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为何不用拼爹?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德国,拼爹
  • 发布时间:2013-10-15 08:32

  在德国,是没有拼爹这一说的。拼爹,意味着比拼爹的特权,滥用爹手上的公权力为后代谋私利,损害的是普通大众的利益,是徇私枉法和贪污腐败的代名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德国没有拼爹的土壤和条件,德国有权有势的爹都处于舆论的监督和法律的监管之下,权力被关进了笼子里。拼爹之时,就是掉乌纱帽、甚至进班房之日,德国人拼不起。

  一方面,德国有权有势者不敢滥用公众资源拼爹;另一方面,德国的普通人乃至弱势群体,不需要通过拼爹来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和取得日后通往成功的金钥匙。这两点,是我在德国生活二十一年,从念书打工到创业安家,从年轻姑娘变成孩子娘的切身体会。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他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大环境。在德国,不仅不用拼爹,相反,德国人对弱势群体的体恤充分体现了德国社会的公平原则。德国的幼儿园是收费的,收费标准完全是同情和保护弱者的--收费依据是每个家庭的年收入。收入越高,收费越贵,依次递减,收入越低,缴费越少,低收入家庭甚至是全免的,比如留学生的孩子入托就不用缴费,因为父母没有固定收入。

  德国公立小学和公立中学都是免费的,各个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设施大同小异,没有什么精英学校和贵族学校。孩子们一般都是选择就近入学,不需要为了上一个好的学校而拼爹。

  德国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中学,小升初没有统一的一次性考试,而是老师按照学生平时的成绩和表现来进行评核和推荐。中学升大学也是类似的模式,但有着更严格的计分和评审标准。这些标准都白纸黑字一五一十地写在教纲里,供老师执行和家长监督。念什么样的学校,是由学生平时的测验成绩和课堂表现来决定的,不是拼爹的银子和官位。恰恰相反,爹的收入高,大学生是没有资格申请助学金的。我1992年刚到德国的时候,住在一位大学教授家里。教授夫人说,他们当初没有建大房子,因为要存钱供三个孩子日后念大学,孩子们没有资格申请助学金,因为教授的工资收入超出了能够申请的上线。与此相反,一位客户闲聊时告诉我们,他从小随父母从越南逃难来到德国,是靠助学金念完大学的。按照规定,毕业工作后应该逐步归还,但因为他异常优异的成绩,德国人破例给他全免了。他的父亲是靠救济金过活的难民,德语说不利索,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如果德国是一个拼爹的社会,哪能有他的今天?

  在德国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的人都清楚,在德国不用拼爹,而是靠自己,靠这个国家不断改进的、严密的法律制度。只有公平合理和人性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保证大家顺利进入大学,完成学业,找到工作,或者白手起家,安居乐业。

  非要说德国人拼爹,倒也有个好玩的小故事。1996年,我们刚成立公司的时候,只有一辆二手的菲亚特,我先生开着它去一家公司上班,以防创业失败坐吃山空。我当时只雇佣得起一名打零工的大学生,还要求对方有车,好帮我取货送货。一次我俩去运输公司交货时,碰见当时的竞争对手也在那里,他几乎是和我们在同一时间开的公司。好家伙,那个金发碧眼的德国帅小伙儿开的是母亲的黑色敞篷保时捷,而我的雇员开的是一辆老掉牙的绰号“鸭子”的法国雪铁龙,“拼爹”的结果高下立现。那个时候我们虽然没钱、没爹可拼,但并不影响做生意。因为在这里,做生意的游戏规则对每个人来讲是一样的,在法律和各种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德国人还是外国人,富人还是穷人。旦说做生意,谁能做得好、做得大、做得长久,不靠娘,也不拼爹,靠的是你自己的道行有多深。如果德国是一个拼爹的社会,那我们这些一没经济基础,二没人脉关系的外来人口,怎么可能在德国创业呢,更遑论成功了。如今,近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和那个开保时捷的富二代,成为了生意上的战略伙伴,在愈演愈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各显神通。

  德国的大环境是,无论家庭贫富,不分出身贵贱,人人都有获得教育的公平权利,人人都有不靠拼爹、仅靠自身力量就能获得成功的平等的外部条件。

  【原载2013年8月8日《北京青年报·东张西望》】

  ●杨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