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上市公司大起底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A股,上市公司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1-18 09:43
由于各种原因,A股市场存在一批无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因为“无主”而存在被并购的可能,因而也时常成为资金炒作的对象。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仅仅是交易性机会,当然也有因易主而成为“乌鸡变凤凰”的案例。
一般来说,实际控制人指的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简而言之,实际控制人就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由于各种原因,A股市场存在一批无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因为“无主”而存在被并购的可能,因而也时常成为资金炒作的对象。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仅仅是交易性机会,当然也有因易主而成为“乌鸡变凤凰”的案例。记者梳理了两市无实际控制人或最终控制人的上市公司,希望从中找寻到一些投资机会。
76家A股公司无实际控制人或最终控制人
关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一是投资者为上市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二是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三是投资者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四是投资者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五是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投资者容易从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中获知公司控股股东是谁。但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在某些情况下则很难辨别。实际控制人可以是控股股东,也可以是控股股东的股东,甚至是除此之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在信息披露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最终要追溯到自然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其他最终控制人。
无实际控制人在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并不鲜见。业内人士指出,在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监管部门对于无实际控制人公司要求有合理的解释,但并未将其作为硬约束。因此,近些年来,无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数量有所增加。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截至11月11日,共有76家A股上市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金融类上市公司多无实际控制人
记者注意到,有相当数量的金融类上市公司大多没有实际控制人。金融类公司本身体量较大,很难出现单一的控制人,因此缺少实际控制人也在情理之中。
分析人士指出,对正处于创业期和发展期的中小企业来说,实际控制人的存在十分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管理层的稳定。但对于相对成熟的公司,则未必如此。由于股权结构相对分散而导致无实际控制人的情况在成熟的市场中比较常见,如IBM、可口可乐等公司,本身股权结构非常分散,不存在实际控制人,但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仍然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事实上,对于金融类公司而言,分散的股权结构和缺少实际控制人反而有利于其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此外,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则由于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无实际控制人,但治理结构也比较良好。
另外,例如万科A之类的公司,也因为缺少实际控制人,优秀的管理层能够得到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公司得以保持多年高速的成长。
一批民营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实际控制人缺位
除了一批金融巨无霸缺少实际控制人外,部分民营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为多个自然人股东,且由于自然人股东比较分散,也出现实际控制人缺位的局面。例如,中小板公司中的中核钛白、辉煌科技、积成电子、禾欣股份;创业板中的硅宝科技、天源迪科、荃银高科、银河磁体、晨光生物、沃森生物等。
此外,有些民营上市公司为多个自然人股东作为一致行动人,实现对公司的控制,然而,一旦这些自然人股东解除了一致行动人,则公司也将面临无实际控制人的局面。比较典型的是乾照光电。近日,公司公告三大股东解除一致行动人协议,公司目前无一致行动人。这也给公司未来的股权争夺带来了想象空间。
控制权争夺或带来交易性机会
一般来说,无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比较分散,容易出现争夺控制人的情况。尤其是基本面良好、股本相对偏小的公司。另有一些公司即使存在名义上的实际控制人,但实际控制人控制股权比例较低,也存在实际控制人易主的可能。这类公司容易成为二级市场资金热炒的对象。例如,前期力合股份、中百集团就出现了股权之争,股价也被炒高。
业内人士认为,无实际控制人公司中,具备独特并购价值的企业值得关注。这类公司容易被举牌,这有助于提升其估值水平,如大商股份被茂业系举牌。
锦州港则是无实际控制人公司中股权争夺比较激烈的一家公司。东方集团和大连港集团围绕锦州港控制权的争夺不断。公司近几年股价的几次炒作大都与争夺控制权有关。
不过,有一批无实际控制人的上市公司存在治理结构的缺陷,或者长期经营业绩不佳而被股东减持导致的无实际控制人。*ST板块中的无实际控制人上市公司大多属于此类。对于这类公司,投资者需要仔细甄别。其中,存在明显的重组预期,股价可能有交易性机会。例如,*ST联华(600617)和*ST科健(000035)等由于重组进程较为明朗,股价也比较活跃。否则的话,很难真正出现争夺控制人的情形,股价也难以走出漫漫熊途。
此外,对于高科技企业,如果出现核心高管离职,需研究公司的技术研发、持续竞争力是否会因此受损。如果因此受损的话,即使存在股权之争的交易性机会,投资者也不可恋战。
《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