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陈寅恪致董作宾的代笔信

  • 来源:收藏拍卖
  • 关键字:陈寅恪,董作宾
  • 发布时间:2014-11-04 13:59

  在今年3月下旬中国嘉德的一场拍卖会上,笔者有幸竞得一封王崇武代陈寅恪写给董作宾的信,内容如下:

  彦堂先生道鉴:

  陈寅恪先生见告,以在京居处不适,仍拟返清华教书。此次来京(指陈夫人唐筼),系坐飞机,行李全未携带。在渝有衣服数箱,均存本院总处,闻本所正进行包船,甚望过渝之时,为带南京。并望先生多多关照。陈先生于先生近况打听甚详,谓因目疾、胃疾及失眠病并发,不及写信,托代致意。

  北平方面讯:傅先生下月一至三号来京,到即接洽复员船,事毕出国。先生何时可来?企踵以俟,专此敬候。

  道安!

  晚学王崇武再拜

  八月卅日

  附记一:联大第二批船(自沪开津)在下月二十日左右北开,故对行李事甚着急。

  附记二:此函写讫,又接北平信:傅先生买得十号机票。

  因为1944年后双目完全失明的关系,陈寅恪存世的亲笔信十分稀少,以夫人唐筼代笔为主,当然也有例外,王崇武这封信即属此种情况。陈寅恪的女儿陈美延主编的《陈寅恪集·书信集》(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出版)中共收入陈氏书信(包括代笔)计二百三十封,尚存原件的又少于此数,其中写给董作宾的信仅有两封,一封写于1944年11月27日,在左眼手术之前,为亲笔;一封写于1945年9月6日,在左眼手术之后,由“念和”(身份不详)代笔,所以王崇武这封信完全可以看作《书信集》外的一个补充。

  这封信写于1946年8月30日,按附记内容,实际的寄发时间还要略晚一些。在信中,陈寅恪明确告诉了董作宾,他已经接受了清华大学的聘约行将北上,并简要说明了离开南京的理由,同时函请董作宾帮忙将夫人唐筼仍留在重庆的行李捎到南京来。这封信的文字不多,但内容很有意思。表面上陈寅恪为了托董作宾捎行李,实际上告诉董即将到清华教书这件事,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陈寅恪1942年8月以后事实上辞任了中研院史语所历史组组长,但仍为史语所历史组的研究员,这个身份并没有改变,因而陈氏接受清华大学的聘书,事实上就是拒绝了继续为史语所工作,尤其在史语所即将复员回南京的时候。尽管此前傅斯年曾亲自登门挽留,但从这封信看,傅斯年的挽留并没有达到目的。为什么要告诉董作宾呢?因为董当时仍然代理史语所所长的职务,从道理上讲,不向代所长打个招呼说不过去,既然傅斯年出马都不管用,董作宾又能如何,陈寅恪也不过借王崇武之笔照顾一下董的面子罢了。

  在信尾,王崇武还顺带告诉董作宾傅斯年将于9月上旬到南京和准备出国的消息。我们知道傅斯年赴美治病是在1947年6月底,而按此信,则早在一年前傅氏已有此意。傅斯年在1945年10月17日写给胡适的一封信中说:“我本身体极坏,早已预备好仗一打完,便往美国住医院,乃忽然背道而驰(指代理北大校长一事),能支持下与否,全未可知,即送了命亦大有可能。”(见《傅斯年全集》第7卷291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可见傅斯年的身体早已亮起红灯,只是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以致四年后猝死于台湾,联系起来实在有因果的关系。

  就在董作宾收到陈寅恪这封信前不久,史语所语言组的代组长李方桂刚刚飞去了美国,而董本人也正在为去美国芝加哥大学讲学做准备,包括代笔这封信的王崇武也于1948年赴英国访学,这些学术大鳄的纷纷离开,似乎都预示着傅斯年这个苦心经营多年的研究机构的未卜命运。

  众所周知,傅斯年与陈寅恪是几十年的老同学、老朋友、老同事和姻亲的特殊关系,岳南先生写过一部大部头的著作,书名就叫《陈寅恪与傅斯年》,厚厚的一大本,详细记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的交往历程。那么陈寅恪为什么要坚决离开史语所而北上清华呢?这里除了陈氏本人曾在清华国学院任教的清华情结外,其实也和傅斯年的矛盾有关。

