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的人

  • 来源:杂文选刊
  • 关键字:吹牛
  • 发布时间:2014-05-14 08:53

  马季和赵炎说过一段《吹牛》的相声,赵炎说:“我爱抽烟,我一次抽三箱。”马季说:“我爱喝酒,一顿我喝四吨半。”赵炎说:“我这人少年老成,十岁就上大学了。”马季说:“我这人成熟得比你早,九岁就大学毕业了。”赵炎:“那我八岁就结婚了。”马季:“我七岁儿子就十三了。”

  这样的吹牛,纯粹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完全属于“笨吹”。聪明的吹牛,是把小的说得跟大的一样,把假的说得跟真的一样,而且让你不知不觉,被人家牵着鼻子走。

  《法制晚报》近日刊登了一幅漫画,标题是《吹牛的人在哪儿?》。漫画画的是一个人正在看电视,突然荧屏上一个卖“保健品”的幽灵伸出一只手,说:“呜……只有吃了它,才能救你的命!”看电视的男人吓得毛骨悚然,赶紧拿出一大叠钞票,到电视上购物。

  在电视上吹牛的人,大都穿着“专家”、“教授”或“祖传”的外衣。一天到晚,滔滔不绝地介绍某些药物和保健品的特异功能。一个人,什么病都懂,一服药,什么病都治。而且越是疑难杂症,他那东西就越有效。

  还有些明星大腕,也加入了“电视吹牛”的行列。本来没有这种病,就说吃过这种药;本来没有用过这种东西,却说这种东西好。不仅出卖了自己的嘴,而且出卖了自己的良心。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在五彩缤纷的商品世界里,谁也分不清是“美村姑”,还是“白骨精”。

  也有人反问,在你们文场,就没有人吹牛吗?想一想,还真不少。前几天听一位出版社的编辑讲:“我每年接触上百个作者,每个人都感觉自己的文章写得很好,不是一般的好,而是相当的好。文化界的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少,见到的多是互相吹捧和抬高。”

  把一百个人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都好吗?肯定有好,也有不好。问题是没有人承认自己不好,也没有人批评别人不好。于是就你好我好大家好,像马季和赵炎一样,你说我是“时代的新星”,我说你是“潮流的代表”。

  这种风气,也充斥于官场。有的是吹自己:计划中的项目,就说上了,想象中的事情,就说办了,说得多,做得少,说得大,做得小。有的是捧别人:谁也不批评,谁也不得罪,明明知道上边人或下边人有贪腐迹象,却也装聋作哑,从头到尾都投优秀票。

  文场吹牛,很快就会被市场和历史所淘汰。而官场吹牛,却常有人越吹越高。从科级吹到处级,再从处级吹到厅级。只有等他们因贪贿落马的时候,人们才会发现,这小子之所以能够升得这么快,原来全靠这一套。鉴别一个官员是不是吹牛,其实很简单。到年终的时候,把他那些汇报、讲话、报告、报表等都找出来,一条一条核对一下,就一目了然了。只是,谁来干这个事呢?看来,有必要制定一套“吹牛上税法”,让他“上税”,他就不敢吹了。

  【原载2014年4月7日《西安晚报·漫笔》】

  汪金友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