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虚拟走到现实——盘点2012年中国互联网发展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微信,移动互联,优酷
  • 发布时间:2013-01-18 10:42

  “互联网化”、“互联网成为中国的基础设施”、“互联网正在改变中国的经济结构”,这些从五六年前我们就经常挂在嘴边的词句,终于在2012年有了最为扎实的落地。

  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互联网借由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从家庭、办公等固定化的场景当中延展开来,形成随时、随地、随身的网络覆盖,消费者正在经历深刻的数字化改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消费者。同时,2012年,智能手机保有量超过20%,预计到明年将超过50%,这也进一步确立了移动智能终端在数字消费者行为轨迹当中第二屏的重要地位,也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终端基础。

  微信也正是基于这一大背景,成为在2011年横空出世,2012年大跨步发展的移动产品。微信对于腾讯而言,是“船票”,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除了其具备的即时沟通、社交维护等功能之外,更是直通生活服务消费场所的潜在通道。O2O的概念并非今年提出,但是却在今年通过微信,进一步明确了到底应该如何建立消费者与本地商家的纽带,从而更为清晰化。当然,微信之外的O2O纽带是什么,今年开始商业化的新浪微博、抱上苹果大腿的高德地图也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而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数字消费者对于互联网的消费也正在从娱乐这个互联网发展的起点而不断延伸。在2012年,盛大完成私有化,由美国纳斯达克退市。除却盛大本身在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问题不谈,盛大主要业务形态均围绕娱乐展开,包括游戏、阅读、视频等各个方面。然而,伴随互联网向纵深发展、用户的消费行为及需求日益多元化,社交图谱以及与生活消费更为相关的电子商务、本地生活服务等在不断发展和壮大,而娱乐产业本身的局限性就决定了盛大体系只能在一个这样的圈子当中没落地把持并不领先的帝国之位。

  从传统行业及企业而言,利用互联网的第一步是营销,而本年度,优酷与土豆合并,正是在实现资源整合,巩固市场地位的基础上,试图为品牌企业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视频营销平台。而奇虎360正式进入搜索市场,并且一举撬动中国搜索引擎市场8%的用户份额,虽然尚未开展商业化,但是已然可以预计2013年的搜索市场必然更显波澜。社会化网络的营销价值也可以从2012年腾讯广点通产品大卖、微博商业化进程有序推进不断印证。

  但是互联网营销显然不能满足传统企业的野心和欲望,延续一年的618、815,乃至到达顶峰的双十一,一方面是电商企业提升交易额的盛宴,淘宝(含天猫)191亿,占当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0%,成绩令人咋舌。而全年电子商务(零售部分)在今年首次超过万亿,达到12200亿元人民币,中国电商步入万亿时代。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传统企业正在火热地参与其中,零售商苏宁、国美搭建电商平台,与天猫、京东形成角逐。更为重要的是,更多地企业,如联想、爱慕、骆驼、海尔等,借助电商平台扩展销售渠道,取得不俗成绩。天猫、京东等傲人的成绩是电商舞台的点缀,而主角正是日益走上前台的传统企业。2012年,传统企业“触网”有了新的内涵,企业“触网”认知愈发清晰,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企业“触网”品类不断丰富,服务电商野蛮生长,团购从2011年到2012年盛极而洗牌,大浪淘沙而显露的是服务电商核心本质的认知、能力的构建和服务的传递,糯米网、点评团购是受益者,可以引为借鉴;企业“触网”的运营效率和执行能力不容小觑,电子商务回归本质,重在商务,而传统企业基于商业本质的理解和把握是其能够脱颖而出的关键,苏宁易购本年度进入第一阵营是例证。

  总体而言,从消费者到企业,从娱乐到生活消费,互联网正在从虚拟走向现实,虚拟的数字体系是消费的组成部分,但不是主体,能够与实体生活沟通和消费建立联系的数字化生活体系是重中之重。以互联网直接作为生产力,创造多少产值是2012年以前的商业模式,而将互联网作为生产工具,不断发挥其增收、节支、提效和避险的功能,是2012年及未来互联网践行的商业之道。

  易观智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