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启示录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逆境,肖申克的救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1-18 10:08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由著名黑人演员摩根·弗里曼主演的肖申克监狱犯人雷德,是以观察者的角色出现的。
那个图书管理员老布在被囚禁了大半生以后获释,但他在现实世界中却不知所措,无法忍受环境的巨大差异,上吊自杀了。然后,雷德就发表了他对此事的“高见”:一开始你恨监狱,它剥夺了你的自由;接着你会慢慢习惯它、熟悉它;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无法离开它。
这样的角色与媒体类似,以第三方视角囊括信息,然后解析思考后得出一个漂亮的结论。对于IT媒体来说,则是专注于IT产业,从各个垂直细分领域切入,观察记录企业、用户的脉搏动向,消化咀嚼后形成信息产品,反哺企业与用户两大群体——当然,我们同样希望能够做出“漂亮的产品”。
电影中,雷德在男主角安迪身上栽了跟头——下注押安迪是个养尊处优的“软蛋”,只会被监狱的压抑生吞活剥了。但最后安迪不但成功脱狱,还成为了雷德的“救世主”。
很显然,与雷德一样,媒体并不能保证自身的“绝对权威性”,尤其是在“监狱”这个环境里。对于IT产业来说,现在就是“监狱”:糟糕的全球经济,低迷的资本市场,还有紧缩的IT消费需求……产业链上的玩家们就像是被关在肖申克监狱的犯人,无法克制自身的焦躁不安。
这些“犯人”中,会有安迪,会有老布,也会有雷德。
新年正式改版后的第一期封面报道里,《计算机世界》所有记者将立足于各自的跟踪领域,以完全个人化的视角,预测剖析2013年的IT产业。
一个领域类比一部电影,这就是开始的方式。
我们并无意炫耀自己的专业与权威性,只是希望扮演好“雷德”的角色,为整个IT产业贡献《计算机世界》应有的价值和责任——愿能看到更少的“老布”,发掘更多的“安迪”。
2013年,IT媒体与IT产业一样,“要么忙着生存,要么忙着去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