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姜铁民的“中华水塔”梦

  • 来源:小康-财智
  • 关键字:猫扑,水利,地图
  • 发布时间:2014-08-20 08:01

  “匹夫”者,壮汉姜铁民的网名也。他是杭州运河钢材市场的董事长,同时还拥有一个国家4A级景区、酒店和一个水电站,是个不大不小的民营企业主。

  为什么取“匹夫”这个网名?姜铁民始终笑而不答。可能是他对自己长相的一种自嘲?魁梧、墩实、黝黑、光头,站在那里像……像土匪?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匹夫之勇”。其实,与他交流过程中让人觉得很踏实,很诚恳;那么就剩另一种解读了: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自觉不自觉地要担当起社会的责任。

  “匹夫之勇”

  今年两会期间,姜铁民在自己微博上贴出《建设“中华水塔”彻底根治雾霾——一个普通公民给总理的公开提案》的长微博,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短短几天时间,迅速被几百万网民疯转。同时被中华网、凤凰网、网易、搜狐、百度、腾讯等门户网站和天涯社区、猫扑、西祠胡同等知名论坛顶为“2014年两会最精彩提案,没有之一”。

  那么,一个普通公民的提案,为何如此让百姓关注和热议?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被几百万网民疯转的公开提案:尊敬的总理:

  当前,我国大范围地区雾霾肆虐,对公众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巨大困扰,原因或许有多种多样,但我认为传统的能源体系,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元凶。

  首先,火电是首当其冲。近几年我国的年耗电约为4.7万亿度,其中大约有4万亿度为火力发电。这意味着向空中排放1.3亿吨二氧化硫(SO2)、35亿吨二氧化碳(CO2)、1亿吨氮化物(NOX),还有13万亿立方米的粉尘。所以,我认为,如果要从根本上治理雾霾,必须得改变当前的能源战略。

  其次,经过我多年调研,比较各种能源优劣性,认为太阳能光伏和风电对生态和环境危害很大,需重新评估。

  因此,我认为,改变当前能源战略,创新构建“中华水塔”水资源体系,势在必行。

  依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海拔平均4000米,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以及每年7000亿立方米径流水量,如果利用其中50%,从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交汇处分水引流,沿青藏铁路开凿900公里的巨型管道,引至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建成一个可储水2万亿立方米,海拔2800米的高位水塔——“中华水塔”。通过建设水联网,由海拔2800米降到100米的落差,产生的势能,每年可产5亿万度电能。它不仅替代4万亿度火电,还提供3500亿立方米的清洁水源。

  如果“中华水塔”及水联网可以建成,我坚信:中国将大辐减少火电、从而减少煤炭的消耗,改善当前各地区的水资源紧张问题,从污染源头上根治雾霾,造福人民。

  提案人:姜铁民

  2014年3月

  有数据显示,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中,沙漠和戈壁占了165万平方公里。夸张的是,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我国不仅水资源贫乏且分布不均。面对如此能源短缺、资源不平衡问题,一直以来对社会事件有着高敏感度、强责任心的“匹夫”姜铁民经过多方论证和调研,由此提交了这份公开提案。

  记者了解后发现,其提案核心内容主要是设法将中国青藏、云贵高原等丰富的水资源汇聚到一个高海拔的大湖泊,从而形成一个天然的“大水塔”。然后再通过建设管道与隧道,将高海拔的水引向我国缺水地区。它是一个以“中华水塔”为中心、以“国家水联网”为网络的水资源分布系统,为的是利用水落差的势能进行发电,不仅如此,还可以解决中国水资源危机。其实,类似变患为宝的民生工程,我国早在几千年前就有这种魄力和经验,“都江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对于如此巨大的工程来说,绝不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就可以实施的。

  “它的战略意义将超过千百年前都江堰的价值,大辐减少了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改善当前各区域的水资源不平衡问题。”姜铁民坚定的认为,克服传统水电如“三峡”的弊端,建立新水电“低坝分流、管隧道输水”体系。将是一件关系我国能源、水利、农业、环境、城镇化、食品安全甚至国防的大事。

  就是这个关系百姓、关乎民生的大思考,使得网民在疯转的同时引发了一场口水战,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质疑提案的可行性,但更多的是感叹提案人的心怀天下和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匹夫之勇”。确实,如果一个人连勇气都没有,那又谈何成功?

  “匹夫之志”

  公开提案被关注及热议,姜铁民也随之成为网络“红人”。姜铁民是谁?为什么是姜铁民?

  姜铁民,做过知青、当过民办教师,是恢复高考后的77届大学生。毕业分配到浙江省社队企业管理局(中小企业局),1988年“下海”去深圳公司“赚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自身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人脉关系及财力物力。之后因为种种原因,走出体制开始做个体户,可谓尝试了各行各业。一个偶然的机会,介入钢材市场,后自办如今的杭州运河钢材市场,取得年市场交易额近350亿元浙江省全行业市场排名第九的好业绩。就这样,姜铁民拥有了脱离体制后的“第一桶金”。事业渐有起色,再加上资金也充裕,此时的姜铁民便有了投资其他领域的想法。首先家乡临安的一个小水电站及配套的300万m3水库成为名下跨界产业。从此他和水、水利、水电结了缘,也学到了扬程、力能、隧道、跨流域、水资源分配等知识。

  2010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对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首次进行了系统的部署。文件指出,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强调必须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并要求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这个文件引起了姜铁民对水利设施、南水北调等一系列工程的关注,也因此引发了其对全国水利水电的宏观思考。

