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商业价值电视剧导演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电视剧
  • 发布时间:2013-08-08 09:49

  中国已成为电视剧产量和消费第一大国,2012年获得许可证的就有2.1万集,但能够盈利的只有50%,金牌操盘手极为稀缺。在当今电视剧市场,高收视率和高商业回报的金牌招牌,非郑晓龙、赵浚凯、高希希、赵宝刚、郭靖宇、滕华涛六大导演莫属。

  1958年6月15日,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播出,中国电视剧市场由此蹒跚起步。在文娱产品匮乏的年代,一部电视剧经常引发万人空巷,成为当时主导大众文娱需求的主要产品。

  55年后,中国成为了电视剧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产业规模超过200多亿元,每年获得发行许可的作品就有2.1万集,《甄传》、《断刺》、《陆贞传奇》、《蜗居》、《北京青年》等经典作品,获得收视率和商业的巨大成功,在媒介多元化、文娱产品泛滥的时代,电视剧艰难地把守着阵地,并且创造出新繁荣。

  今天,中国电视剧市场又走到一个关键拐点。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2项规定”在坊间流传,未来很可能对电视剧总量、题材、时段等都有明确限制。单集成本,从2005年平均几十万,涨到现在最高二三百万,在商业化运作更加专业娴熟的同时,高投入和非市场化风险,让购片方和投资方都更理性。

  什么作品能够成功?谁有制造这些产品的能力?他们如何确保持久的投资回报?《经理人》从产品回报率、生产控制力、产品创新力、艺术与价值观、导演影响力等五个维度评价,评选出“中国最具商业开发价值电视剧导演”,郑晓龙、赵浚凯、高希希、赵宝刚、郭靖宇、滕华涛六大导演入榜,他们打造了很多经典作品,捧红众多新星,作品经得起艺术评判,也能满足大众审美情趣,是高收视率和高商业回报的金牌操盘手。

  50%作品投资亏损

  文娱行业的崛起,吸引了大量投资者,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披露:2010年,中国电视剧产量就已经达到1.4万集,到2012年,电视剧产量已据全球第一,仅获得发行许可的作品就有2.1万集,而电视剧产量大国美国,也不过8000集。

  由于制作门槛较低,电视剧市场聚集了几百家制作公司,争抢有限的购买资源,竞争非常严峻而残酷。

  据相关统计,最后能够播出的电视剧,仅占已生产电视剧的五分之三,也就是说,电视剧市场投资高涨,但精品较少,回报难以预期。按照黄金播出时段每日两集计算,全年电视剧的满负荷播出量为7000集。2012年,共有大概14000集,约600~650部作品没有播出,投资方血本无归。

  从成本角度看,2008年时,单集平均为60万元,到2012年,单集已达85万元,而单集成本过百万的作品,达到250部。除去广告植入等收入,单从收视率来计算,2012年已播出的200部作品中,能够盈利的只有50%。

  金牌操盘手稀缺

  影响收视率和投资回报的因素很多,有的作品极具艺术性,但观众不买账,也有的骂声不断,但收视率一路攀高。无论哪一类,都非常考验导演在商业性和艺术性上的把控能力。从艺术角度看,导演不能失去价值取向和艺术底线,从商品的角度,拍摄作品要能盈利,要能通过审查,还要符合大众趣味。

  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最具商业开发价值电视剧六大导演,都是集导演制片人于一身的金牌操盘手,他们有非常敏锐的艺术视角和投资眼光,既为艺术质量负责,也为作品的收视和投资负责。从对剧本综合性的理性评估、拉投资开始,到演员阵容设计、前期拍摄,后期剪辑、宣发等,都有科学而严谨的掌控。

  ● 郑晓龙

  高举高打型。大投资,一线演员,高风险高回报,注重眼球效益。其作品都是同年代同时期的天价成本,但片子的售价也基本上是当时的天价。

  ● 赵浚凯

  稳扎稳打型。中小投资,演员阵容一般,但选材独特,性价比高,擅长成本控制,单集成本较低,注重投资回报率。

  ● 赵宝刚

  高举高打型。利用自身现代戏优势,把导演个人品牌效益发挥到极致,影响力往往会大于实际效益,不可复制的模式。

  ● 高希希

  高举高打型。擅长操作大项目,有名人效益,但实际效果,无论是社会影响还是经济效益都有下滑迹象。

  ● 郭靖宇

  稳扎稳打型。中高投资,回收稳定,制作精良。

  附文:

  评价指标

  产品回报率:

  个人作品产生的利润及持续盈利能力

  生产控制力:

  对产品定位、商业价值、成本控制、生产过程的控制

  产品创新力:

  不同题材作品和运作模式的创新和探索

  艺术及价值观:

  对主流价值观有引导性把握,有强烈的艺术底线

  导演影响力:

  个人影响力及对电视剧行业的贡献

  数据说明

  1.数据采集以近年作品作为数据分析依据

  2.数据分析不包含广告植入、网络等其它收入

  3.从成本角度评估,50~90万元为低成本、90~120万元为中等成本、120万元以上为高成本

  ■ 文/本刊编辑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