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还需要书包吗?

  一次,与朋友闲谈,我随口问道:“现在的科技这么发达,厚厚一本书可以浓缩到一个小小的平板电脑上,孩子们以后还会需要书包吗?”他想了想说道:“有可能以后每人拿一个iPad就上学啦。不用像我们小时候背上沉甸甸的书包,一歪一扭地去赶路。”

  如果真的是这样,到底是该为孩子们卸下重重的包袱而高兴,还是为他们再也嗅不到书香而悲哀呢?记得之前在上海与另外一位朋友聊天时,他向我推荐一套大部头的美国小说。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么大部头,你的书架会不会抗议?”他不无骄傲地回应道:“当然不会,我现在都下载电子书看。”话语间无不透露着占领先机的得意,好像言外之意是:你真是够老套的,现在谁还买书搬回家看,下载电子书多轻巧,又不用花费太多钞票。

  是啊,下载一本电子书只需短短几秒钟、浏览一遍也不过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后就可以万事大吉,要么删掉,要么就随便放在电脑中的某个角落,而占去的空间几乎为零,何乐而不为呢?为什么非得跑到书店,费劲找到喜欢的主题、一本本翻阅、一本本对比、然后再乐不可支地颠着脚步跑到收银台送钱,之后还要费劲地扛回家?何苦呢?

  因为当时的我碰巧又有些捉襟见肘(好像一直都是这样),所以决定尝试一下这个新鲜的阅读方式,也顺便给我的书架解解压。我在网上搜索了一本想看的书,输入--回车,出来的结果千千万,还真是方便!花了几秒钟把“书”下载了下来,一杯咖啡,一曲爵士,这就准备开始我的新鲜阅读之旅了。网络下载的书自是没有封面、序言可看的,不过是免费的嘛,何必那么挑剔。谁知道这正文也需要读者我自己重新排版。我再次告诫自己不可得了便宜就卖乖,只好硬着头皮看下去。且不说封面封底以及序言无从可考,正文中的乱码也是必不可少的“调味料”,最后我只能看过几行便匆匆放弃。

  想必我是没有找到好的版本吧。我这样对自己说。于是,我又下了另外一本书,PDF格式的,封面、封底、版权页、序言一应俱全,纸质书有的内容它全都有。我想这下总归能提升一下阅读体验了吧。无奈我看了两页依旧读不下去,加上眼睛也感觉到干涩,索性又放弃了。

  也不是没有成功的阅读电子书的体验。有一次,我下载了一本村上春树的小说(村上迷们不要怪罪我,且往下看),因为内容实在精彩,磕磕绊绊地绕过乱码读完了。当时的第一感觉是:我一定要把这本纸质书买回来!然后当即在网上订购了这本(及其他很多本)书。第二天,我如期收到了满满一纸盒箱子书,这种把书捧在手里的沉甸甸的感觉真好。

  当我翻开一本纸质书,摩挲着它封面的质感,仿佛可以体会到设计者当时的心境,试着去理解他为何如此设计一本书。除了设计的直觉,也许还带有他对于文字的内容、作者的秉性、读者的期许的种种感悟。书的内容自不必说,那必定是作者的心血之作,或分享心情、或抒发感悟、抑或仅仅是一种对于自我的表达。而在拿到书的那一刻,这些好像又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一本书拿在手里,读者的感觉如何:与封面的色彩是否产生了联结,与书中的文字和图片是否产生了联结,与纸张的质感是否产生了联结,与文字的排设是否产生了联结,而最终掩卷之际,与整本书是否产生了联结。说到底,设计者通过排版、印刷、装帧为一本本纸质书籍创设了一个个奇妙的“书籍空间”,而通过读者通过一次次翻阅的动作欣赏着并感受着设计者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设计者(包括作者)与读者的互动的艺术。正所谓一千个人读《红楼梦》会有一千种感悟,我以为能与读者产生连结的,便是好书。虽说一本好书能称之为好书必定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内容,但加之图书的排版、纸张、装帧等种种设计元素才构成了一本书的整个灵魂。而只是与平淡无奇的电脑屏幕对视始终是无法产生上述的诸多联结的。充其量,不过是了解了文字内容,但始终是与其“真身”遥遥相望。

  我并不想否认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只是好像不是所有的事情“图个方便”就是好的。方便是方便了,快捷是快捷了,但这仅仅我们眼前得到的蝇头小利,仅仅是冰山一角。而我们失去的,真的无足轻重吗?

  回到我开篇的哪个问题:孩子们还需要书包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孩子们的书包里,也许装有包含最新科技的阅读器,但他们仍然需要装上几本纸质图书,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机会触摸到一本实实在在的书籍。他们可以闭上双眼,将它贴在胸口,感受书籍的生命与脉搏,那将是一个少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素材。

  文:郁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