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春晚27人

  • 来源:视野
  • 关键字:春晚
  • 发布时间:2010-07-30 10:53
  自1983年以来的每年除夕看央视春晚,细细想来,都可以算得上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坚持的一种行为艺术,以至于即使到现在它本身已经乏味得像37℃的水,人们还是会在年夜饭之后毫无想像力地打开电视机,仿佛不看,这一年就不算过完。

  “靡靡之音”开风气之先

  李谷一在1983年首届春晚上唱了一首叫做《乡恋》的歌。现在的人们,一定无法想像这一举动在当时如同 “文艺复兴”般的巨大震撼力。

  而1980年开始广为传播的《乡恋》,歌词里写着“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被有关方面批为“靡靡之音”,李谷一则是“腐蚀青年人的罪人”。

  精彩“在别处”

  以国家的名义每年办一次晚会,几乎到达极限的资源占有和行事规格,让春晚从诞生起就具备了无与伦比的公共传播性;对于某个单独的个体而言,上一次春晚,就有可能因此而改变一生——反之,春晚的每一次邀请,几乎都能被“上纲上线”地解读出大社会背景下的一些微妙讯息。

  其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就是l984年张明敏的 《我的中国心》和1987年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

  而1984年的春晚,由于诞生了 《我的中国心》、《难忘今宵》,相声《宇宙牌香烟》以及小品《吃面条》等多个经典节目,成为春晚历史上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

  跟香港人进入时小心翼翼未越雷池一步的姿态相比,台湾歌手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简直可以说是具有侵略性和颠覆性的,成为中国大陆流行文化的源头之一,说得简单一点,他带来了有关“娱乐偶像”的直观概念。

  2009年是春晚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再度以全国狂潮的形式捧红了两个第一次上春晚的人,一个是刘谦,另一个是小沈阳。

  小品的王朝

  现在如果有人告诉你他看春晚就是为了看赵本山,那是丝毫不觉得奇怪的事。从l990年第一次亮相春晚至今,20年的时间让赵本山形成了对春晚前所未有的统治力。

  只有他能享受作品直接进入终审环节的特权,并能夹小抄似地往春晚舞台上塞“自己人”;也只有他能公开嘲笑春晚节目审查人员缺乏幽默感而无任何后顾之忧。

  陈佩斯是春晚中小品这一艺术形式的创始人,1984年的小品 《吃面条》,是他跟搭档朱时茂聊天聊出来的产物。接下来长达8年的时间,陈佩斯和朱时茂就像今天的赵本山一样是春晚的“固定动作”,两个人一正一邪一洋一土的角色定位也成为观众的思维习惯。

  语言类节目向来是春晚的重头戏,除了赵本山和陈佩斯这两个各自领衔了一个时代的人物,还出现了大量让人印象深刻的喜剧演员。

  王景愚在1983年春晚表演了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无声小品《吃鸡》,其当时的蹿红程度大概不亚于现在的小沈阳,但是人们对他的评价也跟如今贬损小沈阳只有“三板斧”一样,评价他为“只会吃鸡”。

  姜昆到现在已经是“主流”相声界声望最高的人物之一,也是春晚的“开山元老”。他跟唐杰忠联手奉献的相声《虎口遐想》以及《楼道曲》等作品,都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

  宋丹丹跟春晚的关系恐怕是最为纠结的一个。到2008年,她对春晚极其强硬地发话表示拒绝,“总不能把我刑事拘留吧”,决绝的态度成为被人们热议的年度话题之一。

  郭达、蔡明则是另一对老搭档,郭达著名的 “地中海”发型和蔡明招牌式的尖嗓门都已经成为人们在大年夜里最温暖的回忆之一。冯巩和牛群虽然已经分道扬镳,但经典开场白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还是让人想起来就忍俊不禁。潘长江跟赵本山都是春晚东北文化代表人物,但潘长江走的显然是 “特型演员”路线。

  还有巩汉林、黄宏等等,都是到现在也依旧活跃在大年夜的红人,尽管很多人质疑这种“红”。

  “辣妹子”领衔的歌舞升平

  每年相对语言类节目送审春晚受到的重重关注,歌舞类节目的入选都显得沉默而低调,彩排中惟一在关注度上能够跟一众小品演员们抗衡的,只有宋祖英。

  1985年春晚的故事现在看来有点超现实——春晚为求创新,舞台从小小的演播室搬到体育馆,试图营造欢聚一堂的热烈气氛。然而当时的技术条件并不足以支持这种大动作,“连对讲机都没有,灯光也不灵”。在偌大的工人体育馆,调度完全失控,虽然有正值鼎盛的老女排助阵,有汪明荃等大腕加盟,当年的春晚仍被斥为“质量低下”、“杂乱无章”。

  晚会播出后骂声一片,l985年3月2日,央视不得不在《新闻联播》中向全国观众道歉。

  那年春晚只红了一个人,就是董文华。

  1997年春晚,董文华的《春天的故事》成为民歌行业新标准,那时连宋祖英看起来也不像现在这样充满了舍我其谁的一姐霸气。但2000年之后,董文华毫无征兆地就从春晚的舞台上消失了。

  从春晚消失的人不止她一个。1988年,毛阿敏以一首《思念》令全国人民惊艳,一直以来都看着邓丽君、李玲玉、李谷一等娇小型女星,毛阿敏高挑的身材令人耳目一新,连她的方下巴都颠覆性地成了美的标准。

  2009年,她重回春晚,已经生了两个孩子,淡出一线行列久矣。全国人民恍如隔世。

  他们打过酱油

  解晓东在春晚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印象,应该就是史上最“二”的歌曲《今儿高兴》。跟范晓萱合唱过《健康歌》之后,解晓东再也没上过春晚。关键问题在于,作为一个歌手,为什么离开了一台晚会就悄无声息了呢?

  董洁这事已经没多少人记得了。2000年春晚上谢霆锋牵着她的手出现,顿时令“一见钟情”在电视机前发生了无数次。日后董洁以《幸福时光》出道成名,也算有迹可循。

  还有一个叫陈红的,不是陈凯歌的老婆,有关她的春晚记忆无疑是《常回家看看》,一首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相当一般的歌曲,因为在春晚应景地出现而红遍全国,只能说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他们永远告别

  侯宝林之后,马季是最后一位死去后人们愿以“大师”呼之的相声演员。拥有 《宇宙牌香烟》的l984年春晚和出现了《五官争功》的1987年春晚,是早期春晚公认的两大高峰。

  赵丽蓉上春晚的时间跨度极大,而且每次只要出现就必有金句。从“司马缸砸光”到“探戈它就是探呀探着走”,再到与巩汉林合作的两部巅峰之作 《如此包装》和《打工奇遇》,都成为年度最受欢迎的节目。

  赵本山的小品王地位,是在赵丽蓉去世后才得以真正确立的。

  作为相声界名门之后,侯耀文也是春晚的常客。早年跟赵丽蓉合作的《英雄母亲的一天》,以及与黄宏合作的《打扑克》,让人印象深刻。

  而2008年去世的高秀敏,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她和她的丈夫何庆魁无疑是赵本山王朝的奠基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