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教育颁奖活动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教育,颁奖
  • 发布时间:2014-02-19 09:52

  近几年,一些教育“颁奖”活动骤然兴起--由媒体发起,学校参与,经过“评选”,“评”出诸多获奖学校。之后,在金碧辉煌的大厅,摆上数十桌饭菜,领导依次在红地毯闪亮登场,凡嘉宾均西服革履,胸前佩戴鲜花,所谓的名艺人助兴演出,往往由电视台主持人主持会议,无与伦比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立体声音乐渲染着主办方的旨意,领导“精彩”、“高水平”的致辞,获奖者“撼动人心”的“获奖感言”,主持人慷慨自豪的连珠陈词,把会议内涵提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末了,碰杯、鼓掌、上台领奖,互相“谦虚”,自我欣赏。会议在庄重、热烈、辉煌、高档的气氛中“胜利”结束。

  笔者几乎每年都要应邀参加这种活动,便产生了一种感触,一经思考,既觉心痛,似又难得其解。

  首先,我们看看奖项:最具影响力院校奖、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突出贡献奖、最具特色专业奖、金牌教育培训奖、最佳诚信教育奖、明星学校奖、最佳素质教育示范奖……这里,至少有三个疑点:其一,奖项如何产生?有什么依据?每一奖项的具体标准是什么?横看世界,纵观历史,奖项已达极致,何曾有过如此丰富、全面的奖项?其二,评选程序何在?如果有,拿出来晒晒,这种程序如何产生?又有什么根据?其三,评选的专家队伍何在?谁是评选组长,评选人又根据什么决定谁上谁下?我敢断言,这一切都子虚乌有!如果有,也只能是走走过程,摆摆架子,意思意思而已。说破了,这背后只有一个链条:钱。多少钱,怎么出,这和获得的奖项恐怕是紧密相连的。

  况且,奖项名目中,不是“最佳”,就是“最具”,不是“最突出”,就是“最诚信”,要不就是“金牌”,或者是“明星”。就是说,凡获奖者,均无“次者”,均属“顶尖”、“首级”、“极端”之学校和人物。其实,人也罢,校也罢,谁半斤,谁八两,别人自有公议。就是自己,恐怕也心知肚明。

  其次,我们再看学校。学校的“奖状”本来已经成为负担,或搁置或悬挂,都颇有困难。有的学校无奈,拍“奖状”为照片,装进框内悬挂。有的挂室内,称之为“荣誉室”,有的挂在校门外,大概是作为广告用的。现在的问题是,“奖状”要讲“与时俱进”,总是悬挂最近的、最新的;也要讲“级别”,是县的、市的,还是省的、全国的、带“中”字的;还要讲“分量”:“一般化的”,还是“最具”的、“最佳”的、“金牌”的。很难判断这是为了什么,也许什么都不为,只是为了让教育更好更快地走上邪路。

  真正的教育,压根不允许有功利思想。教育因人而存在,人因教育而成人。如此神圣的事业,无须靠“奖状”输“血”。追逐“奖状”,贪图虚荣,恐怕是要扭曲教育灵魂的。而且,从根本上摆错了教育方向。

  最后,我们再看看管理。所谓“评奖”,本质上就是“评价”。而评价则是一门科学,这种科学是需要体系,需要政府干预、专家参与,需要科学的态度、严谨的程序和审慎的哲学思考的。而现在的问题是,这一切都没有了:找几个“灵光”人,拍拍脑袋出几个“点子”,借着“喉舌”的魅力,靠着几个糊涂领导的势,在营销理念支配下,“拉”一些好大喜功的校长,“你给我票子,我给你帽子,大家各得其所,最后都有面子”。这样,科学评价就都成了狗屁!这实在是教育的一种悲哀!

  许建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