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热背后的冷思考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余额宝,互联网金融
  • 发布时间:2014-01-20 10:46

  去年,余额宝横空出世,改变了基金行业的竞争格局。其他互联网企业也纷纷行动起来,推出了各种“宝”待价而沽。对此,很多基金公司陷入了焦躁 招兵买马,挖地三尺,四处出击,期待撞上下一个巨无霸产品,一夜暴富。

  作为跟随者,我们公司也主动出击,接触了一些互联网金融的潜在合作者。喧嚣过后,我也在想,基金公司在这场狂热中的边界在哪里,我们在其中到底该如何定位?

  仔细分析一下现在市面上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会发现在投资层面其实并没有什么创新,只不过把互联网作为了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在技术层面做了改进,从而吸引了大量从没有接触过基金产品的小额投资人。余额宝的投资者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年轻,平均年龄28岁;二是单个账户投资金额很小,平均4300元;三是投资目标在流动性强、风险低的货币基金。而这个细分市场正好是基金公司之前较少关注的。

  这是因为,以前基金公司的销售重点在有较多可投资资产的人群,宣传内容方面因为监管的要求,偏高大上,与普通投资者的理解能力之间存在偏差。基金公司的传统销售主要是两大力量:一是银行、券商渠道,他们出于存款任务或交易佣金的考虑,一般不太愿意向自己所覆盖的投资者主推货币基金;二是大型的投资机构。加上货币基金的销售费和管理费只有股票基金的四分之一不到,无法覆盖传统销售方式的成本,小额货币理财市场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

  现在,互联网金融的长尾似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销售问题。

  可是仔细想来,这么多基金公司集体触网,前景似乎并不那么美好。

  首先,业务思路的差别。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逻辑是先做大流量、再兑现流量,即使亏损,有眼球和流量能扩大市场占有率就可以进入,就可以找到不断的后期融资;而基金公司以盈利为目的,无法作长期的亏损。互联网企业自己这么在做,当然也希望基金公司一起这么玩,所以很多项目在设计阶段就看不到什么利润空间。而且,很多项目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在筹划阶段,根本没法判断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对基金公司来说,这么广种薄收的后果就是IT、运维方面投入大,很多项目可能火了一阵后就不死不活了,但是不管还剩几万块的保有量,这些模块都需要后台一直投入人力物力来维护。

  其次,盈利能力低。现在互联网主推的几乎都是风险小的货币基金,手续费和管理费加起来只有千分之五点几,能分的蛋糕实在太小。能够赚钱的唯一指望是做大规模,可见最后能在互联网热潮中赚到钱的只能是少数几家寡头,其他的就都是陪太子读书了。

  第三,对公司文化的潜在冲突。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大量货币类资产可以为基金公司的资产池起到一个缓冲池和蓄水池的作用。不过,基金公司的金融投资属性决定了它的文化和互联网企业差距巨大。对我公司来说,一直强调以投研为核心,投资主导,如果我们过于倒向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人员结构和发展重心肯定会发生巨大变化,巨大的文化冲击下,公司肯定面目全非,这是好是坏,现在还很难说。

  第四,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客户转化率可能只是南柯一梦。余额宝带来的新增客户数达到了惊人的4000多万,有人由此推断,如果其中百分之十的客户转换资产到股票基金,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是从目前公布的数字,我们似乎无法得出这个乐观的结论,互联网的客户粘性一直不太强,要他们从“无风险产品”转换成高风险产品,很可能是一厢情愿。

  第五,向渠道过度延伸的风险。国内外基金行业这么多年的发展历史证明,要利润最大化,最好是做利润率最高的那部分。对基金公司来说,投资和机构业务已经证明了是利润最高,同时需要人员最少的部分。如果大量投入,向渠道过度扩张,反而会摊薄公司的利润率。

  第六,直接面对客户是否有益。互联网金融的一大优点是使得基金公司得以直接面对客户。但我们是否真的需要绕过渠道直接面对客户?我们有能力直接服务好几十万上百万的客户吗?我觉得和渠道建立顺畅的沟通,通过他们的触角可能更符合客户和基金公司的利益。

  最后,也是最可怕的,就是基金行业多年来辛辛苦苦做的投资者教育可能毁于一旦。多年来,各家公司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投资者教育,这应该是很成功的,至少现在很少有投资者单纯因为基金产品净值下跌而进行抗议。公募基金风险收益对等、投资者风险自负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有些互联网金融产品公然打出“高收益、无风险”的宣传口号,这就把严肃的投资行为娱乐化了,一旦货币市场发生巨大波动,这就会是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些特征,我觉得基金公司投身互联网金融必须有自己的边界,那就是认清自己在产业链的位置,坚守资产管理这个能力圈;在已经失去先机的情况下,不慌乱,不四处撒网,只找靠谱的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与整个行业的大部队保持同步;各种网店、各种平台,能外包的尽量交给专业的公司来做,绝不盲目扩张。

  免得喧嚣过后,一地鸡毛。

  (作者系兴业全球基金副总经理)

  徐天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