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节能待解

  电机系统节能并不是单纯的资金和技术问题。相比之下,探索电机系统节能良性市场化运作模式的需求显得更为急迫。没有一个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产业链上的各方顾虑重重,电机系统节能项目的推进阻力也大幅增加。

  随着工业节能减排呼声的日益高涨,化工、钢铁、造纸、家电等多个高耗电量的行业正面临大考,电机系统节能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关注。然而,就在电机节能新政满周岁之际,新的电机节能政策却仍然没有得到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推广。叫好不卖座,正是当下电机节能的真实写照。

  一年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称工信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然而,时至今日工信部节能司有关人士还表示,要顺利完成电机节能新政3年总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事实上,在电机系统节能项目的落地过程中,光有政策支持、政府推动和相关机构的配合远远不够,不少难题正待解决。

  难敲开的大门

  两年前,国内唯一一个中国与瑞士政府共同推动的战略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在毗邻南京的镇江市成立。

  镇江市政府副秘书长、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桂祈亮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在中瑞镇江生态产业园的合作中,生态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推进工业节能减排,尤其是电机系统节能成为镇江生态产业园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瑞士政府的牵线,第三方国际节能机构瑞士Top10节能中心(以下简称Top10)也进驻镇江生态园,与镇江市政府共同承担起园区内企业的电机系统节能改造项目。

  “我们计划用一年时间,全面走访园区内包括化工、水泥、造纸、钢铁、矿业等行业企业,免费向企业提供电机节能改造方案,并对企业的相关人员进行节能培训。” 桂祈亮向记者表示。

  记者跟随Top10人员感受了他们每日“必修”的电机节能工作之旅。

  沿着金港大道一路向东行驶,镇江新区的化工企业大多聚集于此。过了越河街立交桥,远远就能看见三座火箭发射塔一般高耸的金属建筑,车窗外飘来了化工厂独有的刺激性气味,这里就是园区首批电机系统节能试点企业之一--江苏超跃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称超跃化学)。

  进入化工厂后,Top10的工作人员凭着先前走访的记忆来到了机修大楼。楼下一些身着红色工作服、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像往常一样忙碌着。

  几分钟后,一位此前与工作人员对接的部门负责人前来将Top10的工作人员带到了四楼的会议室。不一会儿,会议室里聚齐了超跃化学相关部门的6位负责人,Top10中国区主任郑坦开始耐心地说明了此行的目的--向超跃化学的工作人员进行电机节能相关知识培训。

  随后,瑞士能效署电机系统节能项目经理罗尔夫.铁本开始讲解电机系统节能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

  郑坦告诉参与培训的超跃化学工程师:“根据先前的摸底情况来看,超跃化学的电机系统节能潜力非常大,约在20%左右。要做到高效节能,首先企业人员需要对自身设备情况有充分地了解,并具备一定的节能运营能力,才能自行判断应该如何具体地改造和提升。下午Top10的工作人员可以帮助企业免费检测部分电机的耗能情况,并教授企业技术人员使用检测设备的具体方法。”

  见到Top10没有兜售电机、传送带、检测设备等产品,企业负责人的疑虑被打消了。维修厂副厂长潘国华也终于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向Top10讲述工厂节能过程中他们已经采取的措施和遇到的困难,并咨询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休息的空档,郑坦告诉记者:“其实,在走访初期,企业的大门是很难敲开的。一提到电机系统节能,他们首先就觉得你是来推销产品的,就会有抵触情绪。超跃化学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了,但是仍然能看到企业的不信任。”

  企业的顾虑

  节能减排是件多方共赢的事,政府、企业、社会都能受益。令人费解的是,为何电机系统节能这样一个对于企业有利可图的项目,却仍然受到如此排斥呢?

