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五菱:双剑齐发

  • 来源:汽车观察
  • 关键字:上汽通用
  • 发布时间:2010-05-06 13:19
  不知其在乘用车和微车两头发力,还能否连续第五年领先于群雄四起的微车市场。

  与5年之前微车企业转入乘用车、五菱坚守阵地的情形相反,几乎在他们重新转入微车之时,五菱也开始对乘用车发力,利用运作乐驰Spark的经验,今年2月五菱乘用车零部件生产项目在柳州开工。不知其在乘用车和微车两头发力,还能否连续第五年领先于群雄四起的微车市场。微车王者

  今年,上汽通用五菱的市场拓展力度明显加大。内部代号为“CN100”的五菱宏光将于北京车展亮相。与五菱以往产品有所不同的是,这款车将定位为紧凑型商务车。顾名思义,它开辟了商务车领域的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尽管面对全新的细分市场,但以上汽通用五菱多年的造车经验和网络渠道优势,业界对这款车的前景还是十分看好的。

  挟历时两年自行研发的大功率、低油耗的B系列发动机之优势,不断改良的上汽通用五菱的当家车型五菱之光及加大加长款五菱荣光。去年都取得了不俗的销量:前者自2002年上市已经卖出100多万为“CN100”的五菱宏光将于北京车展亮相。与五菱以往产品有所不同的是,这款车将定位为紧凑型商务车。顾名思义,它开辟了商务车领域的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尽管面对全新的细分市场,但以上汽通用五菱多年的造车经验和网络渠道优势,业界对这款车的前景还是十分看好的。为上汽通用五菱的又一支柱车型。

  2002年,上汽、通用、五菱三方合资公司成立上汽通用五菱,当年11月18日,国内第一款不带安全气囊符合安全法规的微客——五菱之光上市,这是国家新客车法规出台后,第一款达标的车型。

  《纽约时报》曾这样评价:“这种被称为五菱之光的迷你厢型客车,体积小又省油,其马力仅为美国同类汽车的四分之一,不符合通用车愈大愈好的形象,但比其他中国制造的汽车,看上去更加豪华。生产该车型的企业,创造出了通用在美国努力营运数十年一直想达到却又不成功的创新环境。”

  对于上汽通用五菱而言,合资后最珍贵的无疑是来自股东方的先进管理体系。来自通用的GMS全球制造系统,把设计产能5万辆生产线的实际产能提高到30万辆规模。上汽通用五菱在总经理沈阳的带领下,将GMS精髓和自身实际结合,形成了独有的“低成本,高价值”的核心竞争力,连曾经的“师傅”瓦格纳都要刮目相看。沈阳坦言:“通用的营销管理经验曾被全球汽车业视为学习范本,但在低成本运作方式上,也会来我们合资公司取经学习。”

  沈阳说:“低成本是一种思想,不是一种模式,因为我们整个系统,从供应商到经销商、服务商都贯彻这种思想,这是别人不能复制的。”他要求员工每做一件事,要让成本从脑子里跳出来,而不是为做事而做事,并把这个能力总结为别人无法抄袭的核心竞争力。

  2007年9月,上汽通用五菱历时2年、投入20亿元全力打造的B系列发动机在柳州的发动机工厂隆重下线,让上汽通用五菱在发动机的技术水平方面,站到了国际前列。B系列发动机峰值升功率达到52.5kw,达到欧Ⅲ或欧Ⅳ排放标准。目前国内小排量车能达到此标准的车型并不多。

  对一个微车企业来说,20亿元的投入可以说是一次冒险,上汽通用五菱为什么敢在发动机项目上冒这个险?沈阳说,有了好的装备才能做出好的产品,有了这个才能提高整个微车行业的技术水平。上汽通用五菱得到了三方股东的支持。可以说,新发动机工厂是一个战略性的投资。

  2009年,上海通用五菱以106万辆的销量领跑微车市场。其中,五菱之光一个车型2009年销售60万辆,进入全球单一车型销量的前10名。与销量的强势相比,沈阳低调地表示,年产销超过100万辆除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之外,从企业自身来讲,更多的是合资以来持续积累的成果体现。

  今年1月18日,“当家花旦”五菱之光的换代产品新五菱之光在济南上市,这款车是在原畅销车型五菱之光基础上经过48大项、1095小项优化改进后所得,其内饰宽度增加50mm,长度增长160mm。