  近年来对陈寅恪留在大陆原因的研究中,有一种观点就认为源于陈、傅二人之间的严重矛盾,陈氏之所以没有去台湾是有意躲避傅斯年。王晴佳先生在《陈寅恪、傅斯年之关系及其它--以台湾中研院所见档案为中心》一文中认为:自20世纪30年代末期开始,陈、傅之间的关系曾一度十分紧张,这既与傅的“学霸”作风有关,也与陈追求学术独立的立场有关。此后,陈寅恪对傅斯年“采取了躲避政策”,最终没有随史语所迁至台湾,也与此有关。王泛森先生认为:傅、陈在抗战中、后期一度关系相当紧张。他在《傅斯年--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出版)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导致陈、傅二人交恶的直接事件。1942年5月初陈寅恪逃离香港来到广西桂林后,中研院总干事叶企孙未经傅斯年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发给陈寅恪史语所专任研究员的聘书及薪水,并允许陈在广西大学兼职。叶企孙的做法违反了史语所的有关规章,加之此前傅屡次催促陈入川而未得到呼应,傅斯年闻讯大怒,并分别写信给叶企孙和陈寅恪加以斥责。对傅斯年的指责,陈寅恪在8月30日给傅斯年的复信中回敬道:“弟当时之意,虽欲暂留桂,而不愿在桂遥领专任之职。院章有专任驻所之规定,弟所夙知,岂有故违之理?今日我辈尚不守法,何人更肯守法耶?此点正与兄同意者也。但有一端不得不声明者,内人前在港,极愿内渡;现在桂林,极欲入川。而弟欲与之相反,取拖延主义,时时因此争辩。其理由甚简单,弟之生性非得安眠饱食(弟患不消化病,能饱而消化亦是难事),不能作文;非是既富且乐,不能作诗。平生偶有安眠饱食之时,故偶可为文,而一生从无既富且乐之日,故总做不好诗。古人云诗穷而后工,此精神胜过物质之说,弟有志而未逮者也。现弟在桂林西大,月薪不过八九百元之间,而弟费用仍在两千以上,并躬任薪水之劳,亲屑琐之务,扫地焚(蚊)香,尤工作之至轻者,诚不可奢泰。若复到物价更高之地,则生活标准必愈降低,卧床不起乃意中之事,故得过且过,在生活能勉强维持不致极苦之时,乃利用之,以为构思写稿之机会。前之愿留香港,今之且住桂林,即是此意。若天意不许毕吾工作,则亦只有任其自然。”

  陈信中的言辞相当不客气,不仅极力自辩,而且说出“若天意不许毕吾工作,则亦只有任其自然。”这样的气话。尽管陈寅恪后来主动退回了专任研究员的聘书,但以后的做法,似乎仍在回应着对傅斯年的不满。1943年12月,陈寅恪从广西来到四川后滞留成都,到燕京大学兼职而未前往李庄。1945年5月以后,陈、傅之间的书信往来也几乎完全中断。

  傅斯年对陈寅恪也有不满,他在1942年8月31日写给叶企孙的信中就抱怨说:“弟一向之态度,是一切由寅恪自决(实则他人亦绝不能影响他,尤其不能影响他的太太),彼决后,再尽力效劳耳。其实彼在任何处一样,即是自己念书,而不肯指导人(本所几个老年助理,他还肯说说,因此辈常受他派查书,亦交换方便也。一笑),但求为国家保存此一读书种子耳。弟知他一切情形极详,看法如此。”(见《傅斯年全集》第7卷260页,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一个不受约束,一个作风霸道,二人之间发生矛盾是迟早的事,当然二人的关系也并未因此完全中断,到台湾后的傅斯年依然没有放弃劝说陈寅恪离开大陆的念头,有关研究认为,陈寅恪1949年间似乎也曾有意赴台,多方原因而没有成行。

  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猝然离世,得知傅斯年病逝的消息后,陈寅恪曾作《读〈霜红龛集·望海诗〉(明末傅山所作)云:“一灯续日月,不寐照烦恼。不生不死间,如何为怀抱。”感题其后》诗寄示邓广铭、傅乐焕等人,以示对傅斯年的追悼之情。诗云:不生不死最堪伤,犹说扶余海外王。同入兴亡烦恼梦,霜红一枕已沧桑。

  说到底,毕竟交往了二十几年,在陈寅恪的心底,傅斯年终究占有重要的位置,物是人非,一切不过应了陈寅恪诗中的那句话“同入兴亡烦恼梦,霜红一枕已沧桑。”

  2014年9月12日,哈尔滨

  注:王崇武(1911-1957),明史研究专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1936年毕业于北大历史系,后到中研院史语所历史组工作,曾参与校勘《明实录》。1948年8月赴英访学,1950年拒绝了傅斯年的邀请并于次年5月回到北京。1954年参与标点《资治通鉴》,并任召集人。顾颉刚曾称王崇武和吴晗在明史研究领域贡献最大。

  文:季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