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困境》为何多数人比想象的更有创意

  • 来源:新智囊
  • 关键字:创新,创意
  • 发布时间:2013-12-07 09:14

  【原著选读】

  创新者是天生还是后天形成

  你之前也许听说了上述便条贴的故事,你也许很好奇为什么3M公司没有更早地发现希尔弗这项发明的巨大价值。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但是,经过多年思忖,我渐渐明白,这个故事不是讲述组织如何发掘伟大创意,更多的是讲述组织如何使创新举步维艰,因为他们不知何为创新,更不用说如何促进创新。

  创新研究已有百年之久,但是至于何为创新、创新源自何处,依然众说纷纭。然而有一件事情似乎很确定——也许你会感到惊讶——那就是,不存在所谓创新型人格(Raggar,2002)。至少,从技术层面来讲,创新不是心理学家专门用来描述那些相对稳定的主要行为趋向的“人格特征”的基本要素,如性格内向或外向。

  如果我们的创新能力不取决于人格特征,那么取决于什么呢?研究表明,与某些神秘的遗传特征相比,我们的感知习惯和思维习惯更能激发创新能力——而习惯是我们可以改变的。具体来说,创新能力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

  感知(perception)。

  思维/思考(intellection)。

  表达(expression)。

  如果这三个因素是个人创新能力的核心所在,那么其中存在的限制或约束就能将创新能力扼杀殆尽。通过克服感知约束、思维约束和表达约束,我们都可以变得更加具有创新意识。同样的,理解这些约束,有助于组织更好地支持个人创新的努力。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看这些约束。

  感知约束:视而不见

  创新过程的第一步是获取原始数据(感知),这些原始数据是大脑创新思维的基础。这似乎很简单,简单得就好比抬头环顾四周,轻而易举。但是,你却总是视而不见,就算看见了,也肯定无法清楚地看出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选择性感知和模式化

  首先,想想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感觉器官到底是怎样获取数据的。我们中大多数人都是“天真的现实主义者”,换句话说,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外面的世界就像我们的感觉器官所感知的那样。但是,实际上,就算真真切切的感知也具有选择性、局限性,以及某种程度的偏见性。

  图中,人体各部位的大小与连接各部位和大脑的触感神经的数量成正比。请注意,你的大脚趾存在大量的神经表征,这意味着它们会源源不断地将大量数据传输给你的大脑。然而,你上一次真正密切关注“大脚趾”数据是什么时候?(很可能是你上次砸到脚趾的时候)

  这个小小的例子证明了一个大道理:我们每天面对海量信息的狂轰滥炸,然而,由于人脑的认知局限,我们对此习惯性地视而不见、感而不知。面对来自感官的大量信息,大脑的应对策略是:寻找模式,简化数据。比如,当你走进一个房间,会产生一些视觉影像,你的大脑会寻找一种与熟悉模式相当接近的模式,并且很快地将感知标签为“椅子”或“极其没有品位的台灯”。

  当然了,寻找模式——又称模式化——既有必要也很有益。基本上,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但是,僵化的模式和思维也可能使大量潜在的相关数据模糊化。也许,只要我们意识到,这些数据就足以开启心智。希尔弗在3M公司的同事可能对什么是“劣质胶黏剂”有着非常清楚的认知模式:劣质胶黏剂就是希尔弗开发出来的那样。对于他们来说,这种东西应该扔掉,而不是在实验室和公司展示。相反,希尔弗认为这很有趣,值得一试。

  缩小“相关”数据的范围

  当我们通过捷径找寻相关数据时,我们会使用另外一种感知的选择性。此时,问题不是我们无法找到正确的数据,而是我们会缩小数据找寻的空间。

  要想找到常见信息来源以外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加工,会产生一定的成本。为了避免产生这类找寻成本,人们通常会模式化地定义问题,而后据此找寻所需的熟悉数据。回想一下,当弗莱伊终于说服3M公司市场部收集便条贴的市场数据时,市场部按照惯常的做法进行试销。这很好,因为市场部已经确立了试销市场,并且知道如何分析数据。不幸的是,这款产品需要试用之后才能明确其价值,所以市场部获得的数据是错误的,无法解答问题。只有坚持要求采用其他方式收集数据,弗莱伊才能深入了解产品在消费者头脑中的价值,才能说服消费者认可其价值。

  组织政策甚至组织文化都有可能限制我们获得数据。比如,在收集数据时,我们可能主观、无意识地局限在那些组织内部已经拥有的数据上。这也许是因为组织政策不鼓励将创意公开或者泄露给竞争对手。弗莱伊将产品样品提供给同事,将早期“市场试销”局限在3M公司内部。此外,有些数据也许受到严密保护,创造者无法获得,比如关于财务状况、市场份额、客户资料以及产品缺陷等方面的信息。组织也可能限制所购买和订阅的外部数据的种类。在一家消费品公司,市场部主管不得不去当地的大学查询重要的市场份额信息,因为她的公司“无力购买”。只有在证明了数据的价值之后,她才能够说服公司合法订阅是明智的选择。

  无法接近数据

  周边环境也影响着你对所收集的数据的感知。看看你周围的工作环境,思考一下你视作灵感或者信息来源的事物。最近,我意识到我自己是如何依赖周边环境作为数据来源的。我没有在狭小的办公室里和我任教的某课程的学生项目团队见面,相反,我选择在附近的一个会议室和他们见面。会议室空间更大,白色书写板更大,座椅更舒适,空调也更好。然而,非常奇怪,在会议室见面的效果令我大失所望,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然后,由于一次错误的时间安排,没办法我只好将见面搬回我的办公室。就在那个时候,我发现,我极其依赖书架上的书籍作为灵感来源和记忆辅助工具。讨论过程中,只要瞥一眼书架上的书,就足以给我灵感去帮助团队讨论,并唤醒存储在记忆中的知识。另外,当我言不达意的时候,我可以拿下一本书,从中举例论证。

  那些决心营造专业印象的公司,可以通过控制工作习惯以及工作环境在无意间约束感知。在许多组织,包括那些信誓旦旦鼓励创新的组织,“专业”意味着一本正经地坐在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办公桌前。走出办公室,就算是为项目忙碌,也会被认为是浪费时间。当告诉上司或同事,为了激发最具创新意识的思维,你要去图书馆查询相关信息,或者去拥挤的咖啡厅,他们立马会说,“好啊,那你什么时候回来上班?”

  戴维·欧文斯

  范德堡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专长于管理、创新和产品设计。《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福克斯新闻》等媒体都有过报道。目前是一家公司的CEO。

  作者:[美] 戴维·欧文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