  来自郑州的农民巴培军作为五菱微车的用户和超级粉丝成为新五菱之光的首位驾驶者。过去5年中,巴培军自愿“推销”出上百辆五菱车,致使五菱微车在其所在村占有率达到98%。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杰告诉记者,用户在选购微车时非常注重口口相传,巴培军今年就介绍周围40多人买了五菱车,“用户认可五菱之光,就会向周围的亲戚朋友来推荐,这样就形成了持续的口碑传播,会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五菱之光。”

  沈阳表示,用户是产品的直接使用者,所以上汽通用五菱也一直强调产品的设计要面向用户,从根本上满足用户的需求。

  乘用车提速

  10年前五菱对农村等二、三线市场进行下沉建设,10年间竞争对手长安、哈飞、昌河等曾转向乘用车生产,而五菱的坚守不但于2006年超越长安成为微车王,还成就了今天的市场:在全国地级市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0%以上,在2000多个行政县的覆盖率也接近40%,很多地方出现了像巴培军老家一样的“五菱村”、“五菱镇”。

  “从商用车进入乘用车,企业从产品研发到制造,到供应商体系,到经销商、服务商都要做重大的转变,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沈阳说。虽然向乘用车领域的扩张几乎是所有微车企业的选择,但是,上汽通用五菱坚持微车为主兼顾乘用车,他们致力于“怎么样努力把雪佛兰这个品牌真正做成一个有价值的品牌。”

  1998年,雪佛兰推出了一款微型轿车MATIZ,也就是如今中国市场上乐驰的前身。2003年, MATIZ通过上汽通用五菱合资企业挺进中国——SPARK乐驰诞生了。乐驰曾多次获国际权威机构JDPower紧凑车型新车质量调查最佳得分,2008年更是配装来自通用汽车全球发动机平台专为小排量车研发的P-TEC发动机,升功率达到52.2kw,是目前国内市场1.4L排量以下,A级微轿发动机的佼佼者。沈阳说:“上汽通用五菱通过运作乐驰,在乘用车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和服务方面积累了经验,也形成了独立的乘用车体系,乐驰逐年上升的销售业绩,使我们对发展乘用车项目充满信心。”

  今年3月,上汽通用五菱工业园在广西柳州开工。P-TEC系列发动机可能成为工业园区建成后的重量级产品。这是上汽通用五菱完善零部件配套体系、拓展乘用车整车制造的开始,也是沈阳布局未来十年发展的桩基。沈阳表示,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项目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准备。19家乘用车企业,发动机配套商将进驻建厂,还有几十家企业将随后进入。

  业内人士分析,上汽通用五菱此前的产品多为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微型客车。自建工业园区、吸纳成熟的零部件供应商,不仅可以大幅节省物流成本,更可以快速缩短其与优势企业的差距,不动声色地实现“借力超车”。

  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上汽通用五菱将展出新乐驰运动款。这也是继2008年底搭载1.2LP-TEC发动机的新乐驰上市之后,乐驰家族推出的一款改款产品。运动款将延续乐驰“高性能微轿”的定位,在外观和内饰方面会有较大改动,舒适性方面也会进一步提升。

  “种种迹象表明,上汽通用五菱的乘用车战略正在加速。”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微轿用户购买能力的提升,一辆“代步工具”已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个性化、高性能的微轿将获得越来越大的市场空间。

  领跑者之道

  在合资企业成长历史中,上汽通用五菱从西南一隅的地方企业成为了微车市场领先者。沈阳总结了“道”的智慧:“我们最大的收获不是产量提升了多少,利润增长了多少,而是总结出了保证五菱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道’——富于五菱特色的自主创新模式。”

  沈阳认为,上汽通用五菱没有什么高招,只能是持之以恒地坚持‘道’,坚持脚踏实地、集成资源、自主创新,一步步跨越,一步步接近目标。上汽通用五菱跨越式发展与领先地位的实现,得益于其在残酷竞争中专注微小型车领域的战略抉择,得益于其通过集成股东方、科研院校等社会多方优势资源,并致力于自主创新的诸多努力。

  沈阳也曾说过“我们的竞争对手要放眼在国际上,比如铃木”,此话可以说是对上汽通用五菱“致力于成为微小型车领域国内领先、国际上有竞争力的汽车公司”发展战略解读。而在具体市场策略的选择上,则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立足国内,走向国外”的策略。

  清晰的发展战略,为上汽通用五菱的高速发展奠定了正确的方向。对内让企业上下有一个明晰的发展方向;对外也有助于树立起其微车领域专业制造商的良好形象。

  而二三线城市包围一线城市的市场策略,则是对原有五菱品牌力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契合其产品定位、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市场的正确选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