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第一推荐生有多狂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北大第一推荐生
  • 发布时间:2010-05-07 10:01
  “我觉得自己的出生不是偶然的,说不定历史选择了我,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年仅17岁的匡超跟记者侃侃而谈,学他的偶像奥巴马那样挥动着手臂,还时不时地挑挑眉毛。

  在北京大学宣布全国39所中学获得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后,仅一天时间,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匡超就已经被确定为该校的推荐人选。两天后,母亲去菜场买菜,被卖菜的大娘塞了一堆茄子。大娘说:“匡超吃的茄子,不收钱。”

  从外表看,这个突然出名的男生与普通中学生没什么差别。他有着阿凡提式的大鼻子,架着一副400度的眼镜。即使下雪天冻到感冒,他也只穿一件毛衣和一件敞开的外套——因为穿上棉衣后,有点儿像企鹅,会束缚住他的手脚。

  匡超的班主任刘文庆说:“选他没争议,大家都服。”匡超高一进校时就是年级第一,三年后总成绩仍然是年级第一。他连续两年都拿到省物理竞赛一等奖,2009年更是获得了保送生的资格。此外数学竞赛也拿过省二等奖,虽是理科生,但他的语文和英语也都是强项。

  另外,他还是班长,性格很阳光,搞活动能力极强。

  这位读书读到半饱的学生自称匡夫子,走在校园里总是迈着八字步。在班级日志上,他总是以“匡夫子云”起笔,模仿太史公的笔调,指点江山。他的宿舍床头放着三个不同版本的《毛泽东传》,还有《资本论》,以及“暂时看不太懂的王小波”。他在自己的网站醒目处改写了毛泽东的诗:“任凭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

  实际上,匡超在被校长推荐给北大之前,就已经在北大保送生的见面会上反客为主了。他先是同带队的北大副校长一起追忆了北大的历史,而后话锋一转,问对方:“老北大一枝独秀,但今天的北大对自己的追求是不是发生了改变?北大又能为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教育?”而当这位副校长回答了一名学生的提问时,他觉得“不太满意”,便继续追问,甚至还拿刚去世的钱学森做例子,给北大挑毛病,几乎使人忘了这是保送生的见面会,北大过来是先做筛选的。

  “如果北大都容忍不了我的张扬,那我想不到中国大陆还有别的什么地方。”匡超直言不讳地说。

  匡超的个性让父亲也觉得儿子有些年轻气盛,而匡超则反驳说,毛泽东年轻时就在《湘江评论》上撰文,“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周恩来上中学时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哪个不是狂得一塌糊涂?只是当时没有互联网来让人品评而已。

  有一次,他看见一位乞讨者带着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在争抢一瓶讨来的“营养快线”,却不慎打翻在地上。那位乞讨的父亲马上站起来,啪啪两个巴掌,特别用力的两个巴掌。 他顿时百感交集,把身上所有的钱掏出来给了他们。“如果我被北大录取,有机会要把中国的农村转一转。”他欣赏奥巴马在上海对话中国青年时说的一句话:“真正值得敬佩的人,心中装着的不光是自己,还有民族,还有国家。”

  他表示,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有棱角,后来被磨平了。“我现在只希望有很多棱角,被磨掉一点,至少还剩一点儿。”

  如今,被推荐上北大的匡超无暇顾及由此带来的余波。对于最近身边的风风雨雨,匡超笑称:“二十年后,这不过是人生中的一朵小浪花。”

  (韩世平摘自《中国青年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