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颇有争议的国际电信世界大会(WCIT)后,预计互联网的运行机制在今后几个月不会出现重大改变,“但从长远来看,在大会上敲定的一项协定可能会鼓励各国政府审查互联网内容。” 与会人士和观察人士表示。
刚刚结束的WCIT在短期内对互联网可能没有多大影响,因为最终文件所列的规定要到2015年才生效,想在文件上签名的国家需要在此之前让本国政府批准该条约。
不过从长远来看,大家在WCIT条约带来的影响方面存在一定分歧。一些观察人士和参加讨论的人士担心,安全和垃圾邮件方面的条款可能会给各国政府审查互联网内容提供借口。Internet Society的公共政策高级经理Sally Wentworth表示,那些条款鼓励各国协同起来,解决安全问题和垃圾邮件,可能导致几个国家采取限制性的内容过滤法规。
安全和垃圾邮件条款在最终文件的第5章。144个国家中的89个国家签署了该条约,包括俄罗斯、中国、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巴西、土耳其、新加坡和沙特阿拉伯。55个国家保留了以后签署的权利,但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表示不会签署文件。另一些国家则没有明确表态。
非洲、阿拉伯和拉美国家大力支持该条约,而北美和欧洲国家竭力反对该条约。
密切关注WCIT谈判的一些观察人士并不认同可能带来的影响。Dan Bart是IT咨询公司Valley View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曾担任过电信行业协会的首席技术官。他表示,想审查互联网的国家已经在审查互联网。Bart说:“想做什么做什么,许多国家会这样。不管文件怎么说,国家都会做自己想做的事。”
锡拉丘兹大学的信息研究教授兼互联网治理专家Milton Mueller预测,该条约对互联网不会有任何影响。他在电子邮件中表示:“互联网这个词并没有出现在采用的规定中。”他补充说,条约里面的垃圾邮件和安全条款“根本不重要”。
Mueller表示,鼓励各国“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垃圾邮件的条文,并没有实际赋予各国任何新的权力。他说:“国家现在是可以这么做。但是这项条款没有为国际电信联盟(ITU)授予任何新的、具体的监管权力。这项条款也没有让无自由国家强制自由国家遵守新的国际义务。”
Wentworth表示,在今后几个月,各国将决定如何将该条约落实到本国的电信和互联网法规中。
批评最终文件的人士还反对另外几项提案。Internet Society、出席WCIT的美国代表团以及其他评论人士反对条文扩大了实体(即规定所指的“运营机构”)之定义的范围。一些评论人士认为,WCIT文件将让各国有权监管互联网内容创建者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
一位因相关问题过于敏感而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评论人士表示,WCIT协定让各国更容易监管互联网内容了,“声称有合法性”。
该观察人士表示,这次会议及其他即将出现的争论将让互联网面临重大抉择。“互联网会选择哪条路?倾向于选择根本上开放和自由的道路,还是受到高度监管、控制、审查和监视的道路?”
“美国原本可以更强有力地反对最终条文。” 他补充说,“如果互联网自由真的很重要,是美国关注的重要政策,许多国家需要我们有相应的表态。”
一些观察家一再表示了担忧:WCIT可能导致互联网四分五裂。IP电话倡导组织Voice Communication Exchange Committee的创始人Daniel Berninger说:“展望未来,我们最终会看到分裂的第一世界互联网和第二世界互联网。”
编译 清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