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重镇再添新势力 厦门艺博布局东南

  • 来源:收藏拍卖
  • 关键字:艺术,厦门艺博
  • 发布时间:2014-11-04 13:34

  作为今年第18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引人注目的新动向,“首届厦门国际艺术品投资博览会”以新形态完成文化艺术领域在这个投洽会上的无缝对接。四天时间,强大的平台作用,共吸引包括参加投洽会国际高端客商在内的约15000人次参观,众多参展商尝到了试水厦门的甜头,据官方统计,85%的参展机构对本次参展效果表示满意,70%的机构实现了现场成交。厦门,这个毗邻台湾,占据地缘优势的魅力城市,正力图以此次艺博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缔造城市文化的新名片。

  而作为此次厦门艺博会的核心活动,以“两岸四地”、“艺术品投资”为关键词的首届两岸四地艺术品投资高峰论坛,立足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所具备的优越金融投资平台,聚集了来自海峡两岸的拍卖公司、画廊、艺术机构、媒体等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领军人物,以艺术与金融的跨界融合为崭新的切入点,共同分享在艺术品市场中获得的经验与感受,探寻艺术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略。该论坛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赵力主持,分为两场:上半场,赵力邀请了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台湾资深藏家徐政夫、偏锋新艺术空间总监王新友、中画廊创始人朱高文、《收藏·拍卖》执行总编宋琛5位嘉宾就艺术品市场现状及艺术品投资的相关问题做主题发言;下半场,则邀请北京华辰拍卖董事长甘学军、北京艺融拍卖总经理王莺歌探讨拍卖市场近几年的变化、现在的行情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邀请德博投资董事长胡永、瑞士宝盛银行执行董事黄强荣、大和证券资本市场新加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谢于荣探讨艺术品金融化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可能性。

  上半场

  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结构正在转型

  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在本届论坛上作为第一个发言嘉宾梳理了艺术品市场的一些新变化--从去年下半年至今,艺术品市场内部结构出现调整,曾经作为艺术品市场重要支撑的礼品市场规模急遽下滑,但市场并没有随之出现塌陷和崩盘,艺术投资的规模在不断提升,尤其是机构和企业投资弥补了礼品市场下滑导致的市场空白。西沐呼吁业内人士关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动力结构带来的市场前景,这个动力结构在不断变化,由“藏家消费”到“藏家+礼品市场+资本拉动”,再变成“投资+投机+价值投资”,现在逐步过渡到“价值投资”,这种转型是今后艺术品市场柳暗花明的一个最基本的动力。

  西沐认为,现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秩序正在改变,体现在7个方面:消费能力的提升正在拉动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价值建构能力;艺术品市场结构正在由礼品市场向投资市场转化,尤其是企业投资;中国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国际化步伐在加快,资源配置向国际化转型;中国艺术品资产化进程推动藏品流转向艺术品资产流转转型;市场定价机制正在转型,价值的评判由“看名头”向价值发现转型;交易形态正在由“一家大”向新业态的整合融合转型;投资市场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投资对象、主体、市场体系日趋多元化。西沐相信,中国艺术品市场会进一步走向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

  徐政夫:大陆和台湾收藏脉络高度重合

  被誉为古玩教父的台湾资深藏家徐政夫从事收藏32年,对两岸的收藏生态有绝对的发言权。据他分析,台湾之所以收藏开始得比较早,原因在于早富。1982-1986年间,提倡本土文化的风潮带动台湾人有意识地去收藏一些有本土文化载体的工艺品,比如寺庙的木构件、木雕、石雕等。随着大陆的开放,因为福建离台湾最近,加之福建和台湾都产茶,所以茶壶文化在彼时流行台湾,台湾人收购了大量的石湾陶、宜兴陶器,因此直到现在,拍卖公司要想征集好的茶壶,就得去台湾。随着收藏种类的多元化,台湾的油画开始上涨,台湾的本土画家学习日本印象派,而日本印象派又师承法国印象派,因此,当台湾印象派油画卖到200万一张的时候,大家会想“为什么不直接买第一代去法国的艺术家作品呢?”于是,林风眠、朱德群、吴冠中的作品开始被台湾人追捧,从而使得林风眠、吴冠中的大收藏家均出自台湾。

  在徐先生眼里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整体来看,大陆目前对市场热衷的门类秩序与台湾曾经出现过的收藏热潮高度一致,台湾收藏的次序依次是:书画→古玉→瓷器→油画→铜器→三彩→西藏文物→宗教文物(台湾收藏有全世界最好的石雕佛像)→茶道→普洱→沉香;很多大陆正在流行的品类,台湾藏家早在十年前就开始收藏,但是,徐政夫认为二者有不同之处,台湾藏家多是为了收藏而收藏,而大陆藏家多是为了投资。

