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刮过大西洋
- 来源:中国汽车界·汽车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采埃孚,天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0-08 09:30
采埃孚(ZF)与天合(TRW)的“婚姻”,正从传言向现实迈进。
前者是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和底盘技术供应商,而后者则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一个总部位于德国弗里德里希斯哈芬市,另一个则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利沃尼亚市。两者都是位列全球500强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在这个行当里,按照2013年营收,采埃孚排名第九(228.6亿美元),而天合第十一名(174.35亿美元)。
如果它们合并,将成为汽车行业最大规模的零部件企业并购。双方合并后的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德国博世集团(BOSCH)的417亿美元。与大陆和电装并驾齐驱,零部件行业的集中度将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据称,采埃孚已经借助银行筹集了100亿美元的资金,CEO斯特凡·索默(Stefan Sommer)已经获得监事会的支持,在出价120亿美元后积极与天合磋商,以期在美国法律框架下达成收购。美国法律对并购的监管流程远远快于欧洲。而天合的声明则措辞谨慎,但对于采埃孚的报价保持沉默,这对收购方来说是个好消息,说明报价基本被认可。继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以后,汽车业再度从欧洲向大西洋西岸刮起资本狂风。这是一个值得玩味的趋势。
着眼于中国
由希腊债务危机引发的欧元危机已经过去一年,欧洲整体经济仍然挣扎在低增长和衰退的分界线上,法国刚刚拔出腿来,意大利又陷入泥潭。而欧洲汽车业已经告别急剧衰退、业务大幅萎缩的不利局面,开始缓慢地回升。无论对整车企业,还是零部件商,欧洲业务都没有恢复到危机以前。
欧洲企业在2009年以前所做的战略规划,现在拿出来看,只会引起唏嘘一片。曾几何时,它们是多么乐观地计算规模扩张的加速度,盘算东欧、俄罗斯新兴市场的爆发增长将给股东带来多少可资分配的红利。
新计划诞生和旧规划破灭的速度一样快。采埃孚必须做出一个“外线作战”的战略规划,它们选中的是中国。虽然采埃孚称,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进入中国,其发动机产品搭载在奔驰卡车卖到新疆油田,但其B2B方式只面对德国本土的整车企业,对中国市场几乎没有影响力。
目前,采埃孚已经在中国拥有17家独资企业,但都作为来件加工的装配生产线,几乎没有独立研发能力。采埃孚似乎在专利保护方面对中国有很深的疑虑。采埃孚的中国战略被评价为“傲慢”,理由是本土化滞后、只着眼于高端车市场的定位。
不过,2012年索默就任采埃孚CEO后,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就不再停留在口头上。将亚太区总部设在上海,并在2013年扩建了上海的研发中心,不过该中心仅关注本地化的适应性改进,缺乏核心研究。
索默的调整起到一定作用。2013年采埃孚集团收入达168亿美元,中国市场销售额只在20亿欧元左右,仅占其全球销售额的12%,远低于整车德国企业在华营收比例(德国3家整车企业ABB在华营收都达到25%-30%,利润则可能高达40%以上)。索默辩称,如果算上进口车搭载的采埃孚产品,中国地区的销售额增加到28%,与主机厂相差不多。
去年,采埃孚的欧洲业务增长率8%,北美业务增长5%,远低于远东业务,而中国则占据远东业务的90%。从长远来看,欧洲业务增长陷于停滞。索默认为,采埃孚必须向新兴市场战略转移。
