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扰动预期 向好格局不变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城镇化,基调,物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04-02 13:24
2月份以来的经济数据加大市场对经济复苏和通货膨胀的担心,我们的基本判断是2月份CPI冲高乃虚惊,未来3个月通货膨胀不会成为大问题,经济复苏趋势会不断的印证和强化。我们应该利用经济数据导致的预期降温之际,思考下中国中长期的经济问题-例如这次复苏会有什么不一样,新人新政将带给我们哪些希望,哪些才是真正能够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体的行业,哪些行业可能已经作为旧时代的主导产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等。
我们在去年的报告中尝试对此进行了回答,结论是医药、环保、TMT、非银金融、装备是未来的希望之星,钢铁等简单加工业可能已经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银行、地产作为中国经济仍然很重要的行业,将维持下一个台阶的高增长。从今年两会的内容看,新型城镇化、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位置,和我们此前的判断基本一致。
在去年年度报告中我们强调,经济复苏是大概率事件,但需要4月份决断。原因之一是今年两会逢十年大换届,上面不定,下面难定,常规的基调、改革的部署可能要到两会闭幕才明确,相比以前先做起来再说,两会对于经济运行节奏的影响更大。二是1-2月份数据所受到的影响很难有很好的联系人技术解决,两点决定一直线,1、2月份作为一个点,需要3月份的点才能形成趋势,需要4月份的数据才能确认。今年市场的实际表现走在了预期的前面,复苏刚开始,就开始争论过热的问题,预期的转换远远走在了数据的前面,期望过高,失望越大,便不免因为经济数据低于预期而悲观。
通货膨胀略高而悲观,实际上现在远未到决断的时候。4月份才是关键。我们认为当前宏观数据表现平淡、微观数据复苏态势并不明显,反应了今年的特殊情况,不宜以此对经济作太多的判断。2季度才是关键,我们预计4月份开始PMI、新开工、货物周转、发电量、进口等好转,未来3-6个月经济向好的格局不会改变。维持1-4季度增长8%、8.4%、8.4%、8.1%的判断。经济更差的概率不大,因为我们有一套底线管理的战略。经济特别好概率也不会特别大,因为经济本身的问题(再平衡)并没有解决。
物价作为供求的反映,需求好转,推动价格回升,需求恶化,带动价格下跌。价格过高、价格过低对经济运行都不利,只有适度的价格上涨对经济增长才有利。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伴随需求上涨,物价上涨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和增长方式没有太多的关系,因此不应该因为价格上涨就担心通货膨胀(除非有证据表明中国陷入了滞胀)。关键是一个合适的度。1-2月份CPI上涨2.6%,明显低于全年3.5%的调控目标。1-2月份1.8%的核心CPI,不仅在中国,而且在美国,都不算高。不仅不应该因为物价上升而担心,更应该以需求回升、政策见效带动价格回升而欢欣鼓舞。
再考虑到1-2月份PPI仍是负增长,就更不应对物价上行做过度解读。基于经济复苏、产能过剩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综合考虑,我们认为让人不安的通货膨胀可能是经济复苏之后下半年的事情,未来3个月物价总体上都会在可容忍的水平之内,可以关注,但没有必要对物价上涨过于恐慌。大概率,3.2%是未来3个月物价的高点。全年物价上涨3%左右(+/-0.2)。
宏观政策总体上保持稳定,主要通过结构性工具进行针对性调控。对于转型,财政政策的定向制导特征使得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年预算赤字增加到1.2万亿元,实际上就考虑了民生支出增加和改革成本增加的需要。对于货币政策,主要是保证真正的中性,根据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外汇占款、信贷情况对货币投放进行及时调整。使用的工具主要是常规手段例如回购、央票等,由于信号作用太强,现在还看不到上调准备金率、加息的可能。今年外汇占款和信贷可能会再次呈现明显的跷跷板效应,在货币增长目标13%既定的情况下,如果外汇占款增加过多,相应地信贷投放会进行调减。由于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货币政策工具除了控制传统的信贷、调节基础货币之外,也将增加利率工具的使用来增加政策的有效性。
申银万国证券 李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