  但是这个现象正在发生改变,徐政夫去上海、福州,发现早期那些为了投资而收藏的藏家开始转向为了收藏而收藏,有些厦门和上海的藏家水准甚至已经超过台湾,而大陆先于台湾做艺术品金融化,他认为这是一个回避不了的趋势--因为现在没有两三亿元的成本开不起古董店,中国未来的艺术市场必然是资本市场的天下。

  王新友:走出去引进来的合作之道

  偏锋新艺术空间总监王新友最初接触艺术得益于家学熏陶,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经常跟着父亲去拜访李可染、黄胄、周思聪、谢稚柳、刘旦宅等艺术家。收藏的时候纯粹出于热爱,并没有料到艺术品市场会发展到今天的程度,由此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非典之前,他一直在收传统艺术,到非典以后,由于书画价格飞涨,他转而开始买油画,慢慢发现油画板块充满机遇和挑战,2004年,王新友开始筹备画廊,并于2006年正式开张经营油画。

  自2006年至今已有8年时间,王新友深切体会到了尝试的重要性。从做画廊开始他就喜欢并致力于推广抽象绘画,虽然最初的时候大家不认可、不支持、不收藏,但是现在这些作品一画难求。不满足于此,现在的王新友尝试着国际化,从2012年开始,海外推广占了王新友三分之二的精力,签约十几位欧洲的抽象艺术家,把他们的作品带到中国来。王新友的信念是认为市场需要开放,只有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会共同发展壮大。

  朱高文:协助、合作、共赢才能形成市场化和国际化

  作为第一家完全中资背景的欧洲画廊,中画廊从一开始创立就在践行着国际化道路。2011年,朱高文在德国柏林开创了中画廊,其间过程非常不易,但在今年上半年,他的投资已经全部收回,这是个业界不小的奇迹,现在回想起来,朱高文备感欣慰。对于画廊的经营,他谈了四点体会:第一,未来空间还很大,尤其是年轻艺术家;第二,去年是最艰难的一年,甚至很多人以为他会把画廊关掉,因为德国的收藏价值体系与中国的收藏价值体系完全不同,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一幅张晓刚油画可以卖2000万元,朱高文的做法是调整自己的思路,与他们保持互利,把德国艺术家作品带到中国,所以他在北京开了第二家中画廊;第三,一步步培养藏家对艺术品的兴趣,目前藏家开始出现70后80后群体,视野更国际化,有自己的标准--对于投资者,他建议要多与画廊沟通交流,与画廊一起成长;第四,协助,合作,共赢才能形成市场化和国际化。

  宋琛:当下关键词是国际化、金融化和艺术消费趋势兴起

  艺术媒体《收藏·拍卖》自2004年创刊,参与并见证了10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波澜壮阔与跌宕起伏,执行总编宋琛从媒体的角度出发,梳理了2004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变化历程和特色:第一个特点是成长速度惊人。2004年,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刚起步,200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是美国、英国之后的第三大艺术品市场,到2010年,中国成为第二大艺术品市场,到了去年,据ARTPRICE公布的数据,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艺术品交易市场。令宋琛感触颇深的是,在2005年,拍品过千万是万众瞩目的大新闻,然而,到亿元时代,拍品过亿已经见怪不怪。第二,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跌宕起伏,2008年,全国总成交额只有90多个亿,跌入最低谷;但是,在欧美国家还没有从金融海啸的打击中延缓的时候,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率先复苏,2011年的艺术品拍卖总额高达553亿,但随后艺术品市场在2012年进入调整期;第三,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拍卖市场的成交额喜人,但是,2012年和2013年的拍卖市场结算率却均为56%左右,2013年仍有156亿货品未完成结算;第四,天价只是冰山一角,去年95%的艺术品交易是50万元以下的拍品;第五,中国内地藏家强势崛起,2005年左右的时候,拍卖市场挖掘、服务的客户主要是港台的藏家,随着藏家在拍卖场上越来越活跃,中国藏家的身影开始影响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国际拍行的亚洲战略。宋琛总结道:“中国艺术品市场有自己的特色,每一阶段都有自己的关键词,2005年关键词是诚信危机,这其实是个永恒的话题,到2010年关键词是亿元时代,现在,艺术品市场的关键词则是国际化、金融化和势不可挡的艺术消费兴起热潮。”

  下半场

  甘学军:刻意追求规模化会穷途末路,拍卖市场需要重启

  北京华辰的董事长甘学军作为拍卖行业的元老,对目前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操作模式见解独到,华辰目前在厦门深耕细作,尝试保税拍卖,甘学军希望在现有的法律和政策框架下引领中国艺术品市场作一些国际化的尝试。