而天合这家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一直坚持中国市场的战略发展地位,虽然进入中国比采埃孚晚了10年,但中国业务发展迅速。2013年,天合亚太区销售额占其全球销售总额的19%,其中,中国贡献了亚太区业务的九成以上。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天合全球战略的新中心,业绩增速每年都保持在20%左右。
不仅如此,天合在华的客户资源也令采埃孚艳羡不已。虽然在美国本土,天合是福特和通用传统供应商。但在中国,天合没有捆住自己的手脚。不但国内所有的合资整车企业都是其客户,而且,与大部分自主品牌企业也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而采埃孚的中国客户仍然局限于南北大众(包括奥迪)和奔驰(采埃孚的客户——捷豹路虎的国产化尚未实现)。
如果天合与采埃孚的业务得到整合,新的“生产联合体”将成为中国市场的霸主,超过博世和大陆。而电装传统的客户多为日企,鉴于后者的市场份额,采埃孚并不将其视作对手。
问题在于,中国市场重要到如此地步,以至采埃孚不惜以自身命运作为赌注,去收购一家与规模相若的同行?除非采埃孚认为,此举带来的利益超过大幅举债带来的金融风险。
收购成功,中国业务跃升只是红利之一,并非最重要的原因。更大的可能是,采埃孚从中国业务缺陷中,看到自身发展的瓶颈。决定发起战略并购,增强自己在业界的地位。
从这个角度,零部件企业的座次榜,也许不是虚名,而是采埃孚“拼老本”的决定因素之一。
新技术前景驱动
相比采埃孚,天合在北美和中国市场占据优势。从专业上看,采埃孚的长项包括发动机、传动技术和底盘技术。而天合被定位为“安全技术生产商”,其业务范围包括电子安全装置、安保系统、无线电产品、安全带系统和充气抑制系统和ECU。转向和传动系统,是天合与采埃孚业务的重叠部分。
即使单纯出于稳固地位的考虑,采埃孚也希望扩大业务范围。采埃孚无疑希望拥有天合的主被动安全技术和美国市场。
而天合与采埃孚各擅胜场,双方的固有优势一直都摆在那里。为什么采埃孚此时提出了收购要约?
近年来,汽车产品的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新能源系统,另一个则是智能驾驶。采埃孚专注于内燃机,从未涉足新能源技术。实际上,公司上下对该技术抱有深刻的怀疑,其投资方向就充分表露了这一点。如果电力驱动明天就占据上风,采埃孚将遭受灭顶之灾,其内燃机燃效技术和传动系统的专利价值将灰飞烟灭。电池驱动,使传统的发动机+传动系统,变成电池+电动机(传动机构将非常简单),采埃孚的拿手好戏将无用武之地。
为了不被技术的发展所抛弃,采埃孚押注另一侧:智能驾驶。而该领域可能的终点是无人驾驶技术。不管智能驾驶沿着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发展,传感器、雷达、主被动安全系统,这些已经存在的技术将得到强力刺激,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掌握这些技术的公司将拥有未来。
就现实而言,对于安全要求的提升,以及自适应巡航控制等驾驶辅助系统的需求增长,已经提升了电子产品在汽车中的比例。根据德国行业智库汽车管理中心(CAM)的预测,到本10年(2011至2020年)末期,全球驾驶辅助系统的市场规模将增长近5倍。
天合的产品因此变得火热。其电子产品在智能驾驶上大显身手。几年前,罗兰·贝格公司的合伙人马库斯·霍夫曼曾认为,美国零部件企业的特征是,技术处于中等状态,质量控制学习了日本的体系。它们的产品主要适应美国,产品线拉得比较长,零部件企业生产的产品很多,从高端到低端。
这里面的潜台词是,美国人在汽车零部件行当里做得不够“精益”。当初在3C(消费电子)业界,日本人也认为美国人做得“不精”,但美国人发起了互联网革命,一下子让日本人引以为豪的东西大幅贬值。
3C的历史正在汽车产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重演。美国企业正带头探索智能驾驶技术。除了谷歌等IT行业巨头外,德国的整车制造商也处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前沿,其中包括宝马和戴姆勒等采埃孚的客户。
如果该技术趋势取得压倒性优势,采埃孚的位置就变得非常尴尬。
来自M.M.沃伯格公司的分析师表示,自动驾驶“蕴含着阶段性的潜力”,整个行业有可能因此发生大的变动。
