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投资掌上生意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英特尔,投资,谷歌
  • 发布时间:2013-08-01 14:14

  每天早晨,卜君全会看看自己日程表,除了大量阅读之外,听研讨会、拜访研究的公司,亦或是跟行业里的人聊聊天,都是他做投资决策的基础。作为一名从外企“科班出身”的经理人,无论是用餐、穿西装还是排日程表,他都一丝不苟。

  周末刚刚从香港探家人的陈锡源回到公司,第一件事是看看门口专利栏的排名是否有了新变化。作为一家科技企业,专利申请是公司最重视的事,每个部门每周完成了多少专利研究和申请,都会如实反映在排名中,领先的团队和个人会拿到公司的高额奖励。

  一个台湾人,一个香港人,背井离乡,因为投资在北京有了交集。

  为战略服务

  陈锡源经常将运气挂在嘴边。2007年,已经做到高级副总裁的他离开了UT斯达康,在不年轻的年纪开始创业。凭借在手机领域的积累,他与另外两位合伙人组建了播思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迅速拿下了中国移动和谷歌两个大单,并从金沙江手中吸引了第一笔投资。

  播思通讯是一家移动设备Android软件集成商。“只要有Android的地方,就有我们。”播思通讯首席执行官兼总裁陈锡源告诉记者,他们的合作伙伴包括智能手机设备制造商、半导体厂商以及国内外移动运营商,构建符合不同需求的Android系统。

  “我们运气很好。”陈锡源总是这样说。虽然低调是播思通讯的风格,但它总是不经意站在巨人的背后。

  在谷歌还没将Android开源之前,播思通讯就拿到了全部代码,在Android基础上为中国移动开发出了飞信、139邮箱、快讯、音乐随身听、移动梦网、号簿管家等应用软件。播思通讯的解决方案还被广泛应用于WCDMA和TD-SCDMA网络的超过30种Android移动设备。如今,更是将触角伸到了平板电脑、车载系统、穿戴式设备等领域,甚至参与到了北斗通信的项目中。

  “播思通讯从内核、设备级驱动程序到顶级用户界面都拥有很强的专业能力,这也是英特尔投资选择注资的原因。”英特尔投资中国区总监卜君全告诉记者,这恰恰符合英特尔公司在各种设备上支持不同操作系统的战略。当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提供计算功能并接入互联网,也为英特尔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支持基于英特尔架构平台的移动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及组件的开发,带来全新的终端用户功能。因此在英特尔看来,播思通讯代表了移动生态系统的关键增长领域。而对播思通讯来说,英特尔投资所带来的实际价值和帮助大过于金钱注入。陈锡源表示,播思通讯除了在技术和研发上接受英特尔的帮助,还能把英特尔的客户顺理成章地变成自己的客户。

  如今,播思通讯的规模也在迅速膨胀,在全国已经拥有超过600名员工,而且大部分为开发人员。在2012年“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亚太区500强”评选中,播思通讯名列中国第7位,亚太区第20位。

  投资改变命运

  作为英特尔公司的全球投资与收购兼并机构,英特尔投资一直背负着“财务回报”与“战略回报”的双重使命,使被投资公司与英特尔公司在未来达成战略合作。播思通讯便是双赢的选择。

  跟其他被投资公司不同,播思通讯与英特尔的合作始于和手机部门的业务沟通,巧合的是,英特尔投资也在同时看中了这家公司。虽然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但英特尔高层都认为这笔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英特尔的命运。

  当时,英特尔计划重回手机市场,但当其向ODM介绍其智能手机计划时,当年出售通信处理器业务的“前科”让许多ODM完全没底,甚至不确定英特尔是不是认真的。与此同时,英特尔已经至少花了一年时间开发采用英特尔凌动处理器的智能手机。由于英特尔内部没有开发智能手机的经验,特别是在安卓操作系统移植方面更显短板,与播思通讯的合作由此展开。

  “英特尔投资在会更关注具有战略意义、能推动生态系统建设的潜在被投公司。自己欠缺的能力,就要通过合作伙伴来补充。”卜君全表示,投资播思通讯后,相当于英特尔立刻获得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团队。2012年1月,一支由英特尔和播思通讯共同组成的团队在巴黎郊外的一个办公园区安营扎寨。6个月之后,他们终于将Android系统移植到了法国运营商Orange的平台。

  如今,无论是手机还是平板,只要英特尔的新一代芯片出来,播思通讯都会参与在研发和产品中。

  投资需要平常心

  英特尔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向创新型的科技公司和初创企业进行投资,涉及企业级、数字媒体、移动、消费互联网、半导体生产制造等不同领域的软硬件和技术服务公司。

  作为英特尔中国区总监,卜君全主要专注于移动互联领域的投资,从资本和技术的角度考虑被投资公司对于英特尔的价值和战略吻合程度。今年上半年以来,整个投资的大环境比较沉闷,但卜君全并不着急,他一直按照自己的思路来掌握节奏和进行布局。就好像他曾花了6个月的时间研究移动广告,拜访过北京所有做移动广告的公司,但最后却一家也没有投。

  卜君全是少数经历过2000年硅谷崩溃的人。1999年,他曾到硅谷考察,彼时的雅虎如日冲天,谷歌还是nobody。2000年3月,硅谷373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达3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三成。但不久之后,IT泡沫的破灭彻底改写了硅谷——科技股崩盘之后,2万亿市值很快被蒸发。正是这两年的投资经历让卜君全大有收获,也历练出他的平常心,因为越是淡季越是投资的最好时机,这是对投资人直觉的考验。

  “我觉得移动互联网也会这样,有些模式看起来不错,但经不起考量,迟早会被淘汰掉。如今,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了。”卜君全认为,移动互联领域已经开始新一轮的淘汰赛,凭一个点子圈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虽然有些公司还没开始赚钱,但只要看得到良好的商业模式,就能吸引投资人。

  凭着这种不急不躁的平常心,英特尔投资已经为英特尔公司带来数十亿美元的现金收益。自1991年以来,英特尔投资已经向54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280家公司投入了逾108亿美元。在此期间,320家投资组合公司被其它公司收购,另外202家公司在全球多个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截止今年4月,英特尔投资组合公司价值评估约为15亿美元。

  本报记者 王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