努力,所以最痴迷、最疯狂。

  大约五六年前的一个风雪天,正处在那个时期的我跟一个朋友约好一起去打高尔夫。当时,漫天风雪,气温非常低,全场就我们两个人。可尽管天气恶劣,我俩居然还是坚持了三四个小时,打完了18洞。如果换做现在,绝对不会再干这种傻事了。

  (采访|本刊记者 徐建凤)

  生命力的一道光

  口述|浙江珍贝限公司总经理兼董事长 邱淦清

  这么多年做企业下来,难免有心力交瘁的时候。对企业家而言,身心疲惫不是一个好信号,所以,我一直尝试通过各种方式来调适自己的身心。

  起初,我跟着朋友一起练高尔夫球,但高尔夫却动辄就“消磨”掉我一个下午。有鉴于此,我放弃了这项“奢侈”的运动。

  两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有朋友练书法,那种气定神闲、悠哉的状态和风骨,让我羡慕不已。带着这份好奇,我加入到了朋友们练书法的行列。

  之前,我一直认为,书法于我是非常熟悉的。从小学到现在,谁还没写过字。但真正开始习作才发现,我对书法的了解少之又少。

  局外人会将我们写的称为“字”,实际上,完全不是。中国汉字是象形字,书法是按照文字的意义,以书法的笔法、结构来构图,从而使之形成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书法对我们而言,是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而我对于书法的沉迷,也始于此。

  接触了书法才发现,我与书法有一种特殊的缘分。很多人刚开始写作的时候,难免手抖,出现笔墨功夫不够好的情况,但是我一握笔则完全没有那种感觉。最开始,我练习的是楷书,这种字体要求工整,菱角分明,字体踏实,支撑稳当。练习楷书最讲究的是静心。因为楷书是一笔一画构成,所以,写字时不能急躁,得有韧性,才能形成整体美感。

  其实,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如何为人。在做人方面,我们同样应该有一撇一捺,慢慢勾勒人性的恒心,同时,更应该拥有棱角分明的性格和踏实稳重的人生态度。可以说,书法陶冶了我的性情,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为深刻的参悟。

  如今,我经常会邀三五好友一起写字、品茶。我想,书法不仅只是我的爱好,更像是我生命里的一道光,驱赶了凡世的乏味和焦躁。

  (采访|本刊记者 崔玲)

  策划天下工作室

  文 本刊记者 修思禹 徐建凤 崔玲

  编辑 张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