  在甘学军看来,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大致以五年为期分为几个阶段,1992年-1997年,1997年-2002年,2003年-2008年,2008年-2013年,他认为2014年作为一个新阶段的开始需要总结、需要重启市场。20年来,中国的拍卖模式学的是苏富比、佳士得的香港模式,而香港模式在苏富比、佳士得当初开发远东市场的时候只是一个试验品,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时之举,这个模式被移植到中国大陆后,以几何式的增速和规模构建了目前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庞然体量,在2003年之前,全国每年的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仅有几个亿,到2010年,全年拍卖总成交额近500个亿,即使其中有虚的成分,所反映的快速增长趋势也是真实的,这个发展模式的确功不可没。

  但是,现在,他强调:“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需要重启,当初从事这个行业的时候,我们的理想、目标就是要在国际范围内提高中国艺术品的价位,现在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模式已经到了极限,也是需要改变,否则就是穷途末路。”

  前几年,甘学军曾到伦敦去考察过一次,今年3月份,拍卖行业协会组织几十家拍卖行去纽约取经,当时甘学军就主张避免取苏富比、佳士得表面上的经,他主张:“对于90%以上的中国拍卖行来说,真正要看国外那些小拍卖行是怎么生存的,那些小拍卖行同样也具有100多年的历史,关键是专业化、规范化,而不是以规模取胜。中国现在发展模式不要盲目地去追求规模,大小拍卖行一上来就宣称要做中国的苏富比、佳士得,这都是空话,学他们的模式是不行的。”在他看来,中国现在要做的不是要做大,而是要培育这个市场,引进真正规范的市场运作模式,构筑相对国际化的、清晰的、规范的市场氛围,并发挥辐射作用,“我们绝不可以只限制在传统的收藏范围内,绝不仅仅只盯在北京、上海这样一个小区域内,绝不仅仅只盯着几个亿元的大收藏家,我们要更多地关注50万元以下的交易部分,只有市场能够为大多数的人民服务,这个市场才是持续的,才是前途无量的。”

  王莺歌:艺术品不能金融化,但是需要资本注入

  2010年,资本强势进入艺术品市场,导致天价频出,让所有的业内人目瞪口呆,包括现在的北京艺融拍卖总经理王莺歌。2011年王莺歌从原供职的拍卖行辞职,组建了北京艺融拍卖,看重的正是艺融拍卖背后的金融力量,艺融是一个纯金融背景的拍卖公司,总公司是中融信托。三年来,艺融一直在探索怎么样把金融植入到拍卖,发了20多亿的艺术品基金。王莺歌切身体会到艺术品“金融化”是行不通的,但是资本的注入对艺术品市场来说也是必需的,尤其是经历了2014年的市场寒冷之后。她表示,在今后的五年中,艺融会在艺术品的金融领域大展拳脚,艺术品金融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在刚成立的时候,艺融也想过做全面的拍卖,但是做了一场之后,就发现行不通,经过三四年的专业化梳理,艺融现在只做当代艺术和奢侈品,探索差异化、专业化经营。王莺歌预测,在今后的五年里,拍卖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嘉德、保利继续引领中国拍卖行业的同时,中小型拍卖行也将各自寻找到适合的生存方式。

  全新视角,艺术与金融的跨界可能

  对于艺术品金融化,艺术圈内争议已久,尤其是艺术品能不能金融化,怎么金融化,怎么把艺术品资产化等,前面的嘉宾或多或少对此问题有所提及,而3位来自金融界的嘉宾专门就此问题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德博投资董事长胡永谈了三个议题:第一,资本的走向,资本关注什么?在近五年的工作当中,他发现,一开始大量资本在关注IT或者电商,后来转向股权投资,近些年,几乎所有的资本商都转向了文化产业,但是他们还没有更多地关注艺术品市场,毕竟艺术品市场占整体的资本市场份额非常小;第二,价值的衡定是资本投资关心的核心问题。十年前,某福建的地产商把所有做房地产赚的钱都投入到寿山石开发项目里,由于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本资金,在他遇到了资金紧缺的难题时,当他试图以一块儿价值连城的寿山石做抵押向中国农业银行贷款,但银行以无法评估价值拒绝了他的贷款请求,因此,从金融角度看来艺术品金融化面临的重要课题是规范有序的评估体系的缺失。第三,中国的经济格局在发生改变,有序的整合资源对于机构运营商非常重要。

  瑞士宝盛银行执行董事黄强荣从银行的角度,分享瑞士的银行界把艺术归在“另类”及“安全”投资方向上,实现了分散性的投资,最终达到优化配置的作用,有很多的经验值得中国去学习。大和证券资本市场新加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谢于荣认为,艺术品投资可能存在高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但是随着这几年艺术产业投资的发展,艺术投资出现了新的方向,可以不去投资艺术品,而是投资上市公司,让这些公司去管理资源和推动价值的发展,这样一来,就可以较容易地讲散户的资本引进。

  文:王金坪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