  大致来说,水利分为三要素:水池、管道、喷滴灌。1号文件出台之后,中央召开了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也肯定了这三大要件,但当时主要的困惑在于没有大的水池。基于此,姜铁民开始“找水池”……因为自己有小水电的缘故,他把能源的概念加了进去。“‘南水北调’里没有能源概念,这对于做水电的人来说,是很自然的联想和思考。当时我就了解到青藏高原,西藏、青海那边有充足的水量,可以作为‘大水池’。”

  解决了水池的问题,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管道问题。在姜铁民的概念里,这就是一个区域管道。实际上,中国的水利是灌溉的水利,和水电是两个概念,是脱节的。就目前国家建的水库,严格来讲都是以发电为目的的,并不管灌溉水利,“我认为这是一个弊病。所以,要同时起到发电和解决水资源问题,根本在于通过打隧道来跨领域。”在熟悉了自己的小水库跨流域引水原理后,大水库的引流思考对于姜铁民而言是自然而然了。

  接下来三年里,姜铁民就做了两件事情,一是走遍千山万水进行实地考察,从西藏到青海,到新疆、甘肃,一路风尘仆仆,游山玩水。与其他旅游的人不同,他对江、河、湖特别感兴趣,会盯着它们发呆,总想着流得可惜。想着引水工程的可行性,往往一走就是十天半月,“我可能就是那阵子晒黑的。”姜铁民开玩笑说。

  另一件事就是痴迷于看地图。姜铁民说:“有三个人看地图是有的一拼的。一个是林彪,他空下来就面对着地图,有时可以看几天几夜;另一个是栗裕,他也是每逢打仗前都对着地图反复推敲;还有一个就是我了,我曾经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三天就是看地图,平时空下来都是反复看地图。我比他们两位伟大的军事家要更幸运一些,就是现在可以在电脑上看地图,而且地图可以任意放大、搜索,对需要仔细推敲的局部都可以放大到逼近实况的地步。很多人以为我在玩电脑游戏,其实我一直在看地图,烂熟于胸。”

  经过了无数次的看地形图和卫星图,反复的探索与调研之后,终于:从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交汇处分水引流,沿青藏铁路开凿建设900公里的巨型管道,将雅鲁藏布江1400亿立方米的50%出境水,引至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建成一个2万亿立方米的高位水塔—“中华水塔”,通过由海拔2800米降到海拔100米落差产生的势能,实现超过当前全国用电总量10%的发电量,从而形成以“中华水塔”为中心的“西水北调水联网”的公开提案诞生。

  姜铁民对于社会大事件的关注度和敏感性不止如此。我们知道,现今上海最高的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一栋摩天大楼,被称为目前中国第八高楼、世界最高的平顶式大楼。共有101层,单单楼高就有492米,是由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主导兴建的。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实际上,大厦最初的设计并非如此,被称为日本军刀的“风洞”本是圆形。姜铁民回忆:“设计图犹如一把军刀穿破大地托起一轮红日,环球中心的楼顶又像极了日本的国旗。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在近500米的高空中,一面日本军旗高高飘扬在中国领空。”为此,在设计稿征求市民意见时,他特意写信给《钱江晚报》,认为大厦设计不合理,提议修改设计。《钱江晚报》采访姜铁民后对此事作了大篇幅报道,并将新闻报道和设计清样派专人送往上海与有关部门进行交涉。最终,设计师修改了设计。“其实,早几年杭州改造铁路大厦,当时设计征求市民意见,我也有参加。”对于姜铁民而言,无论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杭州铁路大厦的改建,或是“中国能源梦”这个今年两会最精彩提案,这些事有一个共同特点,与他的产业无关,与他个人利益无关,然而却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就恰如其分体现出了他的“匹夫之志”。

  “匹夫之憾”

  从买下水电站到正式提出“中华水塔”的概念,姜铁民对发挥中华民族这一自然优势的这项工程的坚持至始至终没有改变。但明显这是一项国事,非国务委员以上推动不了。匹夫之勇只能期望自己能做得相对比较完善,做得完美一点。”姜铁民认为,成功的前提,必须要有一颗坚持且不断追求完美的心,他将这当作是一种基本素质。

  从萌发想法到形成文字,一路走来,虽然提出了这个“中华水塔”的概念,但是要推动这项工程,姜铁民觉得单凭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他开始寻求名人帮忙。他找了“冬吴相对论”的吴伯凡老师,基本说服了吴伯凡老师支持这个工程设想。关于如何扩大影响,吴伯凡老师还特意为姜铁民制作了推广路线图,认为条件成熟也可考虑在“冬吴相对论”上做期节目。另外,姜铁民与著名相声演员、全国人大代表姜昆关于“中华水塔”也有过简短的对话。姜铁民回忆,“谈话中,姜昆也有问及中华水塔引流方面的问题,是选择柴达木盆地还是塔里木盆地?”这就冥冥之中使真正的“中华水塔”落地。助推过程中,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孙建杭也给予了姜铁民很大的帮助。“起初的主要想法是修改南水北调方案,还没有建立国家能源战略这个概念。”姜铁民告诉记者,在加入各方的思考及意见之后,2013年又引入了柴达木盆地这个一个天然的蓄水池,就使得第三稿的方案趋于完善。

  但姜铁民最大困惑在于,对于这项大工程,大家都会问“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从中获取什么利益?”或许潜台词是“我有什么利益?我帮你推动这件事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假如连你自己都没有好处,我的好处又从何说起……”等等。往往就这样不了了之。

  其实,“中华水塔”这项工程,是一个只有我国拥有的超级大蛋糕。7000亿m3的出境水蕴含着70亿桶原油的潜能,是我国一块生生不息的循环清洁能源,开发好它对我国各个方面都有非凡的意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这伟大中国梦的年代让我们的梦也伟大一点!

  文|《小康·财智》记者 刘彦华 刘亚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