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才是硬道理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抗震,华为,存储
  • 发布时间:2013-08-01 13:28

  在近日信息产业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的《华为存储九烈度抗震检验报告》中,华为存储通过了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的防御7级地震9烈度的存储设备抗震认证,这也成为目前惟一一家通过国家产业通信设备抗震性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九烈度抗震验证的专业存储厂商。

  说起此项认证,还得追溯到4.20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的里氏7.0级地震。地震中,雅安卫生局的T系列统一存储和雅安电视台的N8000网络存储系统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在这次强震及此后的数千次余震中,一直保持正常运转,有力地支撑了抗震救灾工作。震后,华为启动认证计划,经过2个半月的准备与认证工作,于日前成功通过九烈度抗震认证。

  抗震能力只是华为存储针对国内特殊环境特别增加的设计之一。除此之外,华为存储还增加了双重防腐蚀专利设计,从而降低硫化腐蚀风险;单系统支持业界最高的32:1集中灾备,以满足国内行政区域划分多的需求。

  所有这些设计不过是华为存储走自主研发道路的一个缩影。华为企业BG中国区IT解决方案总工程师彭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直以来,华为对于存储市场始终有着清晰的认识,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进入主流厂商行列,单纯依靠OEM其他厂商的产品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自2002年华为正式进军存储领域以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的道路。在不断的耕耘、积淀中,华为也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

  据彭柯介绍,10多年间,华为先后在芯片、盘片、硬件及软件多个层面实现了突破。比如,在芯片方面,华为自主研发的SAS SSD控制芯片Hi1811是业界第一颗支持SAS 2.0的ASIC控制器;在软件层面,线性Scale-out技术支持EB级的扩展能力、百万级IOPS。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自主研发的RAID 2.0+技术。通过它,用户可以实现底层硬盘和上层资源两个层面的虚拟化。其中针对底层存储介质,Raid 2.0+技术是将系统内部的每个硬盘空间切分为64MB大小的逻辑块,然后将来自多个硬盘的逻辑块按一定的算法关系构建成RAID组。当一个逻辑块发生故障时,重构的仅是一个逻辑块大小的数据,1~3秒即可完成重构;而当一个物理硬盘发生故障时,重构的是多个有实际数据的逻辑块,会有更多的目标硬盘参加重构,并且由于重构是分布进行的,对每块硬盘的压力都极小,大幅降低了重构过程对业务的影响。而上层资源虚拟化则可提高存储软件的数据管理效率。

  彭柯介绍说,使用Raid 2.0+技术后,1TB数据的重构时间可小于30分钟,而在传统存储中1TB数据重构则需要花费近 10小时。这样通过RAID2.0+中的两层虚拟化技术,用户可缩短20倍的数据重构时间,提升3倍的存储资源利用率。

  也正是凭借这些核心技术及对存储市场的理解,华为存储近些年的发展十分迅速。根据Gartner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存储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华为在全球存储发货套数及容量排名中,均列第8位,在全球销售收入排名中,列第9位,成为第一家进入Gartner全球主流存储厂商行列的国内存储厂商。

  谈及华为存储未来的发展时,彭柯表现出了足够的信心。他说,一方面Gartner的数据已经说明了一些问题,下季度华为存储有望冲击挑战者象限。另一方面,加上前不久发布的华为HVS高端存储系统及大数据存储系统N9000,华为已经基本完成了存储产品线的布局,现在产品可以涵盖高中低档各个级别,覆盖统一存储、高端存储、固态存储、大数据和云存储等多类产品,未来的机会也更多。

  本报记者 于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