索默当然不希望内燃机相关产品走向穷途末路,但为谨慎起见,必须拓展新的商业机遇。德国商业银行(收购行动的筹资银行之一)分析师看好采埃孚的收购行动,“它们正将自身定位在一个利润丰厚的未来市场。”
敌意与沉默
采埃孚突然增加筹码,让业内所有竞争对手感到紧张。虽然目前讨论采埃孚与天合的交易能否达成还为时过早,但这两家公司确实有着互补的产品线。鉴于针对驾驶系统及自动驾驶汽车的电子辅助技术逐渐走热,技术专长的结合可能会造就一家强大的汽车供应商。
眼下正处于交易的“脆弱期”(一方出价,另一方回应稍显冷淡),其他几位零部件巨头也许正在考虑,要不要给这桩影响整个零部件行业格局的收购案泼点冷水?大陆和德尔福、麦格纳等巨头都明确表示,不参与“天合案”竞标。
收购天合所需的资金,即便对于能够负担的起的企业,也过于昂贵。不过,它们可能对采埃孚和天合合并后剥离的业务有兴趣。
如果合并得到天合董事会的批准,美国和欧洲的反垄断机构,将要求采埃孚剥离转向系统业务,否则两者该部分重叠业务在市场上的份额,将触发反垄断预警。
据路透社消息,采埃孚监事会主席贝耳(Giorgio Behr)表示,“正在认真考虑出售采埃孚正考虑出售旗下转向系统业务”,以便解决可能遇到的反垄断机构的阻碍,从而为收购天合扫清障碍。
天合集团的转向系统业务,2013年营收27亿美元,业务占比为15.5%,而该公司旗下的电子助力转向系统被视为未来推动增长的推动力。
而采埃孚目前同博世集团对等持股、共同运营着一家合资公司——采埃孚转向系统公司(ZF Lenksysteme GmbH),在8个国家设有工厂,全球员工达1.3万人,去年营收55亿美元。据透露,采埃孚正考虑将合资公司的股份转让给博世。
博世态度暧昧,未做任何回应。博世已经看到,这桩收购案是认真的,而要不要参与此案引发的关联交易,博世并未拿定主意。
如果博世同意交易,相当于帮助采埃孚建立一个横跨动力与电子系统的零部件“联合帝国”,后者将对博世目前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形成有力的挑战。这不是意愿问题,规模相当、业务范围类似的两大巨头,是天然的对手。
不过,接手采埃孚转向系统公司,可以巩固博世在转向节产品的领先地位。在采埃孚急于摆脱反垄断麻烦的时候,博世可以期待一份“有诚意”的报价。博世显然还在衡量采取哪一个方向的行动,可以给自己带来最优的长远利益。
不光是博世,麦格纳等巨头都以复杂的目光,注视着这桩史上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并购。如果它们参与争夺采埃孚剥离业务,则标志着采埃孚的并购行动不会遇到对手,反而引发了一系列并购行为。这对其他巨头意味着有利的局面吗?大家都在估量这个有点复杂的前景。
对于整车企业来说,情况就简单得多:整车企业并不乐见零部件企业整合,因为它导致了主机厂议价能力的下降。
在整车企业看来,零部件企业分为两种:一种是工艺流程导向型供应商。它们没有面向整车厂的核心产品,只拥有工艺上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些企业议价能力低。整车厂将业务交给这些企业的时候通常使用自身设计方案,视对方为代工厂。
另一种是技术导向型企业,采埃孚、天合、博世都属此类。它们的产品面向整车厂,拥有自己的专利,属于技术导向型。对这类企业之间的资本互动,整车厂向来保持警惕。
对于采埃孚的动作,它的德国客户忧心忡忡。它们担心在美洲和亚洲市场,遇到采埃孚与天合的联合供应报价(可能是以默契方式)。天合在中国市场的客户覆盖了几乎所有整车厂,其中包括采埃孚的客户。如果采埃孚和天合合并,是否会引发中国反垄断措施,德国整车厂还拿不准。双方攻守同盟,倒是个现实威胁。
和站在“一线”的博世类似,并未首当其冲的德系整车厂也保持沉默(美国车企则相对超脱,因为采埃孚在美国的影响力较低)。它们无非想等等看,美国和中国的反垄断部门将作何反应,再决定自身行止。毋庸讳言,采埃孚与天合的婚姻,遇到更多的是沉默的、抱有敌意的目光。
在零部件企业已经完成全球化布局的今天,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的利益关联,比整车企业之间更大。从欧洲刮向大西洋对岸的资本风暴,必将遭遇比整车企业购并更为强劲的阻力。
文/本刊记者 黄耀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