  通过与相关企业和节能机构沟通,记者了解到电机节能项目难以被企业接纳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不少中小企业之前从未接触过电机系统节能的相关项目,对于电机系统节能的重要性和好处认识不到,不愿意为之投入。

  其次,不少电机节能服务公司的营销模式存在问题,过多的推销电话让这些工业企业感到厌烦。

  再次,传统的电机节能服务企业往往缺乏电机系统的节能技术,采取的优化措施只是简单更换一台高效电机,这样的升级往往难以达到较大的预期效果。

  此外,一些之前购买电机节能服务的工业企业曾经遭遇过被坑骗的情况,对电机节能的项目和节能服务公司都不再信任。

  如今,市面上最通用的电机节能做法就是把正在使用的老旧电机直接换掉。“事实上,我国高效电机的能效与欧洲发达国家相比,能效只有约3%-5%的差别,这种方法单纯替换电机的方法并不能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就好比,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身体出现问题,你只给他装了一个20岁人的心脏可能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Top10的技术部主任胡波向记者解释道:“电机的作用是涉及多个环节的,只更换一个电机其节能效果有限,只有各个环节都得到了优化提升,整个电机系统才能获得更高的节能潜力”。在没有考虑系统适配的情况下,单纯更换高效电机产生的效果有限,所以电机用户企业对此并不重视。

  其实,企业大门难以敲开并非电机系统节能改造项目面临的最大障碍,即使一些对电机节能有较高认识的企业,往往在项目实施的具体操作中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在2014年9月2日召开的“Topmotors电机系统节能培训会”上,一些企业代表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其中,在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制度方面遭遇的瓶颈,是电机系统节能改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超跃化学的潘国华认为:“工厂的用电状况最后会考核到我们部门,所以我们是非常希望推广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的。但是,资金支持是一方面问题,另一方面电机的更换以及系统的调试也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对于不受日常用电量指标考核的部门来说,大家配合改造的意愿并不高,阻力是客观存在。”

  江苏船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装备工程部工程师王腊林告诉记者:“虽然改良整个电机系统的理论很好,但是对我们公司可能不太适用。我们的工况很复杂,一些环节是很难检测到工作点的。

  要知道,改良系统比单纯更换电机技术复杂得多,我们在人才方面存在壁垒,企业内部缺乏电机节能的运营管理人才,只能出资聘请外部的专家。”

  索尔维(镇江)化学品有限公司节能方面的相关负责人陆庆法指出:“电机节能是个很好的事情,我们公司在这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只要有合适的立项,申报资金可以上不封顶。然而,外部专家并不了解我们运行全过程的具体情况,所以设计的节能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冗余的配置,造成能耗的浪费。”

  不少企业代表反映,当下的企业管理制度也是制约电机节能落地的重要因素。在电机节能方面,往往做好了成绩都是公司的,而做不好责任就是个人的。在这样的激励制度下,没有人愿意做更多尝试。

  模式探索

  电机系统节能并不是单纯的资金和技术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机系统节能技术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找到有效途径去解决;除了更换电机外,还有许多低成本,甚至于近乎零成本的解决方案可供企业选择。

  相比之下,探索电机系统节能良性市场化运作模式的需求则显得更为急迫。没有一个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产业链上的各方顾虑重重,电机系统节能项目的推进阻力也大幅增加。工业企业、第三方机构及节能服务公司之间没有起码的信任,市场乱象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一些工业企业对于节能服务公司的知识产权不重视,服务方提供了便宜、可靠、操作性强的建议方案后,他们说声谢谢就把人赶走了。可是,节能服务公司也要生存。

  经历过几次之后,谁还愿意再为工厂提供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解决方案呢?这就好比目前的医疗行业,挂号费太低,医生的收入得不到保障,就只好把患者的病情说得重些,以便多开药来补贴奖金。

  长此以往,行业里没有人说真话,任何一方的利益都难以得到保障。

  在瑞士,政府为了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保障咨询机构和第三方机构具有判断的独立性,通常会给予他们一定的经济补贴。镇江的电机系统节能项目运作模式正是借鉴了一部分瑞士方面的经验。

  回顾整个项目的推进过程,郑坦告诉记者:“此次电机系统节能试点项目,是由镇江市政府、Top10和北京仟亿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电机用户企业可以获得免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总体来说项目进展还是非常顺利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运作的模式。其中,政府的公信力无疑对建立行业间的互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规范电机节能市场的过程中,政府部门的服务、指导和监管的作用确实毋庸置疑。工信部节能司综合处副处长郝立顺也表示:“为确保电机节能目标的完成,监管部门未来还将进一步细化电机节能政策。”

  镇江的电机系统节能项目运作模式能否具有可复制性,尚待实践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探索出一个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电机节能改造项目才能真正地普及到全国各地。

   本刊记者 徐亦潇|文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